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

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18日,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上將在這裡舉行受降儀式,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等由中國士兵押至受降堂前,摘下佩刀,以示解除武裝,低頭進入受降堂,遞上投降書。 9月25日,武漢地區日軍53995人全部解除武裝。

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受降堂舊址在漢口中山公園內西北角,東臨勝利廣場,西依人工湖,是一座平頂廳堂式的橫列建築,長34米,寬12米,面積約400平方米。
舊址建於1942年,原系日偽武漢市市長張仁蠡主持興建的張公祠(張仁蠡是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的第十三個兒子),祠內供有張之洞的牌位和張姓家譜。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18日,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上將在這裡舉行受降儀式,日軍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等由中國士兵押至受降堂前,摘下佩刀,以示解除武裝,低頭進入受降堂,遞上投降書。接著孫蔚如將第六戰區命令交岡部簽字受領。此次受降共接受日軍官兵202335人、騾馬9967匹、手槍4474支、步槍159654支、輕機槍4585挺、重機槍566挺,以及大量火炮、子彈等。9月25日,武漢地區日軍53995人全部解除武裝。
自此,張公祠更名為“受降堂”,漢口市政府在受降堂旁樹立一塊漢白玉受降紀念碑。碑高1.30米、寬0.345-0.395米,上面刻有國民政府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題寫的碑文:“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蔚如奉命接受日本第六方面軍司令官岡部直三郎大將率屬二十一萬簽降於此——第六戰區司令官孫蔚如題”。
武漢解放後,受降堂匾額被摘除,受降紀念堂被撤掉封存。2000年市文物部門將受降堂按原貌修復一新。200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70周年,也是侵華日軍在武漢投降56周年紀念日,受降堂內布置《抗戰史料陳列展覽》,收集300多幅珍貴歷史圖片、40多件實物正式向遊人開放。它是中國內地15個受降點中唯一對外開放的受降堂。2002年11月7日,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