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床單

國民床單

國民床單是指中國幾十年前流行的一種床單,床單的款式、花色、材質幾乎每箇中國家庭都再熟悉不過,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或者曾經有過,有的直到現在還在使用。2012年9月11在微博中出現後引起網友極大關注,被稱為評價為“國民床單”“床單上的中國”等。1945年1月,3家廠正式合併為民光織物社製造廠,擁有全鐵毛巾織機6台,鐵木被單織機11台和若干台手拉木機,以及一些漂印設備。歷史上,民光公司的主打產品便是近來走紅的“國民床單”,它採用與普通床單不同的特殊工藝,以紗線交織,有色彩鮮艷、挺括耐用、久洗不壞等特點,民國時期就風靡一時,在建國後更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床上用品,在80年代甚至“一單難求”,求購的人流始終在廠房外排成長龍,產品剛一下線就被搶購一空。

歷史發展

國民床單國民床單

公元1935年,在上海楊浦的一個弄堂內,民光床單的創始人項立民設廠岳州路興祥里。初期僅有1台人力毛巾木織機和1台人力被單木織機,僱工8人,生產簡單的毛巾、被單產品。日後人人皆知的中式床單就在這樣一個看似簡陋的小工廠中孕育成長。

1936年,項立民又在蘭州路蘭桂坊租用2幢石庫門房子,添置10餘台人力被單木織機和毛巾織機以及簡單的漂印設備,雇用20餘名工人。1937年“八一三”事變,日軍侵占上海,民光織物社遭到破壞,被迫停產。1938年,移址延平路葉家宅恢復生產。第二年,項立民又與他人合資創辦中一印染廠和華一織造廠。1945年1月,3家廠正式合併為民光織物社製造廠,擁有全鐵毛巾織機6台,鐵木被單織機11台和若干台手拉木機,以及一些漂印設備。

1945年下半年,擇地通北路801號土地6畝4分,開始陸續建造廠房,生產規模逐步擴大,後幾經遷並改造,至建國前夕,有80台人力和電力毛巾被單織機,職工200餘人。至1956年公私合營時,已全部實現電力織機生產。有被單織機44台,毛巾織機33台。職工人數增至600餘名。

文革期間,該廠的名稱是上海第七被單廠。

民光被單廠-國民被單民光被單廠-國民被單

1994年12月23日,以民光品牌組建的民光國際企業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民

光廠成為該公司的母體企業

2010年上海民光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更名為上海龍頭家紡有限公司,繼續傳承“國民床單”的百年基業。

歷史上,民光公司的主打產品便是近來走紅的“國民床單”,它採用與普通床單不同的特殊工藝,以紗線交織,有色彩鮮艷、挺括耐用、久洗不壞等特點,民國時期就風靡一時,在建國後更成為家家戶戶的必備床上用品,在80年代甚至“一單難求”,求購的人流始終在廠房外排成長龍,產品剛一下線就被搶購一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