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賬單

國慶賬單

江蘇無錫居民賀星允從1958年開始每天不落地記下家庭每筆開銷,用一個平民的視角,客觀完整地記錄了中國自1958年至2012年54年裡的生活變遷和經濟發展,其中的“國慶賬單”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由來

77歲的賀星允向人介紹自己珍藏的賬本77歲的賀星允向人介紹自己珍藏的賬本

無錫市77歲(2012年)的賀星允從1958年開始,她每天不落地記下每筆開銷,至2012年已記了20多本賬冊。這其中有小到兩分錢為兒子買一顆糖果、8分錢租小人書,大到4.5萬元贊助兒子購新房等總共6萬多筆開銷。這些賬本見證了一斤豬肉從50多年前不到6毛錢,漲到了2012年12元多的全過程。20多本家庭賬冊以平民角度記錄國家巨變。

賬單

1958年,12.48元;
1968年,3.6元;
1978年,3.07元;
1988年,15.22元;
1998年,100元;
2011年,364.5元。

解讀

部分賬本部分賬本

詳讀“國慶賬單”,說明國興民受益,民富國更興。家庭消費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家庭消費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經濟發展的軌跡。

這份“國慶賬單”還說明,理家如理國,家庭理財需量入為出,只能算著用,不能用著算。百姓家庭主要靠工資性收入,不能超過自身承受能力盲目開銷。

居民“國慶賬單”的價值,在於一個平民以其家庭為載體,客觀全面地記下家庭每筆開銷情況,見證了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熱議

一、老人家真是有心人,記錄了54年的賬,客觀反映了中國物價的變化。如果有記錄工資及其他收入的資料,就更能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二、老百姓真實感受,比統計局、專家的數據更好理解。一段民間經濟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