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教學研究

國小語文教學研究

《國小語文教學研究》是吳立崗編著的書籍,該書採用專題研究的教材組織形式,在每個專題中將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繫起來,使教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創造性。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它綜合運用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和信息科學等理論和方法,分析國小語文教學的歷史和現狀,比較完整地說明素質教育背景下國小語文課程性質、地位、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和課程目標的變化,比較深入地研究識字與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全面貫徹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提高學生的教學理論素養和實際教學能力,初步培養學生進行教學科學研究的能力。

書籍摘要

五、綜合性學習

(一)評價要求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這種探究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鑽研,也有學生群體的討論切磋。評價的著眼點主要在: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態度和參與程度;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蒐集信息和整理資料:能否根據占有的課內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或觀點;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學習成果的展示與交流。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參與程度是評價的一個重點,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學生參與提出目標。即學生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和問題,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在教學中,教師也會為學生設計各種課題,但學生要自己確立該任務所包含的具體課題,明確自己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國小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

第一節 語文課程名稱的來歷

一、我國語文教育的歷史源遠流長

二、語文教學獨立設科始於清末

三、“語文”課程於1949年正式定名

第二節 建國後國小語文課程性質、任務的歷史演變

一、1950年:工具性和思想性雙重性質思想的初步形成

二、1953年:出現把“文學分析”當成語文教學主要內容的傾向

三、1956年:明確提出國小語文科的基本任務是發展兒童語言

四、1958年:片面強調語文課程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五、1963年:明確提出和重點強調語文課程的基礎工具性

六、1966-1976年:徹底否定建國17年來的語文教學

七、1978年:撥亂反正,重新確認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思想性

八、1986-1992年:為提高民族素質全面修訂語文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九、20世紀90年代:主張弘揚語文課程的人文精神

第三節 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地位

一、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三、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與奠基作用

第二章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

第一節 語文課程標準的含義

一、語文課程標準與語文教學大綱的區別

二、現行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內涵和外延的拓展

第二節 建國後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發展概述

一、1950年的《國小語文課程暫行標準(草案)》

二、1956年的《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三、1963年的《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草案)》

四、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學校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

五、1986年的《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

六、1992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語文教學大綱(試用)》

第三節 現行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第四節 現行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及主要特點

一、語文課程的總目標

二、語文課程的分學段目標

三、語文課程目標的教學建議

四、語文課程的評價建議

第三章 國小語文課程的教材與課程資源

第一節 語文教材的功能及編寫要求

一、語文教材的功能

二、語文教材的編寫要求

第二節 國小語文教材的歷史概述

一、我國古代的語文教材

二、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的國小語文教材

三、建國後的國小語文教材

第三節 現行國小語文教材的介紹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

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

三、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

第四節 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一、語文課程資源

二、多渠道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

三、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四章 識字寫字與拼音教學

第一節 識字寫字教學的意義和目標任務

一、識字教學的意義

二、識字教學的目標任務

三、寫字教學的意義

四、寫字教學的目標任務

第二節 我國傳統的識字教學與寫字教學

一、傳統的識字教學方法和經驗

二、傳統的寫字教學

第三節 我國當代識字寫字的教學實驗和經驗

一、集中識字實驗

二、分散識字實驗

三、注音識字實驗

四、聽讀識字實驗

五、韻語識字實驗

六、電腦識字實驗

第四節 識字寫字教學的策略

一、識字教學的策略

二、寫字教學的策略

第五節 漢語拼音教學

一、漢語拼音教學的意義和目標

二、漢語拼音教學策略

三、拼音教學改革的實驗

第五章 閱讀教學

第一節 閱讀教學的意義和任務

一、閱讀概述

二、閱讀教學的意義

三、閱讀教學的任務

第二節 我國傳統的閱讀教學

一、我國古代學者論閱讀

二、傳統閱讀教學的經驗

第三節 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感知、理解、欣賞和評價

二、語感

三、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

……

第六章 作文教學

第七章 口語交際教學

第八章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

第九章 國小語文教學評價

第十章 語文教學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