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會與學校教育: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研究

國家教會與學校教育: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研究

《國家教會與學校教育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研究》是2008年學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崧。本書從梳理世俗化理論人手,以現代化進程中國家、教會與學校教育之間相互關係的演變作為線索,以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作為個案,探討教育世俗化的含義以及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的特殊性和西方教育世俗化的普遍性。

作者簡介

鄭崧,現為浙江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1994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歷史系。從1 996年開始,先後考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和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繼續攻讀,並分別獲得歷史學碩士和教育學博士學位。目前主要從事西歐教育史的研究,發表的論文有《教育世俗化與民族國家》、《20世紀國外有關公共教育制度起源的述評》等。

內容簡介

《國家教會與學校教育: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研究(從舊制度到1905年)》主要內容:教育的世俗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對於教育情境下的世俗化問題,國內外作專題研究的並不多。對於從中世紀基督教教育演變過來的西方現代教育來說,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顯然是必要的,否則就難以全面地把握西方教育的現代性。

《國家教會與學校教育: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研究(從舊制度到1905年)》涉及到了西方教育理念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影響教育精神和價值的宗教因素問題。他以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為個案,從宗教社會學的世俗化理論出發,揭示了西方教育制度世俗化的機制與複雜性以及世俗化後宗教因素存在於西方教育中的現實合理性。

目錄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世俗化”的界定

三 宗教教育及西方主要國家宗教教育政策

四 國家、教會與學校教育

五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舊制度時期:天主教法國與教育世俗化思想的孕育

第一節 國家、天主教與社會的非基督教化

一 君主專制的神權政治

二 獨尊的天主教

三 社會的“非基督教化”

第二節 天主教教育

一 面向民眾的初等教育

二 培養精英的中高等教育

三 在“教會的膝蓋”上成長的女子教育

第三節 教育制度世俗化思想的提出

一 民族主義與教育國家化思想

二 啟蒙思想家對宗教及宗教教育的批判

三 教育世俗化的構想

四 歷史局限性

第二章 1789-1815年:教育制度世俗化的啟動

第一節 大革命前期激進的教育制度世俗化

一 民族再生和政治現代化

二 革命對天主教會和天主教教育的衝擊

三 對教育制度世俗化的初步規劃

四 影響世俗教育發展的因素

第二節 拿破崙的務實政策和教育制度世俗化的推進

一 務實的宗教政策

二 拿破崙的教育觀和教育政策

三 拿破崙教育改革的世俗化意義

第三章 1815-1875年:教育制度世俗化的頓挫

第一節 政治的反動與宗教的復興

一 政治現代化進程的倒退

二 相對穩定的政教關係

三 再基督教化與天主教的復興

第二節 宗教教育政策的變化

一 復辟王朝

二 七月王朝

三 第二共和國

四 第二帝國

第三節 天主教學校教育的發展

一 天主教爭取教育自由運動

二 影響天主教學校發展的因素

三 天主教學校的發展

四 天主教與現代世界的背離

第四章 1875-1905年:世俗化教育制度的確立

第一節 世俗化思想的發展與傳播

一 實證主義

二 反教權主義

三 教育世俗化思想的傳播

第二節 在妥協中推進

一 不穩固的第三共和國

二 費里的教育世俗化改革

三 改革的性質和影響

第三節 激進的改革

一 天主教歸順共和國和德雷夫斯案件

二 激進的教育世俗化改革

三 改革的性質與影響

結語

一 法國教育制度世俗化的特點

二 西方宗教教育存在的現實合理性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