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地球空間觀測數據共享分中心

以現有的技術系統為基礎,整合現有空間對地測量系統數據,空間遙感數據,空間電磁觀測數據,輔之以地震構造環境、震例及震害等基礎資料庫,建立地球空間觀測數據共享分中心。該共享分中心將促進空間對地觀測科學數據的套用。

地球空間觀測數據共享分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是:整合各種地球空間觀測數據,並對地震預測研究所所承擔的科研、實驗、重大工程數據進行必要的整合和改造,使這些數據能夠滿足地震科學數據共享的需求,構建包括GPS資料庫、靜止衛星紅外遙感資料庫、地震災情遙感資料庫、地震電磁衛星資料庫、全國及鄰區新構造資料庫、重點地區地震構造資料庫、地震震例資料庫、重大研究項目和跟蹤項目專題資料庫的科學主體資料庫,實現對數據科學管理和高效利用。 地震預測研究所具有建立地球空間觀測數據共享分中心的資源優勢。首先,國家投資建設的空間對地測量科學基礎設施和實驗基地的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的數據中心就掛靠在地震預測研究所,該數據中心已建成了直接服務於中國地震局、總參測繪局、國家測繪局、中國科學院的共享系統,並成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產出數據實現共享的典範。其次,地震預測研究所已建立了靜止衛星紅外遙感數據接收的全套設備,並已進行了連續接收實驗,所獲取的全國亮溫數據以及整理的數十年的高溫及OLR觀測數據已成為地震預測研究乃至地震預報日常工作的重要基礎背景數據。近年來,衛星及航空遙感在震害評估方面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地震預測研究所依託國家863項目研製完成地震應急遙感震害評估系統和2003年新疆巴楚-伽師地震遙感震害判讀工作。地震預測研究所主持的“中國震例研究”項目系統收集整理出版的《中國震例》,包括215個左右震例的研究報告及相關的信息等資料。以地震預測研究所為依託的正在推進的地震電磁衛星工程項目,為開展地震電離層效應研究奠定了更堅實的數據基礎。
以現有的技術系統為基礎,整合現有空間對地測量系統數據,空間遙感數據,空間電磁觀測數據,輔之以地震構造環境、震例及震害等基礎資料庫,建立地球空間觀測數據共享分中心。該共享分中心將促進空間對地觀測科學數據的套用,對提升我國在地球科學和空間對地觀測技術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服務國家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直接服務於地震預測科學研究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