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以依託重慶交通大學的“重慶市航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交通運輸部內河航道整治技術實驗室”等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為基礎,與長江航道局產學研緊密協作共同組建而成。日前,已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國家投資將達到700萬元。

中心概況

中心水利樞紐中心水利樞紐
“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以依託重慶交通大學的“重慶市航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交通運輸部內河航道整治技術實驗室”等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為基礎,與長江重慶航運工程勘察設計院緊密協作共同組建而成。日前,已獲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國家投資將達到700萬元。
“中心”以內河複雜灘險治理技術等為主要創新方向,在內河綜合整治、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治理與防護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和優勢。“中心”的獲批和建設,對提升我國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水平,推動長江以至全國內河航道建設與發展,推進內河航道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產業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心”將是我國最高級別的內河整治工程技術研究機構,對於提升長江航道的學術地位以及技術權威性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成為培養和鍛鍊長江航道頂尖級專家的平台。該“中心”的研發技術套用到內河整治工程建設中,能夠大量節省投資,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預期可帶動地方GDP增加超過3000億元。

組織機構

中心主任:唐伯明
常務副主任:楊勝發
技術委員會主任:王光謙院士

論證過程

可行性論證1可行性論證1
2010年11月28日,“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重慶接受了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專家的可行性論證。
內河水運是國家戰略性基礎產業,是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發展的重點。目前,我國正處於內河水運大規模開發時期,內河整治需要重點解決內河複雜灘險航道整治、高水頭樞紐通航以及大水位差港口工程建設等內河水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組建國家級內河整治研發與工程化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國內河整治總體技術水平,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水運事業發展。
重慶交通大學和長江航道局是我國最早從事內河整治工程技術研究與套用的高校和企業,兩家單位產學研結合,優勢互補,擁有國內一流的工程技術研究開發、設計和試驗專業人才隊伍,建有“交通運輸部內河航道整治技術重點
可行性論證2可行性論證2
實驗室”、“重慶市航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四個省部級內河整治工程科研平台,科研基礎設施和實驗條件完備,多年來,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國家及行業科研與工程化課題及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的多項科技成果已廣泛套用於長江西江等國家水運主通道及三峽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中。依託於重慶交通大學和長江航道局組建“國家工程技術中心”是可行的。
專家組的結論是,擬建的“國家內河航道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標任務明確,組織結構合理,運行機制可行,配套資金落實。專家組一致通過“國家內河整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可行性論證。

研究價值

三峽大壩修建後,川江航道條件大為改善,萬噸級船隊可以直達重慶。但由於重慶河段位於三峽水庫變動回水區內,水庫泥沙淤積與庫區河段河床演變將會對我市河段的航運、防洪、沿江市政基礎設施及生態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因此,深入研究三峽成庫後重慶河段泥沙淤積與水流條件的變化對於我市乃至全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心”建設後,我市科研團隊將圍繞山區河流整治技術、三峽庫區危岩災害、航運工程設計等方面展開研究與開發,以此推動我國內河航道整治技術自主創新,促進內河航道整治集成技術和配套工程,向交通運輸業輻射、轉移和擴散,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加快我市長江上游航運中心的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