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基礎設施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

國際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一詞是在1993年9月15日美國政府發表的"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行動動議"(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genda for Action)這一檔案中正式出現的,它的英文原詞是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縮寫為NII。與此同時,還出現了NII的同義詞---信息高速公路,並在全世界掀起了討論信息高速公路的滾滾熱潮。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

——其實,信息基礎設施早已存在於每個國家,只不過在規模、先進性、功能完善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而已。然而,美國這次提出NII是一個高水準的目標,它要求在全美建成通達全國各地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即一個由通信網、計算機、信息資源、用戶信息設備與人構成互聯互通、無所不在的信息網路,通過它,為每個人及他(她)所用的信息設備提供接入NII的能力,憑藉這種能力,可以把人、家庭、學校、圖書館、醫院、政府與企業一一關聯起來,可以獲得各種各樣公用和專用的信息資源,可以傳送音頻、數據、圖文、視像和多媒體等各種形式的信息,同時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用戶所需的不同套用和不同性能要求(如距離、速度、時延、連線頻次和保持時間等)。也就是說,通過NII,可以提供一系列複雜而不同但容易使用的服務,使每個用戶都可以得到最佳的性能價格比。

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內容

——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具體包括一下五點內容

一系列不斷擴展的儀器設備

如攝像機、掃瞄器、鍵盤、電話、傳真機、計算機、交換機、高密度磁碟和光碟、聲像帶、電纜、電線、通信衛星、光纖傳輸線路、微波通信網、電視、監視器、印表機等。

NII將這些物理設備集成並互連起來為資訊時代的各種技術進步用於公眾而奠定各項基礎。除物理組成外,NII對廣大用戶和國家的重要性更多地取決於以下四個內容。

信息本身

這些信息可以通過電視節目、科學或商業資料庫、影像、錄音、圖書館檔案及其它媒體等形式體現。目前大量的這類信息分布在政府的各機構中,而且每天都從實驗室、演播室、出版商等處傳播有價值的信息。

各類應用程式和軟體

用戶能藉助於這些程式和軟體去訪問、處理、組織和提煉那些由NII設施提供的、隨時可用的大量信息。

各種網路標準和傳輸編碼

依靠它們實現網路間的互連和互操作,確保個人秘密和網路的安全與可靠。

這類人的工作是挖掘信息,開發應用程式和服務、組建設備、培訓其他人員等。他們大部分在私營企業。

——美國為什麼由政府出面來提出建設信息高速公路呢?這正如美國副總統戈爾所反覆強調的:建設信息高速公路是美國掌握未來世界競爭先機的樞紐。實際上,美國政府是在發動一場信息革命,希望綜合不同企業的長處,共同建造信息高速公路,完成美國從工業時代向資訊時代的過渡,開發更大的潛在市場,把美國從經濟緩慢復甦的困境中解脫出來,再次刺激美國經濟的繁榮和和發展,就象在工業時代美國高速公路網所起的作用一樣,促進美國成為世界之首的經濟強國。

——將來NII提供的新業務將建立在如下事實的基礎上:1.以傳送圖文、視像和多媒體信息為主;2.聯網的計算機能力;3.先進的音頻、圖文和視像處理能力;4.個人移動性和不受限制的通信;5.各種各樣的信息服務;6.智慧型化的寬頻網。

——NII提供的新服務將具有如下特點:1.與距離無關;2.與地點無關;3.與時間無關;4.突出互動性,按需提供服務;5.人與人的通信趨於個人化,即具有個人通信的一切屬性;6.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動作變得更加自然化,如用語音控制或使用自然語言而非機器語言等。

——簡而言之,一個高水準的NII將能夠為人類提供隨時隨地隨意的信息服務。要實現"隨時隨地隨意"需要生產大量可以在NII內任意流通和保存的動態信息,需要建造可以讓任何信息流通的高速公路和通往家家戶戶的出入通道,需要給網路配備能夠管理整個系統和能夠按人們意願提供各種友好服務的高度智慧型,需要製造各種各樣能以最佳方式最終把信息傳遞給人類的用戶信息設備,還需要制定一整套的方針政策和管理辦法。美國想要實現的也就是這樣一個高水準的NII。

發展前景

實際上,把信息高速公路改稱為超級信息高速公路更為確切,因為信息高速公路的英文原詞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s,而不是Information Highways,其中多了一個很關鍵的詞Super(超級),以此來體現它的水平。在國際電聯ITU關於全球信息基礎設施(GII)的檔案中已經把Information Superhighways和Information Highways加以區分,以表示高低不同的水準。

每個國家的NII從物理層看,都由信息資源系統、用戶信息設備、本地網路和長途網路四大部分組成。信息資源系統是採集、保存、更新、提供和管理信息,形成信息資源的地方。用戶信息設備是人和NII的接口設備,通過它網中的數字信息變成人類器官能夠感知的信息形式。本地網路和長途網路完成信息服務方式的設定、信息傳送、信息交換、信息分配、信息服務監視、維護和計費功能。從提供服務的角度看,NII可以分成三層。第一層是服務層,它為每個用戶定義和製作各種各樣的服務;第二層是服務遞送層,它負責以經濟有效的方法把服務遞送給用戶。第三層是服務管理層,它完成向用戶提供服務所需的所有運行支撐工作,包括監視、維護和計費等。因此,嚴格講,NII與信息高速公路之間是不能劃等號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是高水準NII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而NII涉及信息活動的全過程與全部環節。在電聯檔案中也寫道,組成GII的網元包括現有網路、信息高速公路、超級信息高速公路、服務提供者、套用提供者和運送提供者。因此,一個國家有信息基礎設施並不等於有信息高速公路,有少量幾條高速信道也不等於有高水準的現代化NII。就像交通運輸一樣,有交通基礎設施並不等於有高速公路,有少量幾條高速公路也不等於有高水準的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美國政府最初曾考慮過把Internet網作為美國NII的基石,後來在聽取了許多大公司的意見之後才認識到Internet無論在信息資源、信息網路或信息使用等方面離NII的目標都還很遠。它無法頂替NII來把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以及普通公民關聯起來,實現為全民服務的目的。

——實現高水準NII需要一些基本技術來支撐。雖然有不少技術(如晶片技術、信號處理技術與軟體技術等)是共同的,但是NII的不同組成部分還是需要一些各自特定的基本技術。信息源部分需要處理機技術,信息存儲技術、信號處理和壓縮技術、信息變化技術、信息導航技術、用戶帳號管理技術及資料庫技術等;用戶信息設備涉及各種信息用具、音頻和視頻信號處理和壓縮技術、顯示技術、軟體等;本地網路和長途網路部分需要先進的銅線、光纖和無線寬頻傳輸技術(包括接入技術)、話音/數據/視像/多媒體交換技術、智慧型網節點技術、通信協定、信號處理與壓縮技術、編號與定址技術、網管技術、軟體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大力研究開發的B-ISDN、智慧型網、ATM交換、多媒體通信和個人通信等技術實際上都是與NII密不可分的,都是實現NII的關鍵技術。從網路角度講,關鍵之關鍵是要解決好接入、互聯和智慧型三大問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