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流域綜合規劃技術

國外流域綜合規劃技術

《國外流域綜合規劃技術》是2009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國外流域綜合規劃技術》編譯整理了11份國外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綜合規劃等水事活動的相關材料。全書分為三篇。第一篇為戰略政策類;第二篇為綜合類;第三篇為專項類。《國外流域綜合規劃技術》編譯的國外流域綜合規劃中的相關技術問題,主要反映了流域尺度水資源綜合規劃的總體目標和布局、基本原則和戰略政策,規劃方法和主要技術、工程與非工程措施、近期與遠期、局部與整體關係等。以這些值得借鑑的經驗和思想為基礎,可以拓展流域綜合規劃思路,提升流域綜合規劃技術和流域綜合管理水平。

《國外流域綜合規劃技術》可供從事水利規劃、流域規劃、區域規劃、資源經濟、生態環境等研究的科研人員,流域管理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參考。

目錄

序二

前言

第一篇 戰略政策類

流域水資源規劃與管理——概念的產生及發展

可持續流域管理的建議及指導方針

歐盟水政策領域的行動框架指令——歐洲議會與歐盟理事會2000/60/EC號令

水資源戰略規劃指南

水資源戰略規劃與管理指南

第二篇 綜合類

流域綜合規劃開發治理措施回顧

水資源綜合管理規劃培訓手冊及操作指南

馬里蘭州流域規劃用戶指南(節選)

第三篇 專項類

歐盟地下水框架指令——關於保護地下水防止水污染和水質惡化的2006/118/EC指令

水資源規劃指南(節選)

流域規劃手冊(節選)——以修復和保護水資源為目的

序言

河流是氣候的產物,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是人類活動的聚集之地,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維護生態平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流域為單元科學編制綜合規劃,以規劃為基礎有序推進和加快流域水利建設、加強流域綜合管理,是中國水利事業發展的重要經驗。流域綜合規劃的編制、實施和發展過程,其實質是探尋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統籌、人與自然相和諧的過程。

治理江河、興利除害,歷來是中華民族安民興邦的大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國家十分重視江河流域治理、開發、保護和管理工作,針對我國水旱災害嚴重、水利基礎設施薄弱的突出問題,我國政府部署開展了多次流域綜合規劃。20世紀50年代初期,編制了長江、黃河、淮河、海河等大江大河第一輪流域綜合規劃,在此基礎上,又分別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進行了重要江河流域第二輪綜合規劃編制工作。在流域綜合規劃的指導下,重要江河流域治理、開發、保護與管理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減輕水旱災害、防治水土流失、維護河流健康、綜合開發利用水資源等各個方面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支撐和促進了國家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

我國地域廣袤、江河眾多,各流域的自然條件、水問題特點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差異明顯。特殊的流域情勢,決定了我國江河治理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隨著我國流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深刻變化、流域水資源狀況和工程設施情況的重大變化,流域治理與開發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挑戰,原有的流域綜合規劃已不能適應新形勢和客觀準確反映時代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研究解決我國重要江河流域面臨的水旱災害嚴重、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態環境惡化等突出問題,促進流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維護河流健康功能,迫切需要對流域綜合規划進行全面修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