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國務院關於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國務院關於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由國務院於2010年1月7日以國發〔2010〕3號文下發公布,共授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5類374項(人)。

檔案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推進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國務院決定,對為我國科學技術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

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准並報請國家主席胡錦濤簽署,授予谷超豪、孫家棟2位院士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務院批准,授予“《中國植物志》的編研”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予“太陽磁場結構和演化研究”等27項成果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授予“海洋特徵寡糖的製備技術(糖庫構建)與套用開發”等2項成果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授予“超細耐磨鈦酸鹽纖維製備新技術及其套用”等53項成果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授予“繞月探測工程”等3項成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授予“超高壓直流輸電重大成套技術裝備開發及產業化”等17項成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授予“北方粳型優質超級稻新品種培育與示範推廣”等262項成果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授予美國物理學家沈元壤等7名外國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全國科學技術工作者要向谷超豪院士、孫家棟院士及全體獲獎者學習,繼續發揚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奮力攀登、開拓創新、愛國奉獻的精神,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科學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國務院

二○一○年一月七日

高校評價

2010年1月11日舉行的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傳來喜訊,復旦大學谷超豪院士成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兩位獲獎人之一。在國家三大獎通用項目中,全國高校共獲得198項,占授獎總數的68.5%,比2008年度高校獲獎項目數增加了3個百分點。國家技術發明獎兩項一等獎均被高校摘取。

在2009年度的頒獎中,高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6項,占授獎總數的57.1%。從2004年到2008年,高校共獲得自然科學獎95項,占授獎總數的56.5%,其中共授予一等獎2項,均為高校所獲。近6年高校獲獎數占每年度授獎總數的比例基本在一半以上,這印證了高校是我國自然科學研究的主力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