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信用保險

國內信用保險

因此,國內信用保險在我國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國內信用保險的派生功能。 因此,不可否認國內信用保險的發展必將擴大就業的機會。

國內信用保險

(圖)國內信用保險國內信用保險


是以國內貿易中賒購方的買方信用、接受預付款的買方信用、借貸活動中的借方信用等為保險標的的信用保險。

近年來,我國出口快速增長,外匯儲備大幅增加,投資增長快於消費增長,這導致對外的依存度相對提高。因此,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國內自身的消費需求,將有助於降低經濟運行風險。作為促進國內貿易“保護傘”的國內貿易信用保險開始在我國推出和發展。

信用保險的保險標的為信用風險,具體而言,它承保的是賒銷貿易中買家不付款的信用風險。根據保險標的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信用保險分為國內信用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如果保險標的是國內商人的信用,這種信用保險則為國內信用保險;如果保險標的是他國商人的信用,這種信用保險則為出口信用保險。從行業整體而言,我國信用保險的發展滯後,相對於出口信用保險,國內貿易信用保險的機制不夠完善。

優勢(strengths)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加劇,為了儘可能地擴大銷售,企業的應收賬款數額不斷擴大,這必將占用大量的流動資金,我國企業面臨空前的貿易信用風險。沒有風險就沒有保險。信用風險的增加,必然會引起國內信用保險市場需求的增加。

信用保險的基本功能在於提供保障,規避風險。通過投保信用保險,企業可以將應收賬款轉化為經營性現金流,這樣企業可以提前確認收入、改善財務報表結構。國內信用保險可以彌補企業遭遇買家破產或拖欠的信用風險造成的損失,保障企業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據統計,我國有74%的企業遇到過拖欠問題。其中,66%屬於買方缺乏信用違約拖欠,23%屬於買方經營不善停產或破產,11%屬於買方惡意拖欠。因此,國內信用保險在我國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國內信用保險的派生功能。國內信用保險還具有一系列的派生功能,主要包括融資便利功能、市場拓展功能。

融資便利功能。在我國,銀行一般不接受貿易型和流通型企業應收賬款的融資,基於固定資產抵押的傳統融資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融資需要。國際上通行的“應收賬款+信用保險”融資模式可以幫助企業擴大融資渠道。藉助國內信用保險,企業更容易取得銀行融資的認可,獲得貿易融資。

市場拓展功能。在目前的國內貿易中,絕大多數商品處於買方市場。通過國內信用保險,企業採用信用銷售方式不僅簡化了交易手續,還使買方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買方的積極性,更有利於企業抓住更多的貿易機會,達到拓展市場的目的。

劣勢(weaknesses)

信用銷售發展不足。根據國家商務部的統計,目前美國信用銷售的比例高達90%以上,信用消費占總消費額的2/3左右,而我國信用銷售比例不到20%。信用銷售相對滯後的大環境制約了國內信用保險的發展。

社會對國內信用保險認知度有限。保險意識淡薄一直是存在於我國社會的一個問題。對於國內信用保險也不例外。企業對信用銷售的風險防範意識較高,但通過商業保險轉嫁風險的意識卻非常薄弱。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根據調研,各級政府一般都給予出口信用保險財政支持,保費補貼低的有15%,高的達80%,雲南的農產品出口甚至達到了100%。而對國內信用保險則沒有明顯的、具體的政策支持,僅有的一些補貼政策也處於剛剛組織實施的試點階段,其效果顯現尚需一定時間。

機遇(opportunities)

促進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國內信用保險開展的一個基礎條件在於信用調查。企業或僱主個人信用程度的高低是國內信用保險費率制定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整個國際環境來看,我國信用體系的建設處於遠遠落後的狀態。直到2005年,我國才首次頒布《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管理暫行辦法》。另一方面,我國仍然缺少企業信息披露、信用調查方面的相關立法。良好的外部市場信用體系有利於國內信用保險的發展,同時國內信用保險的迅猛發展也有助於促進市場信用體系的迅速形成。

擴大就業機會。國內信用保險並不是一個孤立的險種,國內信用保險的良好發展意味著整個信用保險產業鏈條的最佳化發展。國內信用保險市場需要更多的人員進行更精確的企業或個人信用評級;國內信用保險的穩步發展需要更多的人員在立法和監管上進一步加強;國內信用保險承保的是非實物風險,相對風險較大,需要更多的人員進行信用風險再保險的工作,從而實現風險的有效分散;隨著國內信用保險的深入發展,信用保險公司需要更多的人員為企業提供附加的增值服務,比如商業諮詢、企業信用管理、商賬追收等衍生服務及產品。因此,不可否認國內信用保險的發展必將擴大就業的機會。

威脅(threats)

保險公司經營風險大。由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國內信用保險的開展,將會使保險公司的經營面臨極大的風險。首先,我國信用銷售風險分擔機制不夠完善。我國信用調查評估、商賬追收等服務相對滯後,保險公司賠付後自身的追償成本高,導致承保風險大。其次,信用信息渠道不暢。目前,國內企業信息分散、封閉,散布在交易夥伴及政府管理部門間的信用信息不能有效公開共享,而第三方徵信機構提供的買家資信報告數據通常是上一年度的。在當今經濟態勢較不穩定、企業狀況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保險公司難以準確評價買方近期的變化情況。最後,信用保險本身屬於動態風險,它與社會經濟、政治的變化都有密切的聯繫,信用風險的變化具有不規則性。因此,國內信用風險相對較高,對保險公司風險識別技術要求更高,不一定每個保險公司都能很好地管理控制信用風險。

現階段,我國政府提出的拉動內需是促進穩定發展的明智之舉,也是長遠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我們目前解決發展問題的一劑良方。而國內信用保險正是我國拉動內需的有力保障之一。因此,筆者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信用保險必然將越來越受到我國企業和各方的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