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真湯[蘭室秘藏]

固真湯[蘭室秘藏]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固真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蘭室秘藏》卷下。主治兩丸冷,前陰痿弱,陰汗如水,小便後有餘滴,尻臀並前陰冷,惡寒而喜熱,膝下亦冷。

組成

升麻、羌活、柴胡各一錢,炙甘草、草龍膽、澤瀉各一錢五分,黃柏、知母各二錢。

用法用量

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心稍熱服,以早飯壓之。

主治

兩丸冷,前陰痿弱,陰汗如水,小便後有餘滴,尻臀並前陰冷,惡寒而喜熱,膝下亦冷。

附註

《普濟方》有蒼朮;《證治寶鑑》有漢防己。

附方

名稱:固真湯

組成:人參(去蘆)、附子(湯浸,炮裂去皮)、白茯苓(去皮)、白朮、山藥(去黑皮)、黃耆(蜜泡塗,炙)、肉桂(去粗皮)、甘草(濕紙裹,煨透)

用法: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七分,空心溫服

主治:主治置小兒慢睥風,四肢厥冷者。①《活幼心書》:小兒吐瀉痢後,胃虛脾慢,四肢口鼻寒冷,沉困不省人事。②《幼科鐵鏡》:小兒陰癇。身無燒熱,手足青冷,口噤驚啼,吐舌搖頭,面色黯晦,或從夜發,病在五臟骨髓者。③《金鑒》:慢脾風,閉目搖頭,面唇青黯,額汗昏睡,四肢厥冷,舌短聲啞,頻嘔清水

出處:《活幼心書》卷下

名稱:固真湯

組成:人參、黃柏(炒)、黃芩(炒)、白葵花、乾薑、甘草(炙)、郁李仁、柴胡、陳皮

用法:水一鍾半,煎七分,空心服

主治:婦人氣滯白帶,臨行時臍下痛甚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五

名稱:固真湯

組成:綿黃耆(蜜炙)、酸棗仁、人參、白芍、當歸、生地黃、茯苓、甘草、陳皮

用法:上㕮咀。生薑煎服

主治:小兒身發火熱,自汗不止,眼睛昏花,呵欠啼叫,未愈而痘隨見

出處:《準繩·幼科》卷四

功用:斂汗補肝

重要文獻摘要

《蘭室秘藏》:“固真湯(一名正元湯),治兩丸冷,前陰痿弱,陰汗如水,小便後有餘滴,尻臀並前陰冷,惡寒而喜熱,膝下亦冷。升麻、羌活、柴胡以上各一錢,炙甘草、草龍膽、澤瀉以上各一錢五分,黃柏、知母以上各二錢。上銼,如麻豆大,分作二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空心,稍熱服,以早飯壓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