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子佛學3書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長安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裝: 64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10702686
條形碼: 9787510702686
尺寸: 22.6 x 16.8 x 4.8 cm
重量: 939 g

作者簡介

蔣維喬(1973-1958),字竹莊,別號因是子,江蘇武進入。著名教育家、養生家。蔣維喬先生早年致力於教育事業,曾任教育部秘書長、江蘇省教育廳長、東南大學校長等職。後皈依諦閒大師,法名顯覺,乃成為虔誠的佛教徒。後又親隨太虛大師學習因明學。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江蘇省人民政府委員、上海文史研究館副館長等職。蔣先生是我國倡導科學靜坐養生的第一人。1914年,他根據個人體悟撰寫《因是子靜坐養生法》,此書通俗易懂,首創以現代科學解釋傳統功法的先例。出版後暢銷全國各地及東南亞諸國,短時間內再版30多次,對養生文化的推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此外,蔣維喬先生也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佛教學者、佛學教育家。他於1918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開設的“唯識學”課程,是我國高校開設佛教課程之始。其所著《中國佛教史》、《佛學綱要》、《佛教概論》、《佛教淺測》等書,亦可謂影響深遠、澤被後人。

內容簡介

《因是子佛學3書(套裝共3冊)》包括《因是子佛學入門》、《因是子健康養生經》、《因是子靜坐養生法》。《因是子佛學入門》從佛學的定義、佛學和學佛的區別、佛教的成立開始講起,介紹佛教的歷史、教理、經論,並講述了佛家的修行方式——戒定慧、禪觀、念佛及持咒等。
作者蔣維喬先生同時具有學者和修行者雙重身份,因此,能更好地以理性、客觀的角度來談佛學與佛教。《因是子佛學入門》內容豐富淺顯,易於領會,不論在義理或是修行實踐上,都做了簡單明了的說明,乃是佛學界公認的普及讀物中的絕佳善本。讀之,可快速地直達核心,了解佛教的整體概貌。
對於剛接觸佛法的有心人,《因是子佛學入門》有助於領悟佛法的深刻內涵,正信而不迷信,的確是不可錯過的指路明燈。對於已經入門的實修者,也可以藉此機緣,自我檢視,彌補基礎學識之不足,梳理佛法之精義,進一步紮實修為。
因是子健康養生經》中講到靜坐是我國傳統養生學中的寶貴遺產。自古以來,儒釋道三教修行者都把靜坐作為參悟生命本質、激發生命能量的秘寶。歷朝歷代無數社會精英親身力行、從中得益。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密切,源自古老東方的靜坐熱潮正在席捲全球。無數人奉行此法,以提升自己的靈性與健康。
對初學者而言,靜坐修禪之最佳指引,莫過於蔣維喬先生的著作。其中不但有詳細的修性修心之術,更有詳盡的入禪方法及親身體驗。熟讀因是子著作,即可入於養生長壽之門。
《因是子健康養生經》主要收入蔣維喬先生的著作“談談氣功療法”、“因是子答讀者問”、“健康不老廢止朝食論”等,並特別收錄另一位養生大家丁福保先生的重要作品“靜坐法精義”,以利讀者參照研習。
《因是子靜坐養生法》內容簡介:靜坐氣功是我國固有的養生術,是一門既古老又科學的身心靈修煉方法。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以靜坐為涵養道德和保養身體的秘法。特別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打坐更成為儒釋道所有修行者的必備功課。但是,因為沿襲幾千年來的秘不示人的陋習,導致知之者甚少,幾近失傳。眾多通俗小說的誇張描述,更使得大眾對靜坐的認識充滿了迷信色彩。
蔣維喬先生為求破除迷信,廣利眾生,決心公開推廣真正的靜坐養生秘法。《因是子靜坐養生法》是他幾十年親身經驗的總結,首次客觀地說明傳統功法的科學原理,不講怪力亂神,只講實證養生,簡單明了、便於掌握,“一掃向者怪異之談,而以心理的、生理的說明之”,讀者若能按照書中所述如實修煉,定能激發身體潛能、受益一生。

媒體評論

這本書第一次用白話文將佛教的起源、變遷、傳布以及教理、經典等做了極為通俗的敘述,使一般具有中學程度的人,閱讀以後即“可得到佛教的全部概況”。
——佛教學者周霞
鄙人虔心地建議,不管您是現在剛接觸佛法,或是已經進入實修階段,皆可參閱本書,作者的確能提供初學者佛法的原味,及彌補實修者對基礎佛學認識不足之處。從事佛學出版多年,本書是我所看過通識性、概論性教材中最理想的版本,可說是善本中的善本。如果您有心初探生命的真相,本書絕對是您的最佳指南。
——台灣大千出版社社長梁崇明

目錄

《因是子佛學入門》目錄:
例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什麼叫做佛學
第二節 研究佛學怎么樣下手
第三節 佛學和學佛要分清楚
第二章 佛教的背景和成立原因
第一節 佛出世前印度思想界
第二節 佛出世前印度的社會
第三節 佛教成立的原因
第三章 釋迦牟尼史略
第一節 釋迦成道以前的狀況
第二節 釋迦成道的時期
第三節 釋迦的轉法輪
第四節 釋迦的入涅槃
第四章 佛教的立腳點和基本教義
第一節 佛教的立腳點
第二節 佛家的教法
第五章 釋迦滅度以後弟子結集遺教
第一節 第一次結集
第二節 第二次結集
第三節 第三次結集
第四節 第四次結集
第五節 大乘經典的結集
第六節 秘密經典的結集
第六章 佛教在印度的盛衰
第一節 小乘佛教的分裂
第二節 大乘佛教的發展
第三節 大小兩乘的分別
第四節 印度佛教的衰頹
第七章 佛教傳入中國的狀況
第一節 佛教東傳的時期
……
第八章 《大藏經》的雕刻
第九章 佛教的研究方法
第十章 佛家的修行方法
第十一章 結論
附錄
《因是子健康養生經》目錄:
第一部分 因是子答讀者問
一、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生楊賢江問
二、答南通省立第七中學學生廖金源問
三、答北京大學學生王照問
四、答江蘇武進省立第五中學學生戚允中問
五、答廣東陸豐曾陸安問
六、答會通學社學生翁涵伯問
七、答學生陳澄甲問?
八、答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生張祥問
九、答學生滕驥問
十、答廣東河南育才書社杜漸問?
十一、答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生問?
十二、答北京大學師生問?
第二部分 談談氣功治療法
第一章 氣功療法歷史
第二章 氣功的原理?
第三章 呼吸的練習?
第四章 氣功的療效和注意事項?
第五章 我的經驗
第三部分 健康不老廢止朝食論
……
附錄
《因是子靜坐養生法》目錄:
第一部分 因是子靜坐法
原序
生命與呼吸
疾病的來源
疾病的預防
靜坐的方法
身體的姿勢
精神的集中
呼吸的練習
治病與防病的功效
原理篇
人類之根本
全身之重心
靜坐與生理的關係
靜坐與心理的關係
重心即身心一致之根本
靜字之真義
靜坐中安定重心之現象
形骸之我與精神之我
方法篇
姿勢
呼吸
靜坐時腹內之震動
……
第二部分 因是子靜坐法續編
第三部分 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
附編:靜坐要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