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龍河街道

具體批覆如下:設定南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東壩街道辦事處的石馬壩、鄭州路、南鷹、體育場、接官亭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南河街道辦事處駐蜀門南路257號。 設定上西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吳家壕村和皇澤、女皇路、則天南路、則天北路、橄欖園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上西街道辦事處駐則天南路45號。 設定回龍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群心、同心、學工3個村和龍江路、回龍2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回龍河街道辦事處駐回龍路58號。

基本信息

街道概況

回龍河工業園區地處廣元市城區西郊結合部,距市中心3.5公里,規劃開發面積3.8平方公里,轄3村1社區,總人口12000餘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800餘人。是利州區工業發展的重要高地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2007年被四川省命名為“四川省中小企業發展基地”。

建制沿革

2010年3月2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3號)批覆同意廣元市利州區從東壩、河西2個街道辦事處析出部分行政區域,設定南河、雪峰、上西、回龍河、楊家岩5個街道辦事處。所需機構設定、人員編制等由廣元市自行解決。具體批覆如下:設定南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東壩街道辦事處的石馬壩、鄭州路、南鷹、體育場、接官亭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南河街道辦事處駐蜀門南路257號。設定雪峰街道辦事處,轄原東壩街道辦事處的九華、泡石溝、雪峰3個村和雪峰寺、泰山路、華山路、五洲4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雪峰街道辦事處駐興安路二段311號。設定上西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吳家壕村和皇澤、女皇路、則天南路、則天北路、橄欖園5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上西街道辦事處駐則天南路45號。設定回龍河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群心、同心、學工3個村和龍江路、回龍2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回龍河街道辦事處駐回龍路58號。設定楊家岩街道辦事處,轄原河西街道辦事處的楊柳村和東區、西區、翠林路 3個社區所屬行政區域,楊家岩街道辦事處駐翠林路108號。

區位交通

園區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服務配套功能完備。園區距廣元火車站3公里,綿廣高速公路進出口2公里,廣元機場4公里,規劃中的嘉陵江航線碼頭3公里,蘭渝鐵路和蘭渝高速公路橫穿境內.現園區濱河大道為主幹道的道路骨架基本形成,有22萬伏變電站一座,供水2萬噸水廠一家,年供1500萬立方的天燃氣管道一條,有為園區配套服務的金融、教育、通訊等專門機構。隨著利州區對園區開發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園區對工業發展的承載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經濟發展

特別是近三年的努力,園區對我區經濟發展貢獻已開始呈現。08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總產值4.2億元,占區屬規模企業的60%,產值過億元企業2家(海天實業、中鋼川炭),形成了有一定發展潛力的冶金、化工、建材、機械、農副產品加工等5個方面的產業雛形。今年上半年,園區工業努力克服“5·12”地震和金融危機的影響,完成工業產值3.6億元,出口創匯403萬美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960萬元,招商引資入園項目5個,協定資金2.18億元;5個續建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川炭二期、海天實業二期、科林、森宇、同心材料),完成進度與時間同步。
園區建設的主要做法和措施:一是加強對園區的領導。為推進園區建設,利州區成立了由區委、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工業園區領導小組,以及專門的工業集中發展區管理辦公室和專門的園區管委會,主要研究園區規劃、資金、供地、安置等重大問題,使園區建設有了堅強的組織保障;二是科學規劃,形成了“一心、一帶,二片、三軸”科學合理的空間結構。“一心”--片區公共服務中心;“一帶”--自然生態休閒景觀帶;“二片”--河東工業,河西居住;“三軸”--中間工業在道,河東運煤大道,河西旅遊大道。為園區建設發展定嚮導航。三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區政府集中財力加強了園區水、電、氣、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今年區委、區政府將藉助“災後重建、澳門援建”的大好機遇。預算了億元以上資金加大園區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提升園區對外開放形象,提高園區對項目的承載能力和集約利用水平。四是狠抓招商。招商引資按照“一崗雙責”(常委、副區長對分管部門的招商引資工作負有組織領導,綜合協商的職責),收益分成(引進企業的稅收產值按誰引進誰分成的原則),項目建設按“四個一“推進機制(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筆經費,一套班子)狠抓落實。三年來共引進入園項目16個,協定總投資17.24億元,建成後可實現產值16.58億元,稅收1.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3290個,現已6個項目建成投產(皇澤、兆宏、森華、仿古、再生磚、瑞峰),同時今年上半年入園的5個項目(天宇擴能、宏安建材、海天報業、海朋五金電器、森宇裝飾),已於6月16日奠基開工建設,使園區建設有了堅實的項目支撐。五是最佳化發展環境,落實專人為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務,解決征地農民的安置、就業,強力打擊影響園區建設的人和事,為園區發展提供了良好和諧的發展環境。六是促進落實。對園區建設實行周通報制度,區委政府一把手每月到園區現場辦公至少一次,分管領導每周到園區現場辦公至少一次,對履職不到位的部門和個人採取通報批評、誡免談話等懲處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2009年,我們將按照上級提出的“提速加快,又好又快”的主基調,牢牢把握住“災後重建”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落實好區委、區政府對回龍河工業園區提出的“充實、完善、提升”的發展思路,主動自覺地把回龍河園區推向新一輪建設高潮,以不負全社會對回龍河工業園區的殷切期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