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國小

回民國小,創建於1953年,位於營口市西市區月光園小區20甲,是我縣唯一的一所民族學校。學校占地面積3334平方米,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團體二等獎、河北省“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優秀組織獎、“石家莊市規範化學校”等榮譽。

基本信息

河北石家莊回民國小

正定縣回民國小,創建於1953年,是我縣唯一的一所民族學校。校園占地面積3334平方米,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學校擁有乾淨整潔的校園,寬敞明亮的教室,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室、微機室,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有一支團結務實、管理科學的領導班子和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學校恪守“關愛每一名學生,關注每一位教師”的辦學理念,以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全面更新教育觀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興趣,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逐步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幾年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先後榮獲全國“青少年書畫大賽”團體二等獎、河北省“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優秀組織獎、“石家莊市規範化學校”、市級“國語培訓測試工作先進單位、 “校務公開先進單位”,連續多年獲縣級“目標考核先進單位”、“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雙爭、共建”先進單位、“教學開放式學校”、“花園式學校”、“素質教育示範學校”、 “普法教育先進單位”、被縣政府命名為“三八紅旗集體”、“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
目前乘著教育改革的東風,回民國小全體師生團結奮進,正信心百倍地為爭創一流的民族特色學校奮鬥。

營口市回民國小

回民國小,位於營口市西市區月光園小區20甲,創建於1992年,位於正裕月光園小區內,是市唯一的一所回族國小。為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推動少數民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促進民族“平等、團結、進步、繁榮”,創建了該校;2003年,西市區政府投資百萬元對回民國小進行了改擴建,新建了2208平方米的教學樓1棟,並實現了集中供暖,校舍總面積達到了3955平方米,徹底改善了辦學基礎條件。帶著上級領導的囑託,學校自身積極主動求發展,沿著“打造特色校園”的建設與發展目標,克服重重困難,回民國小狠打了一場“重建家園”的攻堅戰。在這幾年的時間裡,回民國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學校校容校貌發生了巨變,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桌球教學獨具魅力,師生的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各級優秀課、優秀隊會、優秀論文層出不窮。校舞蹈隊的舞蹈《歡樂的銀鈴聲》等在市第五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中獲得了多個獎項;2003年全民長跑,2004年田徑精英選拔,獲得第五,壯了學校聲威。學校的辦學成果多次受到市區領導的肯定,民族教育經驗曾在市民族教育工作會議上交流。
學校把課程改革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堅持立足課堂教學,以“科研興校,科研導教,科研促教”為策略,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還以“培養全體教師為目標,培養骨幹教師為重點”,以“科研興教、科研導教、科研促教”為策略實施名師培養工程,倡導做研究型教師,做學習型教師。為深化課堂教學,確保課程改革的順利推進,學校開發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以“科研導航,榜樣引路、特色牽動”的課改實施策略,立足課堂,不斷強化課程管理和教學研究,營造出濃厚的課改實驗氛圍。
回族阿語課作為學校又一項特色教育教學活動深受市伊協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回族民眾的熱烈歡迎。我們專門聘請了回族阿語專業教師上課,鼓勵回族學生學習民族語言,同時也歡迎感興趣的漢族學生參加,現在,很多師生都會說一些簡單的阿語日常用語,增進了異域文化的交流和回漢兩族的團結與溝通。經過不斷探索,回民國小確定的辦學育人思想是:“和諧發展、育人優長、形成文化”這十二個字。目前,學校正以求實的與時俱進精神、嚴謹的態度,最大限度開拓信息技術、民族教育、師資水平等方面的優勢發展空間,努力把學校辦成一所“管理、師資、科研、質量、環境”五個一流的民族學校。

上海市回民國小

黃浦區回民國小

回民國小,位於黃浦區文廟路81號,地處上海老城廂。1994年由原南市區回民第一國小與原南市區回民第二國小合併而成。
學校至今已有七十餘年歷史,前身為私立敦化國小,1931年由中國回教協會幹事馬晉卿投資創建,沙善余擔任義務校長、抗戰爆發,學校遷至南陽橋,易名敦和國小。1940年收回原校舍恢復上課,稱正明國小。抗戰勝利後,恢復敦化原名。1956年改為公立,1959年更名為南市區回民一小校名。歷任校長有沙善余、金耀祖、金幼雲、揚子恆、呂慧娟、金敏、伍德賢。1987年學校被評為上海市國小教育先進單位,1990年榮獲全國紅旗大隊稱號。南市區回民二小的前身為崇本國小, 1947年由回民謝克、金幼雲開辦,校址在小桃園清真寺內,1956年遷至天文廟路81號,更名蓬萊區回民國小,1959年更名為南市區回民二小。歷任校長謝克、金幼雲、石厚珍、張蘭、答朝柱。
學校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少數民族學生,其中不乏優秀人才;如市民委副主任方宗偉;市高教局副局長、市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伍貽康;復旦大學科學技術院院長宗祥福;國家民委民族教育司司長哈炯磊,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達式常、張平;市民宗委研究室主任彭高成等。 多年來,我校一直受到區政府、區教育局的關心。得到區委統戰部,市、區民委的指導,在民族教育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績。1998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
區教育局不斷增加了對學校的投入,學權的校容校貌煥然一新,並相繼建造了演播室、電腦室、美術室、民族陳列室等各類專用教室十間,保證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學校建造了《民族苑》,對全區中國小及社區開放,為學生了解民族知識和黨的民族政策發揮了積極作用。《民族苑》的主要內容共分四個部分,分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異彩紛呈的民族習慣、各民族對祖國的貢獻、民族工作在前進。

普陀區回民國小

上海市普陀區回民國小是一所少數民族學校,創建於一九三五年,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原上海伊斯蘭教協會會長馬人斌,原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方宗偉曾任該校校長。
回民國小地處普陀區繁華商業街長壽路、西康路口。對面是綠樹成蔭、碧水環繞的長壽綠地,環境幽雅,建校以來先後有回、藏、維、蒙、滿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學生在校學習。目前以回、滿族為最多。
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在全體教職工的努力下,學校以管理為基礎,以培養合格人才為目標,以教育科研興校、教學質量立校為學風,努力辦成一流學校。近年來學校以教育科研為切入口,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國小民族團結教育初探》被列為市級德育課題,《讓每個學生都能說》等三篇文章獲得全國小語會論文二等獎,《弘揚民族文化,振奮民族精神》獲區德育論文二等獎,多篇論文在區《探索者足跡》刊物上刊登。並以京劇藝術為美育抓手,以美輔德,以美育人。其中"司馬光砸缸"獲上海市首屆學生藝術節一等獎,"新拾玉鐲"獲全國新苗杯"二等獎","紅燈記"、"匱中緣"等劇目在市、區歷屆美育節,藝術節中均獲一、二等獎。學校的美育論文《普及京劇藝術的認識與實踐》在全國第十二屆美育研討會上交流並獲一等獎,《讓國粹京劇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已列為區重點美育科研課題。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少先隊全國紅旗大隊,市國小教育先進單位,少先隊銀星大隊、區文明單位、區教育系統文明單位,區小學生行為規範優秀學校……
如今,學校在團結、務實的校領導班子帶領下,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信心百倍,正在進一步最佳化育人環境,拓寬辦學途徑,以優秀的學習成績迎接新世紀的挑戰,把普陀區回民國小辦成市級水平的民族持色學校而奮鬥。

楊浦區回民國小

楊浦區回民國小創建於1956年,其前身系回民在清真寺開辦的私立伊光第二國小,原址在惠民路。 1997年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下,遷址到沙崗路浣沙四村80號。現在區回民國小占地10.8畝;校舍建築面積5020平方米,教學大樓設有電腦、語音、勞技、音樂、美術、實驗室等10個專用教室,能容納20個班級進行學習,學校擁有400平方米的風雨操場,供學生開展室內體育活動,設有清真食堂為師生提供可口的清真飲食,學校還開辦了寄宿制,可供100名學生住宿。
在市、區各有關方面的關心支持下,學校抓住機遇,積極進取,加強民族教育力度;形成德育工作特色。經過上下共同努力;形成了一個團結協作、嚴於律己的校領導班子和一支銳意進取、甘於奉獻的教師隊伍。近年來學校獲得了一系列榮譽:市、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市行為規範示範校,市擁軍模範集體,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區文明單位等十餘項,學校男女排球隊多次獲市比賽冠亞軍。

廣州市回民國小

回民國小是廣東省內唯一的回族子弟國小,創辦於1929年,前身是清真國小,創辦之始附設在懷聖寺的兩廊。新中國成立後,校址經歷三遷,於1996年定址於解放中路398號,新校舍建成並啟用。2000年,區政府投入專款按伊斯蘭民族建築風格把校舍裝飾一新,校園環境更加整潔優美。06年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07年評為廣州市綠色學校。 學校現有用地面積4262.3平方米,建築面積6296平方米,學校分兩校區辦學,現有教學班23個,學生1000人,其中回族學生117人,其他少數民族學生5人,占學校學生總數16.7%。校級幹部2人,專任教師45人。幹部、教師學歷達標100%,其中大專以上學歷46人,占97.87%,高級教師25人,占53.19%。幹部、教師結構比較合理、素質全面、團結協作、努力進取,有南粵教壇新秀和越教新秀12人。學校以發展民族教育事業為己任,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遵循“依法治校、科學管理”的辦學思想,形成了“團結、愛國、誠樸、勤學”的良好校風。在“十五”期間,學校在“完善特色、發展個性、全面育人”的改革總目標下,確立了以改革創新為主線,以教改科研為先導,以提高質量為中心,以基礎設施為條件,以隊伍建設為保障,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目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辦學思路,樹立讓每一位學生懂學習,會做人,求發展,成為“合格+特長”的人才的辦學理念。逐步形成了“堅持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堅持“新”、“活”、“實”、“全”的課堂教學特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的辦學特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