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草[回心草]

回心草[回心草]

回心草,多年生苔蘚植物;多成片散生;根態莖橫走,有多數毛狀假根。莖多枝,直立,紫紅色。下部葉細小,膜質,鱗片狀貼生於莖;莖頂葉綠色,較長大,多層叢集成蓮座狀,葉片倒卵狀披針形或長倒卵形,上部有細鋸齒,下部全緣,內卷,中肋長達葉尖。莖頂葉叢中簇生數個孢子體;蒴柄細長,上端弓曲,孢蒴下垂,紅黃色,長卵圓柱形,蒴蓋凸,有短喙。

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回心草習生於雲南長江流域以南中山林地,小溪邊或滴水岩邊亦可生長。

回心草 回心草

形態特徵

回心草 回心草

回心草,苔蘚類真蘚科大葉蘚屬植物暖地大葉蘚,以全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陰乾。紅大葉蘚,多年生苔蘚植物;根莖橫走,長5-8cm,暗紅褐色,有多數毛狀根;莖直立,紅褐色,高2-3.5cm。 莖下部的葉較小,膜質,呈鱗片狀貼生;莖頂的葉較大,多數簇生如花苞狀,葉片長倒卵形,長5-8mm,寬2-3mm,邊緣下部全緣,內卷,上部有鋸齒,葉中肋單一。蒴柄細,長3-5cm。孢蒴圓柱狀長卵形,長7-8mm,紅黃色,下垂。孢子期夏、秋。氣微,味淡微苦。

主要價值

①治心臟病:一回心草一錢,大棗一兩,冰糖適量,煎湯服。(《雲南中草藥選》)二回心草二錢,胡椒數粒,搗細後塞入豬心內煮,連渣帶湯一起服。(《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②治精神病、神經衰弱:回心草二至三錢,辰砂草一錢,酒少許,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性味與歸經】:辛、苦、平。

【功能與主治】:養心安神,清肝明目。用於心悸怔忡,神經衰弱,外用治目赤腫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6-9g或者1-3錢。外用適量,煎水熏洗。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洗淨,曬乾,鮮用或陰乾。

【 備 注 】:(1)暖地大葉蘚主要含揮髮油和胺基酸等,可增加動物冠脈流量,臨床對降血壓和心絞痛有效。

【 摘 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1、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及對心肌缺血的改善

2、抗心律失常作用

3、調脂及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4、耐缺氧作用

5、抗氧自由基作用(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本品多乾縮。莖長2-3.5cm,紅褐色。莖下部葉鱗片狀,貼生,膜質;頂葉簇生呈薔薇花狀,長倒卵形,長5-8mm,寬2-3mm,邊緣上部有鋸齒,下部全緣,內卷。蒴柄細,長3-5cm,孢蒴紅黃色,下垂。氣微,味淡微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