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線擺

四線擺

四線擺是由四根鋼絲懸吊著一個長方形平台構成,用於展示四個單擺動合成運動的物理學實驗儀器。

四線擺曲線

四線擺曲線(光跡) 四線擺曲線(光跡)

四線擺平台可繞中心軸線作扭轉擺動,若將平台沿某一方向拉離平衡位置後放開,平台擺動的軌跡將通過畫筆記錄在這張紙上,稱為四線擺曲線。曲線的多層次結構反映了在阻力的作用下平台擺幅逐漸減小,因此曲線不可能重合。四線擺曲線的形狀隨平台的擺動狀態而變,平行擺動為直線,圓周擺動為螺旋線,扭動擺動則會畫出豐富多彩的曲線,而且沒有任何兩次扭擺畫出的曲線相同。

四線擺的平動

把平台的擺動分解在兩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設為 x 軸和 y 軸),平台的小角度扭轉擺動可看作簡諧運動,若它們的頻率相同,振動表達式分別為

x=A1cos( ω t+ ф 1 )

y=A2cos(ωt+ф2)

消去參數 t 即可得質點的軌跡方程為

x/A1+y/A2 -(2xy/A1A2)cos( ф 2 - ф 1 )=sin( ф 2 - ф 1 )

一般的說,這個方程式是橢圓方程式,我們先通過幾個特例來說明其意義。

(1) ф 2 - ф 1 =0,即兩振動同相

這時 x /A1 -y/A2=0

這說明軌跡是一條直線,而且合振動也是簡諧運動,頻率與分振動相同。

(2) ф 2 - ф 1 = π,即兩振動反相

這時 x/A1+ y/A2=0

軌跡仍是一條直線,合振動仍然是簡諧運動,頻率與分振動相同。振動產生的解釋為運動量 。

(3) ф 2 - ф 1 = π /2 - π /2

這時 x/A1+y/A2=1

這表示軌跡是一個橢圓。這種情形中,如果兩分振動的振幅相等,則合振動軌跡為圓。

(4) ф 2 - ф 1 等於其它值

圖一 圖一

此時合振動軌跡一般是橢圓,其具體形狀(長短軸的方向與大小)合運動的方向由分振動的振幅的大小和相差決定。 下面畫出了 8種不同的情形(如圖一),對應於不同的相差。

四線擺的轉動

四線擺的扭轉的過程也就是平台勢能與動能的轉化過程。扭轉的周期由平台的轉動慣量決定。根據擺動周期和有關幾何參數就可以測定擺的轉動慣量。

設平台的質量為 m,當以不大的角度作擺動時,它沿軸線上升的高度為 h,則增加的勢能為

E1 = mgh

當平台迴轉到平衡位置時,它具有的動能是

E2 = 1/2Io ω o

式中, Io 是平台對於通過其重心且垂直於台面軸的轉動慣量, ω o 是平台回到平衡位置時刻的角速度,不計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根據機械能守恆定律得

1/2Io ω o = mgh

把平台的小角度扭轉擺動作簡諧運動,則平台的角位移與時間的關係是

θ = θ o sin 2 π t /T

式中, θ 是平台在時間 t 的角位移, θ o 是角振幅 T 是一個完全振動的周期,振動的初相位認為是零。於是角速度為

ω =d θ /dt=2 πθ o /T cos2 π t /T

在通過平衡位置的瞬時, t = 0 1/2T T 3/2T ,…,ω 的最大值是 ω o = 2 πθ o /T

於是有 mgh = 1/2Io 2 πθ o /T *

進一步討論 h θ o 與四線擺有關的幾何參數的關係,設懸線長度為 l , 上下懸點到中心的距離為 rR 上下平台間垂直距離為 H,則

h = 2Rr · 2sin0.5 θ o /(2H-h)

由於 l>> h 所以 2H-h 2H 當擺角 θ o 很小時,則 sin θ o /2 ( θ o /2) = θ o /4

由此得 h = Rr θ o /2H

代入 * 式可得 mg Rr θ o /2H =1/2Io 2 πθ o /T

Io= mgRrT/4 π H

上式是平台對於中心軸的轉動慣量計算式。等式右邊各量 R r H T 都可以直接測出。但應注意上式成立的條件是: θ o 很小 (θ o <10 ,四線等長,線上張力相等,上下均水平,而且是繞平台的中心軸扭轉擺動的。

欲測質量為 m1的待測物體對於中心軸的轉動慣量,只需將該物體置於平台上,由上式先算得該待測物體和平台共同對於中心軸的轉動慣量

I = m + m1 g RrT1/4 π H

式中, T1為待測物體和平台共同的一個完全擺動周期。於是得到待測物體對於中心軸的轉動慣量為

I1 = I – Io= m + m1 g RrT1/4 π H – Io

理論分析證明,若剛體繞某軸轉動慣量為 I0,當轉軸平行移動距離為 d 時,則它繞新軸的轉動慣量變為 I = I + md 這就是平行軸定理。我們可以用實驗來驗證這一定理。將兩個質量均為 m2 且形狀完全相同的圓柱體,對稱的放在平台上,離平台中心的距離都為 d 按上法可測得兩圓柱體繞平台中心軸的轉動慣量為

I2= m + 2m1 g RrT2/4 π H - I0

將此式所得的 I2 與理論上按平行軸定理所得的

I’2 = 1/2 m 2 D2/2 + m2 d

進行比較,上式中 D2為圓柱體的直徑, (1/2)m2(D2/2) 為圓柱體繞通過其自身中心軸線的轉動慣量。

四線擺的套用

有一種地震測量儀就是套用了四線擺的原理。

四線擺曲線(光跡) 四線擺曲線(光跡)

地震的顫動由三種以上形式的地震波運動組成,它們以不同的速度通過地殼。地震波向不同的方向運動,首先是縱向運動的地震波,其次是橫向運動的地震波,長波沿著地球表面運動。長波運動速度較慢,但運動範圍廣,它造成了我們所見到的一切地震災難。1883年在日本工作的英國地震學家米爾恩等人製成了擺式地震儀。方法是把一枚墜子(擺)掛在長約1.5米的水平吊桿上,吊桿可像門一樣自由橫轉,地面移動時墜子由於慣性趨向靜止,因而相對地面運動。

米爾恩的地震儀後來發展成一種現代地震儀,由三台儀器組成,其中兩台分別記錄地殼東西和南北的水平運動,第三台記錄上下運動(利用彈簧掛起墜子,地震時能上下運動)。

米爾恩之後很多科學家對地震儀器的發展作出貢獻。1888─1889年間,伯希維茨製成了光記錄式水平擺,第一次記錄到遠震(在德國波茨坦記錄到日本1889年4月17日地震)。日本磊森房吉製成水平擺式地震儀,採用機械槓桿放大,熏煙記錄。德國維謝特製成倒立擺式大型水平及垂直向地震儀,提高了放大倍率。此類地震儀的主要原理是一個精巧懸掛著的重物,當地震搖撼了儀器的其他部分時,它保持不動。換句話說,這個重物從某一個固定的支柱上懸垂下來,地震期間他不作任何運動。但是,懸掛著它的支柱在運動,而在此重物下方有一張記錄圖紙與支柱緊緊相連。記錄圖紙移動時,地震的情況就被與重物相連的針記錄在圖紙上了。這張記錄圖紙顯示出地震波到達的時間,運動的力量,甚至可以顯示出地震波的來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