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介若爾蓋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四川省西北部。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境內,地處若爾蓋濕地腹心部位,以高寒泥炭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和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物為主要保護對象。區內濕地屬高原淺丘沼澤地貌,曲流、河叉極為發育,牛軛湖、水塘星羅棋布,沼澤成片分布。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是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鶴類黑頸鶴在中國最集中的分布區和最主要的繁殖地之一,被譽為“中國黑頸鶴之鄉”。

基本簡介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稱若爾蓋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境內,涉及轄曼、唐克、嫩窪、紅星、阿西和班佑六個鄉及阿西、轄曼、黑河、向東、分區五個國營牧場。距若爾蓋縣城5公里,距四川省會成都市596公里。若爾蓋保護區重點保護對象是黑頸鶴及高原濕地生態系統,是中國第一大高原沼澤濕地,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澤,同時也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1994年建立若爾蓋縣轄自然保護區,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更名為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保護區規模

該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2°29′~102°59′,北緯33°25′~34°00′,屬綜合性濕地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四周界限是:北面至唐克~紅星公路,南面抵唐克~若爾蓋縣城公路,東面至若爾蓋縣城~迭部213國道,西面抵徹尼亞河、黑河、唐克~紅星213國道。保護區東西寬47公里,南北長63公里,總面積166570.6公頃。保護區濕地面積22953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13.78%。其中沼澤面積19892公頃,湖泊面積1233公頃,河流面積1828公頃,分別占保護區面積的11.94%、0.074%和1.10%。保護區區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面積48662.2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29.22%;“緩衝區”面積73984.5,占保護區面積的44.42%;“實驗區”面積43918公頃,占保護區面積的26.37%。

資源概述

該保護區內保存著完好的沼澤草甸和沼澤植被,使其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和熱點地區。該濕地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有獸類15科38種,鳥類28科137種,兩棲類2科3種,爬行類3科3種,魚類2科2亞科15種,昆蟲61種內。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8種,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5種。保護區獨特的地理環境,為水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繁殖場所,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鳥類棲息與繁殖地。保護區內有留鳥 65種,夏候鳥19種,冬候鳥25種,旅鳥28種。若爾蓋保護區是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物的主要繁殖地。
若爾蓋濕地植被的主要類型是由嵩草屬諸種形成的草甸或沼澤草甸,共有9種植物群落:蘆葦—水甜茅群落、肥壯苔草群落、毛果苔草—睡菜群落、毛果苔草—狸藻群落、木里苔草—狸藻群落、木里苔草—條葉垂頭菊群落、烏拉苔草—眼子菜群落、龍鬚眼子菜群落和藏嵩草—驢蹄草群落。若爾蓋濕地共有植物197種 (包括變種、 變型和亞種) ,分別隸屬於35 科109屬。其中,傘形科小芹屬的紫莖小芹和玄參科細穗玄參屬的細穗玄參兩種是中國特有種。

自然環境

該保護區地域屬高原寒溫帶濕潤氣候,春季氣溫回升緩慢,倒春寒頻繁,解凍期長;秋季雨熱同期,氣溫較高,降雨集中。冬季寒冷乾燥多風、日照強,降雪少,晝夜溫差大。5~10月溫暖濕潤,多雷雨、冰雹。年平均氣溫0.7℃,最熱月(7 月)平均氣溫10.7℃,最冷月(1 月)平均氣溫-10.7℃,氣溫年較差為21.4℃,歷年極端最高溫24.6℃,極端最低溫-33.7℃,5℃的積溫為1014.6℃,10℃的積溫為311.8℃;年降水量為 493.6 ~ 836.7毫米,相對濕度78%;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度大,年大風日數多達70天,最大風速40米/秒。災害性天氣主要有乾旱,冰雹和大風。若爾蓋保護區為高原淺丘沼澤地貌。區內丘陵斷續分布,丘頂渾圓,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100米;丘間開闊,地勢平坦,開闊度2公里以上,一般5~6公里,最寬達20公里以上。丘間溝壑縱橫,蜿蜒迂迴,流水不暢,形成大面積的沼澤地和眾多的牛軛湖。保護區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出露地層主要是三迭系板岩、頁岩、千枚岩及第四紀沉積物,成土母質主要有湖相沉積母質、沖積母質、洪積母質、坡積母質、殘積母質。這些母岩、母質在氣候、生物、地形和時間等成土因素的作用下,發育成沼澤土、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沖積土、風沙土等。

特色景點

降扎溫泉

“山為神山,水為神水’。馳名川甘青的降扎溫泉位於若爾蓋縣降扎鄉北溝中,海拔約 3060米。降扎,藏語意為“柳樹之林”。沿若爾蓋北行74公里抵納摩,沿納摩逆白龍江上行22公里,過降扎鄉,行約17公里即達溫泉。
降扎溫泉為磷峋峻岩環抱,紅柳成蔭。小河兩邊山崖均有溫泉噴口,大小約近50口。泉水清澈潔靜,水溫均在40℃左右。因富含氡又稱降扎氡泉。懸崖上因泉水流出,呈現出孔雀藍或翡翠綠,如高掛著的巨幅彩畫,松柏古樹自崖隙中挺生,雲霧繚繞,整個溫泉宛如人問瑤池。這裡還有著名餓斑斕洞景觀。斑斕洞位於降扎溫泉下。其山謂之神山,石壁上懸泉輕拂而下,洞內外之岩富含斑銅礦,經水洗滌浸染如壁畫,主色為孔雀藍,夾雜果綠色及墨綠色、檸檬黃條紋,令人眼花繚亂。洞外壁上松柏挺生。夏秋,洞上淅淅瀝瀝水流不斷。冬日,洞口銀屏為障,是冰高2米,寬1米,映於彩壁之上,明亮耀眼。洞中寬25平方米,陰冷透骨,雖盛夏三伏之日入洞,亦若入冰窟。洞外數十米則溫泉熱霧蒸騰,似有神怪出入。
降扎溫泉的傳說
相傳遠古時,有僧者贊帕格拉至溫泉左岩洞修行。一夜,夢仙女站立洞口言:“山腳下有寶埋石板下,揭之,有滾燙之泉。喝,可使心靈純淨,普度眾生;洗,可解生死轉輪之苦。三天后方可揭開石板。”僧半信疑,忽至山腳下,見谷中呈五彩祥雲。僧揭石板,見板下有洞,深不可測,蒸氣悠悠而上,似有水沸騰。僧喜而回洞修書,擬告眾人。翌日,出洞乃驚,洪水咆哮;溢滿山谷,石板下洞噴沖天熱泉,雲霧裹身,人難透氣。此時,雲霧中露出仙女,對增言:“你雖善,然背我言,你只能變牛,方能解眼下之危。”僧跪拜,答:“但為眾生謀福,粉身碎骨無怨。”隨即,仙女拂袖,僧化為牛,立飲,洪水乾,牛至山頭,護泉。
如今經幡、經輪,即為超度僧贊帕格拉而為。據勘測,泉中有多種有色和無色的礦物成分,沐浴可療愈風濕病、皮膚病。春秋季節,聚集著川甘青成百上千藏民,溫泉周圍帳篷難以數計,如盛大節日,是集神奇的溫泉水、古樸的民族風情,幽美的自然風光於一體,是一個休閒、度假、避暑的勝地。
住宿:降扎沒有賓館或旅店,住宿得自己帶帳篷,或寄宿當地藏族家中。
交通:降扎溫泉離降扎鄉還有大約10餘公里。去降扎一般是包車前往。如果從若爾蓋走,就乘坐早上發往鐵布/轄曼的班車;如果從郎木寺走,就得在11:00前於213國道入朗木寺的岔道口等候合作發往甘肅迭部縣的班車,在降扎鄉下車後,再包車或步行進去。
離開也是包車,或在下午4:00左右於降扎鄉等候迭部縣發往合作的過路班車。

若爾蓋花湖

若爾蓋熱爾大草原的腹心地帶鑲嵌著三個高原湖泊,以花湖為大。花湖四周數百畝水草地就是“高原濕地生物多樣性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以黑頸鶴為主,還有高原魚類和其他珍稀動物。每到夏日,廣闊無垠的熱爾草原上,綠草和鮮花一直長到天邊。遠望,蘭色的花湖被綠色包裹著,像地毯上放著的寶石,整個花湖及草原美得令人目眩。走近湖邊,湖周的花草被滿出的湖水浸泡著,湖裡也有少許的野花浮生於水面,花湖活像林中出浴的少女戴著花環。花湖也許就是因此而得名!魚鷗、黃鴨、黑頸鶴成群地棲於湖畔,水鳥則悠遊於湖中。偶有魚兒躍出水面,把倒映湖中的藍天和白雲搖晃得歪歪扭扭。冬天,花湖結上厚厚的堅冰,鳥兒們都飛走了。這時的花湖,安詳得像一位老人,對飛不走的魚卻呵護得如懷中的小孩。
花湖不僅養育了濕地的黑頸鶴們,還養育了草原的牛羊和牧人。在熱爾草原,無論牧人把牛羊放到哪裡,心中都會記掛著花湖,花湖在牧人心中就是清清亮亮的救命的水。當冬天過去了,夏季來臨的時候,牧民們就趕著自家的牛羊,馱著帳房,帶上牧羊犬遷徙到熱爾草原,因為這裡有花湖,有不竭的水源。
住宿:花湖平時沒有住宿點,只有自己帶帳篷,但在夏天,有臨時搭建的帳篷賓館,價格和黃河第一彎差不多。
交通:從若爾蓋去花湖的路是土路(正在修建生態公路),一般只有包車,需要兩個半小時達到。包車往返150-200元/車,行車在213國道上,也可搭乘若爾蓋發往郎木寺的班車,看見“若爾蓋國家濕地保護區”的巨大牌子後,然後沿小路前行即可到達。
門票:旅遊旺季,20元/人。
提示:川西的這一片大草原是我國目前生態保護較好的地方,請愛惜她,在遊覽或住宿時,不要將垃圾隨地亂仍。

黃河九曲第一灣

“萬涓成水匯大川,千轉百回出險灘。滔滔長流濟斯民,力發黃河第一灣。”黃河九曲第一灣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黃河,流經四川省境內,在若爾蓋縣唐克鄉索克藏寺院旁形成的著名景點。
黃河在此橫切徑為300米,白河橫切徑為400米。黃河於此段流程中,為四川與甘肅之界河,河西為甘肅,河東為四川。黃河自甘肅一側來,白河自黃河第一彎彎頂匯入,型如“S”型,故名九曲黃河。此地丘狀高原如小島,浮於河中。九曲第一彎島嶼眾多,紅柳成林,婆娑多姿,錦雞野兔隱遁其中,水鳥翔集,漁舟橫渡,是錦雞、黃鴨、野兔、丹頂鶴、黑頸鶴的樂園,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宇宙中的莊嚴幻景”。索克藏寺前側有一山丘,登丘頂可遠眺,但見白河逶迤直達天際,黃河婉蜒折北而逝,草連水,水連天,蒼蒼茫茫,兩條河流優雅別致,像一對情侶,攜手走向西北天邊,令人胸襟為之開闊。落日時分,這裡又有“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之神韻。簇簇帳篷、縷縷炊煙、牧歌聲聲、駿馬馳騁,如詩如畫,美不勝收。古寺白塔,相伴黃河,更顯自然之悠遠博大。傍依在第一的斜山坡上,是草原上著名的索克藏寺,這裡是觀看日出和日落的最佳位置。遠遠望去,茫茫原野與遼闊幽深的藍天自然地融為了一個和諧的整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竟為這片高地上最初的活佛所理解、所表達,讓人嘆為觀止!
這裡地處於國家高寒濕地保護區內,是全國三大名馬河曲馬的故鄉,河曲馬又叫唐克馬,體形高大,背脊平坦,既可馱運物品,又可安全乘騎,還有涉水渡河的好本領,早在漢武帝時就開始馴養。當地的藏族人民還保留著向天拋撒“龍達”的風俗,意思就是說草原上的駿馬都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神馬。河曲馬被杜甫讚譽為“竹技雙耳俊,風如四蹄輕”。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甘,凡來此處觀光的中外遊客,都以飽覽黃河九曲第一灣勝景為快。
1987年3月10日,若爾蓋縣政府在四塊大青石板上,鐫刻著“紅軍萬歲”四個剛勁楷書,分嵌乾丘上。
住宿:唐克鄉條件較好的賓館有嶺瑪央宗和黃河九曲第一灣帳篷賓館,還有許多小型的家庭旅館,10—40元/人。小帳篷一般為(可容納2-3人住宿)100元/個。
交通:去黃河第一灣的交通不太方便,可有幾種選擇。一是從若爾蓋包車前往,車費來回150-200元;二是從紅原(距紅原76公里)包車,單程250元左右;三是坐從紅原到若爾蓋的班車在唐克鄉下車,再徒步7-8公里;四是從若爾蓋坐發往轄曼鄉或是紅原的班車。
離開時,除了可包車,就得到第一彎的入口處等過路的班車。從紅原發往若爾蓋的班車在上午9:00左右經過唐克,從若爾蓋發紅原或唐克的班車在上午8:00左右經過唐克。從轄曼鄉發往若爾蓋的班車在上午11:00左右經過唐克。再有就是在下午1:00左右等待馬爾康發往若爾蓋的班車或是成都發若爾蓋的班車。
門票:旺季門票20元/人。
駕車路線:成都—都江堰——汶川——理縣——紅原——唐克鄉,全程480公里。

熱爾大壩

熱爾大壩為川西北草地中最美麗的草地,距若爾蓋縣城45公里。“熱”藏語含義為一種經名,“爾”是軍。相傳在吐番國征服此地時,出發前念了一種名“熱”的經而後出“兵”,故名“熱爾”。
在這360萬畝(約占若爾蓋面積的23.5%,是中國最平坦遼闊的濕地草原,縱橫數十公里,浩原沃野,廣袤無垠。可稱“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國道213線,從大草原當中穿梭而過,極目遠眺,天邊唯見低矮之一線淺丘。一望無邊的熱爾大草原,縱橫幾十公里的平疇綠野,幾十個大大小小的高原湖泊,在陽光下閃爍銀光。熱爾大草原綠草如茵,簇簇野花,五彩斑斕,活蹦亂跳的牛羊,如散落在草原的顆顆珍珠;美朵湖(花湖)是鑲嵌在草原上的藍寶石,浮光躍金,一碧萬頃,湖岸邊蘆葦草豐茂。黃鴨、溪鷗、黑頸鶴常棲於湖畔,嬉水自樂,旱獺、灰兔穿梭出沒。天鵝、白鶴、黑頸鶴成群結隊;或舞姿翩翩,或翱翔於藍天,歡快的百靈鳥在空中翻飛、身臨其境,猶如進入夢幻的動物王國。再向北,就是又一個天人合一的好去處——納摩大峽谷、達倉納摩格爾底寺院和嘉陵江源頭。

熱爾大壩三絕

閃電
熱爾大壩處於雷暴區,夏日,常擊人畜。5—8月中,暴雨將臨,雷聲震耳。
彩虹
夏日西邊雷暴,閃電頻閃。此時,東邊彩虹懸空。虹若顯人前,約距百米。更奇者為雙虹齊掛,若連拱之橋。
黑頸鶴
熱爾大壩黑頸鶴唯夏日可見,或傲然獨立,或枕首於翅,或倘佯若閒庭信步,或又痴然兀立若雕如塑,姿態各異,令人生愛。黑頸鶴不群居,多者僅三隻。
1998年8月,國務院批准若爾蓋濕地為國家級高原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區,與“黃河九曲第一彎”、鐵布梅花鹿自然保護區共同組成若爾蓋生態區。

通往天堂的驛站——郎木寺

郎木寺是一個由老外炒起來的地方,外國遊客比中國遊客多得多,這裡的每個人都會跟你說HELLO。郎木寺主要由四川境內的格爾底寺和甘肅境內的色止寺共同構成,均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郎木寺地處郭爾莽梁北麓,四川境內的格爾底寺後的峽谷處有一洞穴,藏語叫“德合倉”,洞中有岩石酷似婷婷玉立的仙女,仙女藏語叫“郎木”,因此,郎木寺全名叫“德合倉郎木”,意即“虎穴中的仙女”。
進入郎木鄉的時候,遠遠看見一片巨大陡峭的紅色砂礫岩岩壁,雄偉挺拔,頗有美國克羅拉多大峽谷的風貌,當地人稱供品山。
白龍江水清澈見底,自西向東而來,將郎木寺鄉一分為二。南側屬甘肅,有色止寺、曬佛台、白塔、天葬台等景觀,北側屬四川,有格爾底寺、白龍江源頭、納摩峽谷,在格爾底寺入口處還有一個清真寺,聳立的叫醒樓與佛寺渾元的白塔共立,甚是有趣。
在四川境內,游完清真寺,步入川西北最大的格魯派寺廟——格爾底寺。寺中藏有該寺前世活佛的肉身舍利,看上去和真人沒什麼區別。
格爾底寺後的納摩峽谷是該區少有的石灰岩地貌,谷口有個納摩洞。漫步峽谷中,探尋白尤江的源頭,每一個泉眼流出的小溪都將匯入白龍江,據說這裡的泉水是神泉,可以驅邪避晦。
在甘肅境內,隨著緩坡,漫遊色止寺。色止在藏語裡是法台(相當於寺廟的主持)的意思,由於創建者曾是拉薩甘丹寺的法台故名。爬上色止寺後的山坡,遠處經幡飄揚的地方是天葬台。
門票:郎木寺10元/人,格爾底寺15元/人;天葬台10元。
餐飲:郎木寺的鎮上有好幾家川菜館,味道都不錯。鎮上還有不少清真類的餐館,鍋盔和拉麵也比較好吃,很便宜。麗沙餐廳的西餐和咖啡也不錯,是老外遊客愛光顧的地方。
住宿:在郎木寺可住宿郎木寺賓館和白龍賓館及仁青賓館。
郎木寺賓館,15元/床,房間裡除了床和凳子,沒別的東西。賓館有公共衛生間和浴室,還有一個灑滿陽光的玻璃陽台可供喝茶。
白龍賓館,也叫郎木寺鄉招待所,15元/床,房間裡有暖氣片。公共衛生間和浴室是新修的。
交通:去郎木寺可搭乘從若爾蓋發往的班車,或是在若爾蓋搭乘去合作的班車,在岔道口的橋頭下車。這時候大約是上午11:00左右,然後在橋頭等合作去瑪曲的車前往。也可以坐當地的機動車進去,費用1—2元/人。包車單程250-300元,可以順路拐前往花湖。
離開郎木寺有三個途徑:一是早上7:00乘車去瑪曲,或是中午12:00乘合作去瑪曲的班車到瑪曲;二是在早上9:30左右到213國道進郎木寺的岔道口乘坐若爾蓋去合作的班車;三是在中午11:00以前乘拖拉機或乘瑪曲發出的班車到213國道進郎木寺的岔道口,等待從合作去若爾蓋的班車,票價10—12元。如果錯過就只有包車離開了。從郎木寺回蘭州,一般在郎木寺賓館門口上車,每天6—7點有兩班,到合作20元/人,在合作轉車可到蘭州和臨夏。
郎木寺還有不定時發往合作(早上8:00,票價32元)、若爾蓋(早上9: 00,票價16元)和迭部(早上8:00,票價9元)的班車,乘車點在郎木寺賓館門口。從郎木寺包車去拉卜楞寺400元/車;去瑪曲300元/車,去若爾蓋250-300元/車。
提示:在甘肅境內有個郵局,郵局和幾個住宿點都有IC卡電話,手機有信號。甘肅和四川境內各有一個派出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