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是四川省人民政府2013年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普通民辦高等學校。學院納入國家計畫內統一招生,主要實施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學院以文化產業大類為核心,土建大類與機械製造大類為兩翼,持續推進能力本位教育、素質本位教育、人格本位教育,主要培養具備工程師、設計師、建築師、會計師等職業資格的套用型、複合型、技能型高級人才。

學院簡介

概述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是2013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在四川聯合經濟專修學院基礎上籌建的一所民辦高職院校,錄取批次為專科第二批次。原四川聯合經濟專修學院是一所非學歷民辦培訓機構,在1999年、2006年和2010年分別增掛四川聯合經濟學校、四川師範大學經濟職業學院、四川師範大學成人高等教育大邑教學點的牌子,2013年整合上述優質教育資源組建為四川文軒職業學院,集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於一體。

基礎條件

學院位於成都市大邑縣,占地105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在校學生2.8萬人、教職員工1200餘人。
學院校園總面積38662平方米;資產總額已達109354萬元,其中,固定資產總值為7418萬元。
學院建有8個校內實踐教學中心,81個實訓室(工作室)和104個校外實習基地。校園網路、閉路電視系統、多媒體教學系統等設備設施完善,其中校園出口總寬頻1000Mbps,校園網主幹最大寬頻1000Mbps,網路信息點數32536個;閱覽室座位數628個,多媒體教室座位數5200個,語音實驗室座位數160個,教學用計算機1100台。
圖書館館舍面積10289萬平方米閱覽室12個,含628個閱覽席位。

專業設定

經省政府批准備案,學院開設出版與發行、數控技術、會計、建築工程技術、服裝設計、計算機套用技術等六個高職專科專業。此外,學院還與相關院校合作開設一批成人本專科專業。

學院歷史

學院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設定的四川聯合經濟專修學院,已培養出17萬名合格的全日制中專學歷以及成人大專、成人本科畢業生,輸送到了國防、科研、教育、行政、建築、工商等行業,其中不少已成為管理人員、技術骨幹或職校教師。

發展規劃

學院致力於探索多元教育體系,注重規模和內涵發展,力爭未來五年,打造成西部地區的技能人才儲備庫、培養技師和工程師的搖籃。

省政府批覆成立

根據《教育部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教發〔2011〕9號)和《教育部關於頒布〈高等職業學校設定標準(暫行)的通知〉》(教發〔2000〕41號)相關規定,省政府同意建立四川文軒職業學院。四川文軒職業學院由四川文軒卓泰投資有限公司主辦,教育廳主管,辦學投入由四川文軒卓泰投資有限公司負責。四川文軒職業學院為專科層次的民辦普通高等學校,以實施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十二五”期間學院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5000人以內,專業設定按有關規定報批。

歷史沿革

1993年四川聯合經濟專修學院創建

1999年四川聯合經濟學校創建(合署)

2006年四川師範大學(經濟職業學院)創建(合署)

2010年四川聯合經濟專修學院

2013年四川聯合經濟專修學院升格為四川文軒職業學院

辦學理念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正門四川文軒職業學院正門
學院堅持“以生為本,突出特色”的教育教學理念,致力於培養學生在城市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在企業工作和競爭的能力,創建了“素質教育+技能培訓+產教結合”的現代化育人模式,實行了“在校學習+基地實訓+企業強化”的程式化培養模式,推廣了“課堂教學+仿真教學+多批次實訓教學”的立體化教學模式,同時,實行畢業文憑和職業資格認定相結合的“多證”制度。

辦學條件

資金實力

四川文軒職業學院行政樓四川文軒職業學院行政樓
學院是大型國企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教育品牌。新華文軒是中國首家港股上市的出版發行企業和首批全國文化體制試點改革的成果企業,2012年資產總額86.6億元,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巨大的資金優勢為學院打下了良好的先天基礎。從2008年開始,新華文軒已陸續為校園建設投入了8.9億元人民幣,未來5年還將出資20億元人民幣繼續用於學院軟硬體建設。

強大的行業背景為學院注入了強勁的後天活力。新華文軒派遣有豐富實踐工作經驗的專家前來任教;為學院提供先進的專業實習設備,提供旗下出版、零售、中盤、電子商務和數字出版、酒旅等集群板塊企業作為學院的實習基地,並為學院畢業生提供眾多的就業崗位。

校園環境

學院地處成都市大邑縣道教發源地,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其源遠流長的“修身養性”和“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營造了獨特的育人環境。校園掩映在湖光山色、花草綠樹之間,茂林修竹,鳥語花香,將歐式雄偉建築與中式典雅園林完美結合,形成了環境優雅、書香瀰漫的大學校園。教研樓、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體育館鱗次櫛比,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桌球場星羅棋布,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校園超市、自助銀行、綠色網咖錯落有致。學生公寓全部設有獨立衛生間和陽台,校園內有線寬頻和無線WIFI全面復蓋,兩幢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的大型學生食堂,每餐皆由專業廚師按國家營養標準精心烹製美食。

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德藝雙馨、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的教師隊伍,共有專任教師206人,其中正高職稱18人、副高職稱49人,高級職稱人數占教師總數的33%,擁有博士、碩士學歷教師的占50.7%。

為了讓學生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過硬的技術能力,學院特別重視三類教師隊伍的建設:一是理論課教師隊伍,聘請學者型和專家型教師作為學科帶頭人,傳授各學科領域領先的文化和專業知識;二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聘請行業第一線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術帶頭人,指導學生的實習實訓,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技術能力;三是輔導員教師隊伍建設,聘請有管理經驗並且富有愛心的優秀教師,專職從事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素質和行為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才。

教學設備

學院擁有資產總值達8200萬元的教學設施,其中專業實驗實訓設備4700萬元。建立了出版發行、數控、服裝、建築、計算機、會計等校內實訓基地和30餘個校外實習基地,滿足學生的技能訓練需要。其中,數控基地系教育部、財政部投資共建,是國家級高技能緊缺型數控人才培訓基地;服裝基地的設備工藝及流水作業程度可與國內大型服裝加工企業媲美。

就業安置

兩大環節確保就業。第一環節,入學時即與學生簽訂《就業協定》,實行訂單式培養,確保學生畢業後對口就業;第二環節,學生工作後通過學院駐深圳、杭州等地駐外辦事處提供追蹤服務,如調整工作崗位、提供法律援助等。

兩個階段幫助就業。第一階段:在校學習階段,開設就業指導和創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學習就業技巧和創業技巧,了解企業文化,增強職業素質;第二階段:頂崗實習階段,學院在學生實習單位配備優秀教師,配合用人單位的師傅悉心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生產工藝技術,達到合格員工標準。

兩個平台實施就業。第一個平台是新華文軒集團遍及25個省市自治區的30餘家子公司,尤其是集團下屬各大院校,可為就業生提供廣泛的就業崗位;第二個平台是學院建起的復蓋全國40多個城市、1000多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大型就業安置網路,保障學生的優質優崗就業。

深造途徑

學院設定了靈活多樣的形式,為學生的繼續深造鋪平道路,主要包括四種:一是依照當年相關政策並通過考試直接升入普通本科學校相應專業學習;二是通過成人高等繼續教育,可以獲得本科文憑;三是通過學院出國留學,可以升本或者讀研究生;四是通過高等職業教育培訓,將自己打造成為工程師、高級技師、會計師和建造師。

學生管理

學校活動照片學校活動照片
學院本著“以生為本”和“提高綜合素質”的原則,建立了院、系兩級學生管理機構。院級管理負責學生工作的巨觀管理和服務,全面組織、指導、協調各系學生工作。系級管理細化負責本系學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包括思想教育、學習、生活等內容。
學院在配備行政管理體系的同時,建立了“學生自我管理體系”,每個班級還了配備1-2名輔導老師,與學生同學習、同生活、同勞動、同活動,做值得學生尊敬的良師、願意傾心的益友、共創未來的夥伴,全面負責班級思想道德教育、全面輔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全面督促良好行為規範養成、全面培養學生個人獨立生活能力。
學生活動
大成都經濟圈覆蓋的大邑縣,經濟活躍、生活愜意、信息暢通、交通便捷,地處這裡的學院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學生生活健康活潑:男子籃球隊傲視川西、服裝模特隊走紅校園、演唱舞蹈賽新人輩出、輪滑競技賽激情四射、書畫協會佳作頻出、演講協會雄辯一方。
此外,校園裡還組建了文學社、街舞協會、跆拳道協會等20多個學生社團,定期開展活動,豐富課餘生活。

培養模式

教學設備教學設備

學院組織“雙證”考試考核,給學生提供同時獲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機會;實施“三化”教育模式,讓學生文化知識、職業技能、綜合素質兼備;開闢四種深造途徑,為學生繼續求學大開方便之門。

雙證求職上崗

學院實行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雙證制”,為學生求職上崗提供“雙保險”。

學歷證書為國家教育部電子註冊的全日制專科文憑,職業資格證書由權威部門發放,全國通用,如出版發行管理師證、會計師證、建造師證、工程師證、設計師證等。

三化教育模式

“三化”模式主要是讓學生具備在城市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在市場就業和創業的能力,為順利成為出版發行管理師、會計師、建造師、工程師、設計師等高級技能人才打下堅實基礎。其具體內涵為——現代化育人模式:素質教育+技能培訓+產教結合;程式化培養模式:在校學習+基地實訓+企業強化;立體化教學模式:課堂教學+仿真教學+多批次實訓教學。

四種深造途徑

一是根據省教育廳當年有關專升本政策,考入普通本科院校相應專業學習;二是就地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獲得本科文憑;三是通過學院出國留學,攻讀本科或研究生;四是通過技能培訓,成為出版發行管理師、會計師、建造師、工程師、設計師等高級技能人才。

專業設定

全日制高職專科專業設定情況

專業名稱

學制

層次

出版與發行

3年

高職專科(第二批次)

數控技術

3年

高職專科(第二批次)

會計

3年

高職專科(第二批次)

建築工程技術

3年

高職專科(第二批次)

服裝設計

3年

高職專科(第二批次)

計算機套用技術

3年

高職專科(第二批次)
中專、成人本專科專業設定情況

專業類別

專業名稱

學制

招生層次

招生對象

建築工程

工程造價
房地產經營管理

4年

成人本科

高中生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幼師)

4年

成人本科

高中生

財會

財務管理
國際經濟與貿易

4年

成人本科

高中生

服裝藝術

服裝設計與工程

4年

成人本科

高中生

信息技術

軟體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商務

4年

成人本科

高中生

管理服務

公共事業管理

4年

成人本科

高中生

建築工程

建築工程技術
工程造價
房地產經營與估價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物業管理

3年

中專、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幼師)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汽車套用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機電工程

數控技術
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模具設計與製造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財會

會計電算化
經濟管理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服裝藝術

服裝設計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信息技術

軟體技術
計算機套用技術
計算機信息管理
電子商務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電子技術

套用電子技術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酒旅

酒店管理
旅遊管理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管理服務

行政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物流管理
市場行銷
套用英語

3年

中專、成人大專

國中生、高中生

實訓基地

學院依託校內的出版發行、數控、汽車套用、服裝、建築、計算機、會計等實訓基地和校外的30餘個實習基地,對學生進行富有特色的專業技能培養,採用 “課堂教學+仿真教學+多批次實訓教學”立體化模式,實行畢業文憑和職業資格認定相結合的“雙證制”制度。

2014年止,學院的校內專業實訓基地擁有50餘個實驗實訓室,設備總值約1.3億元。其中,出版發行、數控、服裝、會計實習基地,不論是設備數量和工藝水平,堪稱一流,部分 機器設備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數控基地系教育部、財政部投資共建,是國家級高技能緊缺型數控人才培訓基地;服裝基地其設備工藝及流水作業程度可與國內大型服裝加工企業媲美。

出版發行專業技能實訓基地

利用學院兩幢圖書館建成的綜合性實訓基地,現有藏書60萬冊,各類報刊雜誌188種,可提供電子讀物60餘萬冊。可開展的實訓項目包括:收集、整理國內外出版發行目錄,制定採購原則、標準、計畫,按國標對文獻分類標引、編目和加工;圖書檢索、電子圖書閱覽的管理和服務;圖書管理軟體系統、伺服器系統、網路系統、資料庫系統的使用、管理和維護;以上設施設備等的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

會計專業技能實訓基地

集仿真和全真於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實訓基地,面積870平方米。設會計核算、ERP沙盤演示、公司營運、銀行結算、工商服務、稅務服務6個實訓區9個實訓室,裝配了財務電算教學系統、ERP沙盤推演系統、投影儀等近200台(套)設備設施。

服裝專業技能實訓基地

省內規模最大的生產型教學基地,面積17600平米。設服裝CAD、立體裁剪等10個實訓室,安裝了1200餘台(套)性能先進的服裝設計和生產設備。在開展實訓的同時進行生產加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英國皇家陸軍的軍服定點生產企業。

建築專業技能實訓基地

開展建築工程從立項到驗收全過程實訓的多功能基地,面積1230平米。設多媒體建築軟體、材料力學、常用建築材料、手工繪圖、混凝土、建築測量儀器等7個實訓區,安裝了全自動壓力機、萬能材料試驗機、鋼筋彎曲測試機、電動抗折試驗機、混凝土攪拌機等100台(套)設備設施。

數控專業技能實訓基地

與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共建的示範實訓基地,面積3500平米,設備總值1700萬元。設數控加工、機械加工等12個實訓車間(室),安裝了數控車床、數控銑床、電火花成型機、加工中心等500餘台(套)實訓設備設施。

計算機專業技能實訓基地

集多媒體、主機控制、實訓機房於一體的多功能基地,面積3500平米。設基礎技能、組裝與維護、網路組建、平面設計、網頁設計、程式設計6個實訓區13間實訓室,擁有配置高、性能優的電腦2000餘台。

獎學助學

學院建立了獎、勤、助、貸助學體系,包括國家扶助、新華文軒的“企業獎學金”、學院的多種獎助學基金及勤工助學崗位,學生受獎(助)面可達60%以上。

名稱 受助對象
金額 備註
國 家 扶 助 金 國家獎學金 特別優秀的在校二、三年級學生全國每年5萬名 每年8000元 開學後學院等額評審,主管部門批准後一次性發放
國家勵志獎學金 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二、三年級學生按在校生總數的約3%計算 每年5000元 每年9月30日前向學院提出申請,等額評審,主管部門批准後一次性發放
國家助學金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按在校生總數20%比例計算 每年2000元 每年9月30日前提交 戶籍所在地 鄉(鎮、街道辦)蓋章的《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經民主評議、主管部門批准後按月發放
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被正式錄取,持學院通知書的新生或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生 每年6000元 新學年開始前向 戶籍所在地 的縣(市、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提出申請,金融機構審批後按年度發放,在校期間的利息由國家財政補貼
企 業 扶 助 金 企業獎學金 品學兼優的在校生 從200元到800元分為四級 每學年評定一次
企業助學金 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生 從300元到500元分為三級 每學年評定一次
學 院 助 學 金 學院扶助金 家庭經濟困難的在校生 3000-15000元 特設的綠色通道,及時申請、即時扶助
勤工助學金 本人申請、家長同意,利用一年時間進行勤工助學的學生 月收入3000元左右 工作崗位由學院或校企合作單位提供

就業安置

就業安置就業安置

學生畢業後,可以自主創業、安置就業。自主創業者,學院免費提供法律援助、幫助獲得政策扶持。安置就業者,學院利用新華文軒、合作單位等資源,確保順利對口就業。

一份就業協定

入學時,學生可與學院簽訂《就業協定》,確保畢業後順利就業、對口就業,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技能出眾的畢業生,可輸送到已開發國家高薪就業。

兩百連鎖門店

新華文軒旗下擁有30多家子公司、10多家出版社、200多家連鎖門店,可為學院畢業生提供眾多的就業崗位。

千家合作單位

學院與1000多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係,可通過“雙向選擇”等形式,確保畢業生優崗、高薪就業。

聯繫方式

通訊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錦屏大道9號

郵政編碼:611330

校園環境

學院為學生提供了一流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休閒環境。校園寬敞氣派、綠樹成蔭、花草繁茂,歐式建築雄偉典雅,園林風景秀麗迷人;行政樓、辦公樓、教研樓、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體育館等錯落有致,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校園超市、自助銀行、綠色網咖等一應俱全。學校占地1050畝,建築面積42萬平方米,投資總額9億元,可容納師生3萬人;正在建設的後續工程完成後,占地將達2000畝,建築面積90萬平米,投資總額16億元,可容納師生5萬人。

學習環境:4幢教學樓+3幢實訓樓+2幢圖書館

4幢教學樓分別是教研大樓、幼師樓、第三教學樓、第四教學樓,建築面積共4.3萬平方米,擁有標準教室241間,多媒體教室16間。3幢實訓樓建築面積 1.9萬平方米,設有9大技能實訓基地,安裝了價值一億多元的設備設施。2幢圖書館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現有紙質圖書20萬餘冊,電子圖書48萬冊。

生活環境:18幢學生公寓+2幢學生食堂+2個校園超市

18幢學生公寓建築面積10.6萬平方米,每間寢室只住4-6人,設有獨立衛生間,安裝了網際網路寬頻的有線接口和無線終端。2幢學生食堂建築面積2.5萬 平方米,每頓飯菜都按中國營養學會最新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為指導,由營養師配量、專業廚師烹調,精心製作營養套餐。2個校園超市營業面 積500餘平方米,商品琳琅滿目、價廉物美。

此外,校園裡40多人組成的專業安保隊伍晝夜值勤巡邏,確保人身和財物平安;成立了由學院領導、教職員工、學生代表組成的食堂管理委員會,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休閒環境:體育館+戶外運動場+校園三室

體育館建築面積7800平方米,雄偉氣派、裝修豪華。戶外運動場包括田徑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桌球場等,面積4.3萬平方米。校園三室即茶藝 室、網路室、娛樂室,分別設在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和第一食堂,學生課餘可以在茶藝室一邊讀書一邊品茗,可以在網路室開闊知識視野、與親朋好友聊天(千兆 校園網路無縫復蓋,聯網電腦共6000多台),可以在娛樂室打檯球、下象棋等。

此外,校園裡還組建了文學社、街舞協會、貽拳道協會等20多個學生社團,利用課餘、節假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

學校位置

地址:成都市大邑縣錦屏大道9號

黨政扶持優勢

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家教育部部長周濟等領導多次前來學院視察,在肯定成果的同時表示大力支持。

2004年,周濟部長指示教育部撥出專項經費,支持學院建立“國家數控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共青團中央、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授予學院“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先進單位”等多種榮譽稱號,以示鞭策和鼓勵。

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教育報、四川電視台、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成都商報、教育導報等30多家主流媒體,多次前來學院採訪報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