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官村

四官村

四官村位於山東省臨淄區皇城鎮政府駐地皇城營北2公里。因村落位於官府之官田,初名官莊。至清初,隨著人口增多,分為王家、徐家、劉家、趙家四個官莊。農業合作化時,四個村合為一個行政村,名四官村。現該村土地190公頃,居民532戶,1799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四官屬臨淄縣敬信鄉。1912年屬臨淄縣東八社。1930年廢社改區,屬臨淄縣二區。1946年屬臨淄縣皇城區。1957年四個官莊組成一個農業合作社,名四官,屬石羊鄉。1958年9月後屬皇城公社。1984年4月公社改制後,屬皇城鄉(鎮)。自1986年,由徐鳳喜擔任書記以來,四官走上了一條快速致富的發展道路,現在四官已經由一個貧困村轉為地區核心心富裕村莊。

基本信息

規模介紹

趙永祥製作撐凳,選取木質堅、紋理細、色澤紫紅的檀木、棗木等解成毛件,放入鍋內蒸煮後晾乾,採用“包榫”技藝,使卯眼和榫頭渾然一體,再用濰縣、周村特鑄的“竹節銅軸”貫連,保證撐架永不乾裂、變形、鬆動。撐面用細白錢為經,藍白兩色棉紗合股為緯,交織成各種對稱圖案。後來,趙永祥在撐凳的基礎上,又創製了馬扎子。他在一個大型撐凳後面加一個斜坡靠背,在兩邊加扶手,形似躺椅、沙發,可坐可躺。由於堅固美觀、坐用舒適,製品暢銷不衰。現四官村已有50餘戶相當規模的製作撐凳業戶,年加工銷售撐凳近千萬個,市場輻射國內外。

歷史人文

“四官撐凳”,俗稱“撐子”,是四官村手工藝特產。它以做工精美、堅固耐用行銷海內外。歷經100多年,成為撐凳市場佼佼者,是當地最富特色的知名品牌。四官撐凳相傳是齊國開國君主姜太公所創。太公垂釣習慣畢生不輟,因久坐不適,便發明了撐凳。最早撐凳只有架子,太公家臣幫其完成凳面,形成了今四官木藝撐凳的雛形。至明清時期,經能工巧匠的雕鑿改進,材質檔次漸漸提高,成為達官貴人休閒、下棋、釣魚的高檔用品,被清廷指定為貢品。

民國初年,四官村民趙文祥成為製作四官撐凳的代表。民國5年(1916年),趙永祥製作的撐凳參加農商部在北京舉辦的國際貿易展覽會,榮獲三等獎。1935年,在山東省手工業展覽會上榮獲特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