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堡水庫

四堡水庫在廣東省鶴山市北部。因庫區在原德安、德良、逕心、狗頭4堡之間,故名。四堡水庫位於鶴山市沙坪河龍口支流上游,總庫容3333萬立方米,是該市最大的水庫,被稱為“鶴山寶庫”。

四堡水庫(Sìbǎo Shuǐkù)在鶴山縣北部。因庫區在原德安、德良、逕心、狗頭4堡之間,故名。1962年建成。集水面積27.3平方公里,最大庫容3670萬立方米。
鶴山市沙坪河上游多為丘陵地,梯田遍布,抗旱能力差,因缺乏灌溉設備,常造成減產或者失收;而沙坪河兩岸的耕地,每逢冬季沙坪河枯水期,冬耕春種需水灌溉時卻不能從河裡引水上田,給農業生產帶來很大的損失。1954年和1955年的連續乾旱,令損失更加嚴重。
解放後,各級政府就一直希望在鶴山龍口鎮建立一座中型水庫,以解決防洪灌溉問題。1958年10月,一座由蘇聯專家專門設計的中型水庫終於在鶴山人民的期盼中開始動工了,它因建在鶴山市龍口鎮金崗圩西南約3000米處的原四堡鄉,故稱四堡水庫。按照當時的設計,四堡水庫是以灌溉防洪為主、結合發電的綜合利用工程,由主壩和副壩組成,庫容3333萬立方米,高程72.62米,預計建成之後可實現田地灌溉面積52500畝,可控制集雨面積38.2平方千米。
1960年12月,四堡水庫主壩基本建成,庫區集雨面積為27.3平方千米,灌溉防洪效益覆蓋龍口鎮、古勞鎮、沙坪鎮、桃源鎮和雅瑤鎮,惠及10多萬人。鑒於歷史條件所限,以及資金不足、工程設計標準低、工程配套設施不完善、施工技術落後、民眾施工經驗不足等因素,長期以來,四堡水庫副壩和溢洪堤一直沒有建成,長期處於高程67.02米以下蓄水運作,未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益,這也成為各級政府一直關心的問題。
2002年,四堡水庫終於煥發了新的生機,四堡水庫加固達標工程被列入廣東省重點水利基本建設項目,副壩和溢洪堤的建設成為加固達標工程的主要內容,高程67.2米和71.32米的庫區範圍也列入本次加固達標工程。長期困擾鶴山人民的四堡水庫的問題有望得到徹底解決。四堡水庫加固達標工程於2002年10月開始動工,工程總投資2515.3萬元,總工程量需要9.5萬勞動工日,需要土方36.5萬立方米、石方6.14萬立方米(其中漿砌石0.97萬立方米、混凝土5841立方米)。至今,工程綜合樓、主壩加固、輸水涵管進口修閘、自動化監控系統工程、壩後電站改造、機電設備、副壩、溢洪道、排洪渠等的建設已經全部完工,只剩防汛公路和環境整治正在施工當中。
在剛剛建成的四堡水庫副壩上,鶴山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四堡水庫經過46年的風雨歷程,如今終於按照原始設計運行了,它將對鶴山的防洪灌溉發揮巨大的作用。在今年的抗旱中,四堡水庫已經突顯它的作用,從9月初到10月中旬,共放出水量700多萬立方米,大大緩解了當地旱情,為晚稻豐收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