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相

四不相

四不相:神話傳說中,天道聖人~元始天尊的坐騎。乃是龍漢初劫時期,麒麟族長~始麒麟的唯一嫡子。由於四不相似龍非龍、似鳳非鳳、似麒非麒、似龜非龜,但是卻有龍之威、鳳之貴、麒之勇、龜之靈。故而始麒麟賜名"四不相"。龍漢初劫結束不久,麒麟族衰落。始麒麟在將四不相託付於元始天尊后,身軀化為麒麟崖。封神之戰時,元始天尊敕令四不相為姜子牙的坐騎。一則是助西周大軍抵禦各方珍奇異獸;二則是暗中保護姜子牙。很多現代人,將四不相與四不像搞混,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生物。其實這是不對的!四不相是麒麟,四不像是麋鹿,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神話傳說中的元始天尊的坐騎

乃是龍漢初劫時期,麒麟族長~始麒麟的唯一嫡子。由於四不相似龍非龍、似鳳非鳳、似麒非麒、似龜非龜,但是卻有龍之威、鳳之貴、麒之勇、龜之靈。故而始麒麟賜名"四不相"。

龍漢初劫結束不久,麒麟族衰落。始麒麟在將四不相託付於元始天尊后,身軀化為麒麟崖。

封神之戰時,元始天尊敕令四不相為姜子牙的坐騎。一則是助西周大軍抵禦各方珍奇異獸;二則是暗中保護姜子牙。

四不相(麒麟)與四不像的區別

四不象、四不像搞混,認為它們是同一種生物。其實這是不對的。

四不相

第一、因為四不相的頭部呈現龍相,可是頭上卻有一隻犄角。

註明:四不相屬於麒麟族,但麒麟的頭上從來都是一隻犄角!四不相卻有兩隻犄角,所以古人在描繪麒麟畫像的時候,經常會畫出獨角麒麟和雙角麒麟。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到達東非麻林國(今坦尚尼亞境內的基爾瓦基斯瓦尼),當地國王深感大明國威強大,故而遣使敬獻麒麟(長頸鹿)至中國。這次事件在當時是重大的外交事件,受到了朝廷和民間的廣泛稱頌。後來人們便將麒麟頭上的犄角定義為兩隻。

第二、因為四不相的脖頸呈現猊相,可是頸上卻有五彩鬃毛。

第三、因為四不相的身體呈現魚相,可是身下卻有強壯四肢。

第四、因為四不相的腰腹呈現蜃相,可是腹下卻無致命逆鱗。

可是麋鹿(四不象)卻是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象或四不像。

麒麟是有四相卻超四相,麋鹿則是有四相卻非四相。

所以古時候,人們將麒麟的別名稱為四不相,也將麋鹿稱為四不象(像)。兩者雖然別名音同,但其中的含義卻有著天壤之別。

封神原著

《第三十八回·四聖西岐會子牙》:

且說子牙到了玉虛宮,不敢擅入。候白鶴童子出來,子牙曰:“白鶴童兒,通報一聲。”白鶴童子至碧游床,跪而言曰:“啟老爺:師叔姜尚在宮外候法旨。”元始分付:“命來。”子牙進宮,倒身下拜。元始曰:“九龍島王魔等四人在西岐伐你。他騎的四獸,你未曾知道。此物乃萬獸朝蒼之時,種種各別,龍生九種,色相不同。白鶴童子,你往桃園裡把我的坐騎牽來。”白鶴童兒往桃園內,牽了四不相來。怎見得,有詩為證:

麟頭豸尾體如龍,足踏祥光至九重。

四海九洲隨意遍,三山五嶽霎時逢。

童兒把四不相牽至。元始曰:“姜尚,也是你四十年修行之功,與貧道代理封神,今把此獸與你騎往西岐,好會三山、五嶽、四瀆之中奇異文物。”又命南極仙翁取一木鞭,長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節;每一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名曰:“打神鞭”。子牙跪而接受;又拜懇曰:“望老師大發慈悲!”元始曰:“你此一去,往北海過,還有一人等你。貧道將此中央戊己之旗付你。旗內有簡,臨迫之際,當看此簡,便知端的。”子牙叩首辭別,出玉虛宮。南極仙翁送子牙至麒麟崖。子牙上了四不相,把頂上角一拍,那獸一道紅光起去,鈴聲響亮,往西岐來。

《第七十八回三教會破誅仙陣》

話說準提道人曰:“通天道友,不必誇能斗舌。道如淵海,豈在口言。只今我四位至此,勸化你好好收了此陣,何如?”通天教主曰:“既是四位至此,畢竟也見個高下。”通天教主說罷,竟進陣去了。元始對西方教主曰:“道兄,如今我四人各進一方,以便一齊攻戰。”接引道人曰:“吾進離宮。”老子曰:“吾進兌宮。”準提曰:“吾進坎地。”元始曰:“吾進震方。”四位教主各分方位而進。且說元始先進震方,坐四不相徑進誅仙門。八卦台上通天教主手發雷聲,震動誅仙寶劍。那劍晃動。元如頂上慶去迎住,有千朵金花,瓔珞垂珠,絡繹不絕,那劍如何不得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