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鼠科

囊鼠科

衣囊鼠科,屬於動物界。是適應穴居生活的嚙齒類,身體肥胖,四肢和尾較短,前肢有利爪。衣囊鼠分布於中北美洲,北到加拿大南部,南到巴拿馬,適應多種生存環境,在地面和地下覓食植物的根和塊莖。

基本信息

簡介

衣囊鼠科衣囊鼠科

衣囊鼠的名字來源於它們的皮毛頰囊,這個頰囊起到了內置口袋的作用,可以用來儲存食物,也可以用來放置築巢用的材料。與倉鼠和松鼠不一樣,衣囊鼠的袋子向外,位於嘴角的任意一側。這種特徵,只有哺乳動物中它們近親才有。

形態特徵

門齒

它們的上門齒突出於嘴唇之外,可以用來挖掘或切割植物根部而不會有泥土進入。但在某些屬中,挖掘時通常用前腳上的長爪,門齒只起輔助的作用。不過在堆土鼠屬中,那些在硬土中生存的種群更傾向於有更多前突的門齒,用來挖掘。所有的衣囊鼠都通過前腳、胸膛、下頜的快速活動把洞穴里的土推出去,或用土來堵好洞的入口,因而新的衣囊鼠洞穴可以通過有特徵的三角形形狀、洞穴頂的圓土墩來辨別。

皮膚

衣囊鼠的皮膚很鬆弛,通常被短而厚的軟毛覆蓋著,零零散散地分散著一些絨毛,從棕色過渡到灰色,對觸摸很敏感。更多熱帶種類的皮毛比較粗糙而且比較稀,可能更適應溫暖的氣候。鬆弛的皮膚使得他們在緊湊的洞穴里轉動比較困難,但衣囊鼠很靈活而且行動出奇地迅速,主要是靠其強壯的腿很快地向前或者向後移動。

骨骼

衣囊鼠的頭骨很大很結實而且有脊狀的、弓形的顴骨,頭骨中有相當大的一塊區域控制強健的肌肉。上門齒的表面可能是平的或者有凹槽,這取決於他們的種類。上下頜的左右兩邊各有四顆臼齒,可以磨碎堅硬的食物。這些牙齒強壯有力,而且是一直生長的,所以從最年輕的到最老的衣囊鼠的牙齒都一直有磨損面。勃氏堆土鼠的牙齒和前爪每天的生長速度可達到0.5-1毫米。

形體

衣囊鼠天生適合挖掘,有粗短的、管狀的身體,幾乎看不出有脖子。前肢和後肢幾乎同樣短小而有力,近乎光禿禿的短小的尾巴對觸覺特別敏感。

體長從堆土鼠屬的12-22.5厘米到凹頜鼠屬的18-30厘米;體重從前者的45-450克,到後者的300-900克

雄性的衣囊鼠比雌性的大,但是這種二態性的程度會隨地域性變化。在勃氏堆土鼠中,這種情況取決於棲息地的質量,因而也取決於種群密度。在高質量的棲息地中,例如農田裡,雄鼠的體形大概是次數的兩倍,頭骨則比母鼠大出大概25%,但在一些質量差的地方,如沙漠,這種不同可以分別縮小到15%-16%。這種變化一是由食物里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造成的,如果不同性別的個體可以吃的很好的話,都可以長得很大;二是當他們達到性成熟的時候,雌性的生長就結束了,把能量開始轉向生育幼鼠,而雄性則不然。

衣囊鼠比其他地下生活的齧齒目各組有著更久的化石記錄,分類也更多樣化。

生活習性

衣囊鼠是獨居的動物,每隻衣囊鼠都住在自己挖掘的洞穴里,並與其他個體的洞穴毗連。雄性的洞穴長於雌性的洞穴,並呈樹枝狀,以便於一隻雄性衣囊鼠能接觸到數隻雌性。在勃氏堆土鼠中,領地最大可達250平方米,而有的黃面衣囊鼠洞穴長度能超過80米。當棲息地條件好的時候,衣囊鼠會居住得十分密集甚至沒有間隔。在低質量的棲息地,成群的衣囊鼠其中居住在最好的地段,而其他剩下的地區則空餘。在繁殖季節,這種嚴格的組織會有所放鬆,雌雄衣囊鼠會混居在同一洞穴,另外雌性衣囊鼠還與後代共享洞穴直到它們斷奶。每一隻衣囊鼠都保留都保留著一個地道只供自己用,但是鄰近的雌雄衣囊鼠可能共享地洞,共享巢穴。從基因研究可知,雌性衣囊鼠會選擇鄰近領地的雄性作為伴侶。

小型種類居住在狹小空間的密度每平方很少超過4000隻成體,而體形較大的黃面衣囊鼠則低到每平方千米700隻。在高質量的棲息地,衣囊鼠的領地在面積和位置上是固定的,多數個體在非常有限的地界內度過他們整個成年期。在質量低的棲息地,為了尋找食物和伴侶,他們需要通年不斷地變化居住地。

兩種性別的個體都很好鬥,富有攻擊性,會為了爭奪小塊的土地而打鬥。雄性的嘴邊和臀部一般都有很重的傷疤,這大都是在繁殖季節里打鬥留下的。

種群分布

分布地區

衣囊鼠分布在北美和中美洲,從加拿大中部和西部到美國西部和東南部、墨西哥,再到哥倫比亞西北部。

分布形式

所有的屬和種是連續分布的,除了有些非常狹窄的重疊帶外(只有一種衣囊鼠能在各種特性區域出現),不同的種類明顯不能共享他們占領的地下空間(適於掘地的小生境),雖然在一些地區及各種和屬會相遇,不同種屬呈鑲嵌狀分布。比如在美國西部和墨西哥西部的山脈中,衣囊鼠不同種類連續地根據海拔替換彼此的領地。

實際上在所有連續的適於挖掘額棲息地中,衣囊鼠普遍存在。它們的棲息地可能在極端地帶,比如勃氏堆土鼠棲息於從海拔0米以下的沙漠土層到海拔3000米高於樹帶線的高山草場;同種在熱帶地區的種群,能夠在山林草地或在乾旱的熱帶叢林地棲息,一些種類甚至橫跨熱帶的稀樹大草原。

食性

衣囊鼠吃植物性食物,特別是非禾本草本植物、草類、根和塊莖。

植物是衣囊鼠的主要食物。在地面以上,衣囊鼠在洞口周圍吃容易獲取的多葉植物,在地下則吞咽多水分的根和塊莖。它們喜歡非禾本草本植物和草類,但他們的食物種類也季節性的根據營養和水分的需要以及是否容易獲得而改變。在夏季的沙漠裡,充滿水分的仙人掌也是它們的重要食物。為了把食物轉移到洞穴內儲藏室中,衣囊鼠能熟練地用前爪把食物塞進頰囊。食物儲藏區通常藏匿於地道主體系統外。

繁殖

堆土鼠屬和衣囊鼠屬的懷孕期為17-21天。多數雌性勃氏堆土鼠每個繁殖季只產1窩,有些卻能產3-4窩,這取決於環境的質量,即能提供給雌鼠的營養的多少。在灌溉地區生活的衣囊鼠幾乎整年內都可以懷孕,而在鄰近的自然植被裡生活的種群的交配時節則有著明顯的界限。雌性黃面衣囊鼠和赤色衣囊鼠每年都生1-2窩。每胎生的衣囊鼠數在各種中不同,柔毛衣囊鼠通常產2隻,而堆土鼠一半每胎生5隻,最多一次能產10隻幼崽。

衣囊鼠出生的時候,眼睛和頰囊都是閉合的。出生後24天頰囊張開,眼睛和耳朵在第26天才有知覺。另外,鼴型推土鼠和勃氏推土鼠出生的時候都有胎毛,出生100天后會蛻掉。野外最長可達5年,有記錄的人工圈養的最高達6年.

科屬

哺乳綱齧齒目的一科,包括六屬:
火山口囊鼠屬(Cratogeomys)
東囊鼠屬(Geomys)
粗毛囊鼠屬(Orthogeomys)
墨西哥囊鼠屬(Pappogeomys)
平齒囊鼠屬(Thomomys)
裸尾囊鼠屬(Zygogeomy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