囆,拼音:chài。人名用字。春秋時鄭有公孫囆。

拼音: chài, 筆劃: 18
部首: 口 部首筆劃: 3
解釋: 囆 chài 古人名。 筆畫數:21; 部首:口
----------------------------------------------------------------------------------
囆 拼音:chài 
部首:口,部外筆畫:18,總筆畫:21 ; 繁體部首:口,部外筆畫:19,總筆畫:22
五筆86&98:KAJJ 倉頡:RTWI 
筆順編號:251122251125214251214 四角號碼:64036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6C6
● 囆 chàiㄔㄞˋ
◎ 古人名。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字部】 囆
--------------------------------------------------------------------------------
【集韻】醜邁切,音蠆。人名。【公羊傳·襄十四年】鄭公孫囆。【釋文】囆,敕邁反。【左傳】【穀梁傳】𠀤作蠆。
《漢語大詞典》
囆1 [chài ㄔㄞˋ]
[《集韻》醜邁切,去夬,徹。]
人名用字。 春秋 時 鄭 有 公孫囆 。見《公羊傳·襄公十四年》。按《左傳》、《穀梁傳》皆作“蠆”。

拼音是chai的漢字

拼音是chai的漢字共有19個,如下: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