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新平

嚴新平

嚴新平,1959年7月出生,江西蓮花人,漢族,中共黨員,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輪機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帶頭人。 曾任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1978.9-1982.7 武漢水運工程學院船舶機械專業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4.9-1987.5 武漢水運工程學院船機修造專業碩士畢業,獲碩士學位

1994.9-1997.11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3.2-1997.12 歷任武漢水運工程學院船舶機械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

1998.1-2000.5 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校長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副校長、黨委常委

2000.5-2015.7 任 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

任免信息

2015年7月,免去嚴新平的武漢理工大學副校長職務。

2016年2月,免去嚴新平同志兼任的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黨委書記職務;

研究方向

1.智慧型運輸系統;

2.系統運用保障與運輸安全工程;

3.設備診斷工程;

4.摩擦學技術套用;

5.作業最佳化與仿真

社會兼職

國際ISO/TC108/SC5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理事;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副理事長,

全國機械振動與衝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智慧型交通專業委員會主任 ;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理事;

湖北省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

教育部第二屆本科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

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第四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西安交通大學"現代設計及軸承轉子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第七屆教育部科技委能源與交通學部副主任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 。

學術成果

1、主編教材4本:

1)《機械系統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2)《水上交通安全導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智慧型交通系統-原理、方法和套用》( “十一五”、“十二五” 國家級規劃教材),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第一版)、2014(第二版)

4)《船舶清潔能源技術》(“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第一版)、2015(第二版)。

2、出版學術著作5本,

1)《長江水運風險評價與安全控制技術》(國家出版基金,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船舶摩擦學》(湖北省社會公益出版基金,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3)《交通系統的信息融合研究》(國家出版基金,科學出版社,2016);

4)《摩擦學系統狀態辨識及船機磨損診斷》,(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科學出版社,2017)

5)《長江航運安全監管與應急技術》(湖北省出版基金,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3、在國內外發表SCI、EI期刊收錄學術論文230多篇

4、科技獎勵:

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12)、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2016);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15);湖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2007)、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2013)和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2008,2015)、二等獎1項(2003);中國航海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2014)、二等獎1項(2002);中國智慧型交通協會科技一等獎1項(2014) 。

學術成就

嚴新平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摩擦學系統工程、智慧型運輸系統關鍵技術、運輸安全工程等。以船舶航行安全與智慧型管控、船機運行安全與能效控制為研究方向,重點開展在航船舶感知與航行管控、船舶機械磨損故障監測與診斷、船舶軸系運行性能檢測、船舶新能源與能效控制、智慧型交通與安全控制等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國家973、86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支撐計畫和高技術船舶科研計畫等國家級科研項目20多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