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哈

噶哈

噶哈 發音:gà há 釋義:東北方言,語氣詞,相當於“乾什麼?”“什麼事?”“怎么” 示例:你噶哈呢呀? (你做什麼呢?) 你要嘎哈? 亦作“嘎哈”

噶哈

發音

gà há

釋義

東北方言,語氣詞,相當於“乾什麼?”“什麼事?”“怎么”

示例

你噶哈呢呀? (你做什麼呢?)

你要嘎哈?

亦作“嘎哈”

表達方式

普通

一般嘎哈在東北使用廣泛。很正常的語氣詞。

憤怒

憤怒

例如

:你噶哈呢呀?(含義:你做什麼呢?)

其他俗語

槍子兒——子彈。例:他是個漢奸,給他個~打發他回老家就完了。

欻尖賣快 ——處處逞能,能說會道顯本事。例:那老王婆子到哪裡都~的。

欻空兒 ——抽空,有時間,得空。例:你~到我那去一趟。

咬個牙印 ——把定準的事再確認一次。例:咱們就這樣說定了,咱們這次再~。

著緊蹦子 ——把我惹急了或者著急了。例:你可別怪我到~時候,我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

牛尾巴啷 ——一種小嘎牙子魚。例:這一網打上來很多的小~來。

左溜 ——反正。例:~都這樣了,還用我去幹嘛啊。

打春 ——立春。例:今年~在春節之前。

耍單幫 ——單幹,一個人做事。例:他這個人做什麼事都不願意和大家在一起,總好~。

半拉磕機 ——都是半個的,例:好好的一筐饅頭,讓你給掰的~的。

欠不登的 ——顯欠。例:你老實一會行不,怎么到哪裡都~的呢。

靴的靴的——走路的姿式。例:大冷的天他也不戴帽子,~的就來了。

煽的煽的 ——走路的姿式。例:他也不問明情況,~的就去了。

指不定 ——說不準。例:這事情先別下結論,~是誰幹的呢。

嗨你 ——打你,揍你。例:你要是再敢得瑟我就~。

拉巴腿 ——劈腿。例:那個老娘們一~,就把孩子生在茅樓里了。

嘎巴嘴 ——嘴巴上下不停的張合。例:把他給饞的直~。

鬼道 ——心眼多,鬼主意多。例:你別看他表面上挺老實的,其實他心裡可~了。

拐的的 ——影響的。例:我們家孩子學習不好,都是你們家的孩子給~。

有一腿 ——指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例:村長成天往王寡婦家跑,他們之間肯定~。

留一手 ——不指本事全部使出來。例:沒想到,你這小子到最後還~呢。

起高調——提出過份的要求或過高的標準。例:本來都是定好的事了,你怎么臨時又~了呢。

呼呼搭搭 ——一般指衣物或布帘子被風吹的樣子。例:他家窮的連門都沒有,只有一個破布帘子被風吹的~的不停的作響。

甩甩搭搭 ——甩手或者甩東西,一般指甩臉色。例:你這是幹啥啊,你~的給誰臉色看啊。

擰擰搭搭 ——走路的姿式。例:那個小媳婦~的就走了。

稀溜軟 ——特別的軟。例:那地瓜蒸熟了~,特別的好吃。

幫老硬 ——特別的硬。例:那餅烙的~,能把人的牙咯掉了。

糞堆兒 ——低檔次,低層次。例:我這人就是再不好,你也不能把我劃到和他們一個~啊!

鬧了規齊 ——整了半天。例:~是這么回事啊!

不吃勁兒 ——不能吃勁或頂不住勁兒。例:你輕點坐,這個凳子的腿兒要斷了~,別摔著你。

塞咕 ——使勁的往包里或容器里裝東西。例:你蹲在那裡不停的往包里~什麼呢?

咋咋呼呼 ——瞎喊或不停的說。例:你這~的乾什麼啊,你也不嫌磕磣。

土籃子——柳條編的筐。例:老王頭一大早就挑著兩~菜進城了。

拉巴 ——拉扯。例:這兩個孩子從小就沒了爹娘,是他們的叔叔把他們~大的。

累屁了 ——累壞了或累毀了。例:這一上午脫了一千塊坯,可把我~了。

歇菜 ——停止或不幹了。例:你說他們的那個廠子啊,早就~了。

扒扯 ——(1)撥拉尋找。(2)用話挖苦。例:(1)那個撿破爛的老頭在垃圾箱裡不停的~。(2)我不就那么點事嗎?你還~起來沒完沒了啦!

累桿兒稀了 ——累壞了,累的不行了。例:乾的這點破活,可把我給~。

逮一塊兒 ——在一起。例:你是不是和媽媽~呢?

改哪呢 ——在哪呢。例:你~,我找不到你啊。

張嘎兒 ——張個兒,翻跟頭。例:你可要坐穩了,這個登子容易~。

蔦不唧的 ——老實厚道,不愛吱聲。例:這孩子看起來~,其實心裡可明白了。

當不當正不正的 ——不當不正。例:你把這東方個地方不行嗎,這~多當害啊。

整點東北歇後語,逗大家一樂。

羅鍋上山----錢(前)緊, 比喻缺錢

狗攆鴨子---呱呱叫。比喻學習,體育等挺厲害

豁牙子啃西瓜---淨道!

肚臍眼兒長毛——裝逼!

肚臍眼拔罐子——抽風!

肚臍眼放屁~~~~~咋想(響)的

豬鼻子插蔥——裝象

水仙不開花——裝蒜

烏鴉落豬身上了--只看到豬黑,沒看到自已黑

比喻:只看到別人的毛病,沒看到自已的毛病,不善於自我批評!

廁所邊上摔跟頭__離死(屎)不遠了

廁所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比喻人不講理,還不聽勸!

廁所扔手雷------激起民糞了

小貓到上樹-------虎逼朝天

褲襠里放屁---------臭雀(碰巧)

褲襠里 耍大刀---- 雞飛蛋打。

被窩裡放屁--能文(聞)能武(捂)

脫褲子放屁————費兩遍事

褲襠里掄大錘-----受到沉重打擊!

光屁股做板凳-----有板有眼

大糞勺子卡次土豆-- --臭匙(詞)亂用

上廁所大便不帶手紙---想不開 (揩)

小偷拉電門----賊閉

騎驢放屁----打腰了

拉屎攥拳頭---裝橫!

比喻這人沒那個力量,硬裝。瀋陽話“拉硬”。

土地爺放屁---神氣~

褲襠里扔炸彈.--------機(雞)毀人亡

巴掌上長毛---老手

老太太上炕------緊縐(錦州)

掌鞋不不用錐子----真行(針)!

熊瞎子打立正_____一手遮天

洗澡不洗澡——泡人

生孩不生孩——嚇人

後脊娘背大鼓——短捶

樹林子裡放屁-----湊巧(雀)

殺豬切後邱------定(腚)下來了

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

背手尿尿————不服(扶)

豬頭肉不叫豬頭肉---收拾(熟食)

要收拾誰。

光屁股打狼 —— 膽大不要臉

土豆搬家 - 滾球子

油炸屁股--輸(酥)定(腚)了

仰殼撒尿----往上交(澆)

水裡冒泡-----多於(魚)

光屁股推碾子---磕磣一圈兒了

小王八屁股--新規(龜)定

大糞缸里練游泳——真是不怕死(屎)

暖瓶掛到屁股上---- 定(腚)有水平!

尿罐子鑲金邊----嘴好

比喻會說,嘴上說好聽的,心裡不咋的。

上廁所不帶紙---高手!(用手揩屁屁)

豎笛不叫豎笛---短削啊!

屎殼螂打鏇風腳----過糞

王八屁股長瘡----爛龜*(爛規定)

老虎屁股----摸不得

一腳跨過便池------過分(糞)了

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

炕洞子發大水---------黑龍江

小黃牛拉磨盤---------沒長勁兒

生孩子不叫生孩子------嚇人

狗長犄角--------------整羊事兒

光屁股開拖拉機--------得瑟個JB

屁股上掛糞筐----等死(屎)

屁股拔罐子----找死(屎)

屁股上畫眉眼—--—好大的面子

蚊子放屁--小氣!

喝醬油放屁---------閒的呀!

廁所點燈--找死(屎)

癩蛤蟆掀門帘兒--露一小手

雞屁股栓繩----扯蛋(扯淡)

飛機上放屁---響徹雲霄(響屁)

汽車壓羅鍋---死也值(直)

雞蛋皮開屁股--七了喀嚓!!!

褲腰帶沒眼--系(記)不住

吃冰棍拉冰棍--沒化(話)

破草帽沒檐--曬臉啊

老頭上樹——盤錦(盤緊)

傻子喝酒——錦州(緊酎)

老太太喝粥 錦西!

老太太靠牆喝稀粥卑鄙無恥**

小鼻子他爺爺——老鼻子了

王八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

禿老亮打傘-----無法無天

土地老放屁-----神氣

梁山軍師-------無用

黃鼠狼摸電門——抖起來了

一寸照片------------少扯景

照相館的要水-------泡人(那)

光屁股推磨,轉圈丟人。

外甥打燈籠---照舅

黑瞎子帶鋼筆--硬充大幹部

光屁股攆狼------膽兒大不閒苛磣

老太太靠牆——卑鄙無恥(背壁無齒)

寡婦生孩子------有老底

廁所里扔石頭-----激起民糞

樹林裡放屁------------湊巧

老太太上雞窩—————笨蛋

胡同里趕豬——直來直去

廁所里放電----過糞(分).

喝醬油耍酒瘋---鹹(閒)的;

刀切豆腐----兩面光

楊二朗的兵器---兩面三刀

孫悟空的後代--一肚子猴心眼

海軍的襯衫---一身道道

穿著孝服拜天地---悲喜交加

高山倒馬桶----臭氣遠揚

眼睛夾仗子----隔眼

夜明珠喘氣---活寶

和尚帶發卡---調皮

後腦勺留鬍子——隨辮(隨便)

東北俗語集錦(五十九)2008-05-31 10:56:51

傍叮的——經常的。例:這件事要是辦不成的話,你就~的去找他,時間長了他就給辦了。

當間兒——中間。例:那個小孩掉在井裡了,就卡在井的~了。

顯擺 ——炫耀,逞能,顯示。例:他就那一件破東西,還總拿出來象寶貝一樣的~。

癟茄子了 ——裝熊了,打蔫了,完蛋了。例:他那人啥也不是,一到正張就~了。

正張 ——正規,正式場合,正經的場面。例:他那人沒啥本事,一到~就完茄子了。

完茄子了 ——完蛋了或不行了。例:那個歹徒逃跑的時候被子彈打中了心臟,已經~。

一恍 ——一瞬間,時間很短。例:那輛汽車跑的真快,~就到眼前了。

掯ken住了 ——(1)物體被夾住了。(2)被抓住了。例:(1)那個小孩掉在機井的中間~。(2)那個歹徒沒跑了,被公安幹警給~。

煞裉ken——把衣服從肩頭到腋下的地方縫上。例:大媽,你那棉襖該~了。

吱會兒一聲——告訴一聲。例:張大伯,你家兒子啥時候結婚跟我們~,我們好去喝喜酒。

啥前兒 ——什麼時候。例:張大媽,你家兒子~辦喜事啊,別忘記告訴一聲啊!

山炮 ——山里出來的人,沒見過世面。例:這些人真是~,啥也不懂。

包圓了 ——全包了。例:掌柜的,能便宜點不,要是能便宜點我就全都~。

不靠譜 ——靠不住,不符合實際。例:那個人你可別信他的,他說話辦事一點也~。

呲噠——訓斥。例:我咋地了,你用小話不停的~我啊,告訴你,我可不受你的氣。

懊糟 ——鬱悶,發愁。例:小張這幾天失戀了,心裡~透了。

冰溜子 ——倒掛的冰柱。例:春天到了,房上的積雪開始融化,房檐下掛了一排~。

疵毛撅腚——頭髮散亂,彎著腰。例:你看你那個樣兒,整天~的,沒個正形。

敞亮 ——(1)屋子寬敞亮堂。(2)說話辦事大方直爽。例:他們家的屋子可真大,真~。(2)這個人真是個爽快人,說話辦事真~。

點兒正——運氣好。例:我今天真是~,打麻將連和hu五把。

點兒背——運氣壞。例:今天真倒霉,~透了,打了一天麻將,一把也沒和。

嘎 ——小氣。例:他那人真~,總吃別人的,自己一點血也不出。

嘎(四聲) ——超過去,比下去。例:我就不信你跑的比我快,我非把你~過去不可。

劃不開拐 ——想不通。例:你看他平時挺聰明的,一到關鍵時候就~了。

到末了 ——到最後。例:到~還是這么回事,當初還不與不了。

不與不了 ——不如不這樣了。例:翻來復去還是這么回事,當初還~。

曲咕 ——小聲說。例:你們倆個在那~啥呢,是不是又在說我的壞話呢?

蔫吧——沒精神,枯萎。例:小張這幾天是病了吧,怎么這么~呢。

屁了 ——厲害的意思。例:幹了一天的活,可把我給累~。或者:一天沒吃飯,把我餓~了。

倒騰 ——折騰。例:今天休息沒什麼事,我把家裡這些破爛~~。

好賴 ——好壞,反正。例:這事就這么地了,~就這么著了。

饑荒——欠債。例:他們家生活真是很困難,為給孩子治病拉了很多~。

擱就 ——撓人的痒痒肉,使人發笑。例:他總~我,我笑得快喘不上氣來了。

刺撓 ——身體或皮膚發癢。例:媽媽,我的後背~,快給我撓撓。

見天地 ——天天地。例:我看她的病是沒好了,~這樣發作。

皮子緊 ——欠揍。例:你是不是~了,要不要我給你熟熟皮子。

熟皮子 ——打人。例:他就是欠揍了,找幾個人給他熟~他就老實了。

我一燒香佛就掉腚 ——事與願違。例:我這是真是倒霉透了,不管什麼事,~。

屢屢夯夯 ——形容人多,一個接著一個。例:電影散場了,人們~走了出來。

拾倒拾倒 ——收拾一下。例:張大嫂是個體面人,每次出門都把自己認真的~。

眼淚巴碴的 ——不停的掉眼淚。例:你看那孩子多可憐,哭的~。

噌噌地 ——形容速度特別的快。例:那劉翔跑的真快,~誰也攆不上他。

踢了蹚啷的 ——走路不利索,腳抬不起來。例:你不能走快點嗎?怎么走路還~。

分兒哧——累的不停的喘氣。例:我真是上了年紀了,走這幾步道還累的直~。

分兒哧帶喘的 ——不停的喘氣。例:看來老張真是上了年紀了,走這幾步道就把他累的~了。

拉幫套 ——男人因身體的原因不能幹活養家,請另一個男人入贅幫助養家,兩個男人用一個女人。例:張老歪實在是不行了,只好把村裡的老跑腿子大孬請到家裡來~。

坐地兒 ——當時,當地。例:警察一來,把那歹徒嚇得~就不行了。

坐窩兒——不動地方。例:他再厲害能把我怎么地,他來了我也~不動。

轉磨磨 ——急得直轉圈,不知道怎么是好。例:張大嫂一聽到這訊息,急得直~。

對撇子 ——對脾氣。例:他們兩個在一起搭班子倒是挺~的。

悄不聲的 ——悄悄的沒有聲響。例:小張一看大事不好,瞅個人縫兒~溜走了。

傻屄喝喝的——形容人不精明,特別的傻。例:那小子一天到晚~,沒啥大本事

有一腿 ——指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例:村長成天往王寡婦家跑,他們之間肯定.

http://baike.baidu.com/view/168637.htm

東北話與東北文化

東北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這裡世代生活著滿、蒙、赫哲、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錫伯、等原主民族,直到清兵入關以後,才逐漸有大量的漢人湧入。隨著東北各民族三百多年的互相融合,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東北方言 。東北方言雖然屬於北方方言的一種,但由於其語言底層還保存著很多反映當地少數民族民族風俗文化的詞語,從而使東北方言呈現出別具一格的特色。

風物詞語

1、房舍

東北有句俗話“口袋房,萬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說的就是滿族的傳統居室特點。滿族老屋一般是三間或五間,房頂用草苫,土牆,坐北朝南,大多東邊開門,形如口袋,便於取暖,俗稱“口袋房”。一進門就是廚房,稱為“外屋”或“外屋地”。西側是臥室,稱為“裡屋”。裡屋築有南、北、西三面構成的“匚”型火炕,稱為“萬字炕”,或稱“轉圈炕”、“拐子炕”、“蔓枝炕”等。西炕為窄炕,下通煙道,不住人。滿族尚右(即以西為上),所以西炕是供神供祖之處。“南北炕”則以南炕為上,長輩睡南炕,晚輩睡北炕。煙囪在屋外西山牆旁獨立築起,為圓形,高出房檐數尺,通過孔道與炕相通。現在的民居對這種傳統格局有所繼承也有所改善,一般是磚瓦結構,中間開門,稱“對面屋”。中間一進門是“外屋”,東西兩側是“裡屋”。大多只有一面南炕,“煙囪出在地面上”的景象更是難得一見了。除正房(又稱上屋)外,有的人家還建有東西廂房(又稱“下屋”),房前屋後再用牆或“障子”(柵欄)圍起來,稱為“院套兒”。

“地窨子”現在一般指室內地面低於室外地面的低矮簡陋的小房子。其實它最早是指赫哲族人的原始居所,赫哲語為“胡日布”,主要在冬季寒冷時居住。蓋的方法是先在地上挖二到五尺的深坑,四周寬狹根據人口而定。坑頂用兩根粗木做梁,再搭上檁和椽,支起“人”字形架,最後在上面鋪好笤條和草,培上厚土即成。門窗一般設在陽面,早年以魚皮糊窗。屋內有的搭鋪,有的搭炕。它是1945年以前赫哲族的主要居所,現作為漁獵時的臨時住房。

“馬架子”曾經是鄂溫克、赫哲、錫伯等民族舊時的一種傳統居室,是在地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東北現在還有一種稱為“馬架子”的簡陋住房,以樹木支撐,上鋪樹枝,抹上草泥,室內只有低矮的地鋪,就地攏火取暖,外呈馬鞍形,故名為“馬架子”,多為看護瓜菜時的臨時住處,也叫“窩棚”。

2、用具

“悠車(兒)”是懸在空中可以悠蕩的搖籃,是滿、鄂倫春、達斡爾等民族傳統的育兒用具,在東北漢族農村地區也比較流行。用薄木板編成,長圓形,有底,樣式如船,用四根繩子系在房梁或檁子的掛勾上,離地面或炕一般有三四尺的距離。搖籃的四壁都塗彩繪畫,有的在悠車的繩上繫著鈴鐺和玩具。滿族有關於悠車來歷的傳說,清代蔣良騏《東華錄》載:“太罕始生時,仙女以樺皮為車形,搖渡鴨綠江。以故北地嬰兒彌月,即行上車。車為橢圓形,懸革於梁下,結銅環,人往來推之,嬰兒自睡。” 這就是東北俗諺所說的三大怪之一“養個孩子吊起來”。

“爬犁”(雪橇)是東北林海雪原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有牛爬犁、馬爬犁等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赫哲人的狗爬犁。狗被赫哲人稱為“金不換”,它不僅是獵人狩獵的助手,又是運輸中拉雪橇的能手。赫哲人素有養狗之俗,清朝的一些書籍將赫哲族地區稱為“使犬部”或“狗國部”。元朝和以後的明清之際都在這裡設定“狗站”。狗橇一般載重約250公斤左右。拉雪橇狗最多十幾條,至少也要兩條以上,“狗橇”是當時冬季傳遞信息、運輸貨物的主要交通工具。現在東北的一些地方雖然還可以看到狗爬犁,不過大多已經成為旅遊景點的特色項目了。

3、服飾

烏拉是東北特有的一種鞋,是滿族人最先發明和穿著的。一般用牛皮或鹿皮縫製,幫與底為一整塊皮子,鞋臉帶褶並有穿鞋帶的耳子。《雞林舊聞錄》記載:“用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緣綴,復及足背。”鞋裡要絮烏拉草,此草“草色深碧,其細如髮,長者有四尺余,吉省各地皆產;溪谷岩石中蒙叢下垂,入冬不枯,性溫暖,能禦寒避濕,東人常取之鋪臥榻,農工等人均以著履。” 烏拉鞋即由烏拉草得名。烏拉曾經非常流行,上至可汗貝勒,下至農工商賈,甚至犯人都穿這種鞋。後來一種帆布面棉膠鞋也稱為“棉烏拉”或“膠皮烏拉”。烏拉也被稱為“烏拉頭子”(略含貶義)。東北還有一句由此產生的歇後語,“烏拉頭子邁門檻烏拉先進者兒”。“者兒”與“褶兒”諧音,以烏拉頭子鞋面褶多故。

4、飲食

東北有很多有特色的食品,廣為人知的像滿族的“薩其瑪”、“豌豆黃”、“白肉血腸”,朝鮮族的“冷麵”、“打糕”,但平時吃得最普遍的還是各種“餑餑”。在東北的一些農村,春天吃“豆面餑餑”,將大黃米或小黃米用水浸泡後磨成面,上鍋蒸熟,將炒熟的黃豆也磨成面,均勻地鋪在擀成片的熟粘糕上,然後卷好,再切成段,又稱“豆面卷子”。夏天做“玻璃葉餑餑”(或作“波羅葉”),就是在柞樹或椴樹的葉子上攤上粘面和豆餡後對摺蒸熟而成。秋冬時節,往往用黃米磨成水面,或者夾小豆泥蒸粘糕餑餑,或包上小豆餡烙“粘火勺”,蒸“粘豆包”,而且一般會做很多,放在外面凍上,隨吃隨餾。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蘇子葉餑餑”。“蘇子葉餑餑”也是用粘面做皮,小豆做餡,再用蘇子葉裹上蒸熟。因為狀似耗子,又叫“蘇耗子”。做這些“粘餑餑”本是滿族的風俗,滿族人喜歡吃粘食,因為粘食耐餓,便於遠程外出從事射獵活動,另外,粘餑餑還是他們祭祀用的食品。現在,在東北這些餑餑家家都會做,人人都愛吃,它們的來歷反而被人忽略了。

5、動植物

東北有一些動植物是與當地少數民族有關的,如高麗參、高麗果兒,高麗是朝鮮歷史上的一個王朝(AD918-1392),我國習慣上多用來指稱朝鮮或關於朝鮮的物產;再如韃子香(興安杜鵑),韃子是舊時漢族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另外“金達萊”是朝鮮語的音譯,“烏拉花兒”、“烏拉草”中的“烏拉”是滿語的音譯。東北還有一種叫“飛龍”的鳥,又名“榛雞”,身體大小和斑鳩相似,生活在寒帶紅松、冷杉等樹林裡,肉味鮮美。《黑龍江外紀》記載:“江省歲貢鳥,名‘飛龍’者,應系‘斐耶楞鹹’之轉音也。”“哈什瑪”是產於東北各省的一種蛙,身體灰褐色,生長在陰濕的地方。雌性的體內有脂肪狀物質,叫哈什瑪油,中醫用作強壯劑。“哈什瑪”是滿語音譯。

習俗詞語

1、遊戲

“抓嘎拉哈”是東北地區漢、滿、蒙、赫哲、達斡爾等民族比較流行的一種民間遊戲。嘎拉哈是滿語譯音,俗稱“背式骨”,用羊、豬、狍子、鹿等到動物後腿關節上的小骨頭做成。滿族有金兀朮勇取狍子、野豬、黑瞎子的嘎拉哈的傳說。嘎拉哈四面凸凹不平,各地都有特定的名稱,吉林的葉赫稱為“珍兒”、“肚兒”、“輪兒”、“坑兒”,遼寧北部稱為“珍兒”、“輪兒”、“殼兒”、“背兒”。嘎拉哈在清代有多種玩法 ,本來是男人從事的遊藝活動,後來逐漸變成婦女和兒童的遊戲。現在通行的玩法是先將嘎拉哈散開,拋起小布口袋,在其尚未落下時,依次翻動嘎拉哈的四面,或按規定個數抓起嘎拉哈,以合要求且口袋不失手者為勝。

“跑馬城”是一種兒童遊戲,分為人數相當的兩列,兩列相距約十幾米,相對而站,手拉手形成人牆。遊戲開始時,甲隊喊:“急急令!”乙隊喊:“跑馬城。”甲隊喊 :“馬城開。”乙隊喊:“打發小姐送信來!” 甲隊喊:“要哪個?” 乙隊喊:“要某某。甲隊喊:“某某不在家。” 乙隊喊:“要某某某。”這時甲隊的某某某便向乙隊的人牆奔跑並猛力撞去,如果把乙隊的人牆撞開,就贏回一個人帶回甲隊,如果沒有撞開,自己就歸為乙隊。然後再由乙隊先喊,反覆進行,最後哪隊人多哪隊獲勝。這個遊戲是滿族人闖關守城的一種反映。

“騎馬戰”也叫“騎馬打仗”,本來是滿族和錫伯族兒童的一種遊戲,騎同伴身上的雙方或幾方互相推拉,設法把對方拉下“馬”,拉對方下“馬”者為勝。這個遊戲體現了這兩個民族喜歡騎馬征戰的尚武精神。

2、風俗

元宵節晚上,農村有“蒸面燈”之俗。蒸面燈也叫“蒸十二月燈”或“驗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蕎麥麵做12個直徑約3厘米的小燈碗,分別在碗口捏出1-12個花牙,各代表一個月,然後下鍋蒸,熟後看燈碗內的乾濕來“預測”年內的旱澇、冷暖。也有的在面燈中放黃豆粒,通過蒸熟後豆粒膨脹的大小來“預測”。

俗話說“十五十六走百病”,東北農村正月十五還有軲轆凍的習俗。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婦成群結隊到郊外冰上翻滾,口裡念誦:“軲轆軲轆冰,不腰痛不腿疼。軲轆軲轆冰,身上輕一輕。”《柳邊紀略》卷四載:“十六日,滿洲婦女,群步平沙,曰走百病。或連袂打滾,曰脫晦氣,入夜尤多”。

元宵節是漢族的節日,“蒸面燈”和“軲轆冰”本來卻是滿族的風俗。但由於東北各個少數民族長期雜居,這些風俗早已打破民族的界限,成為當地共同的傳統。

地理名詞

1.山水

東北自古以來就是北方少數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這裡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們生活的印記。在吉林的舒蘭和永吉兩地有摩天嶺,為滿語譯音,原意為“阻隔”,永吉黃榆鄉有山名老爺府,亦為滿語音譯,原義為“峭壁”。在永吉、蛟河、樺甸等地,有半拉川、半拉山子、半拉窩、半拉窩集(屯名),“半拉”來自滿語bula,含義是“荊棘、草刺”。 黑龍江有完達山,完達是滿語“梯”之義。大興安嶺錫伯語稱為“夏恩阿林”,意為白色山嶺,口語急讀則音變為“興阿林”,即興安嶺。光緒年間屠寄編繪的《黑龍江輿圖》中,海拉爾正南輝河口以西四十餘公里之河北岸,標有“錫窩山”,“錫窩”即錫伯的口語讀音。

東北的江河湖泊以少數民族語言命名的更是不勝枚舉,如:

松花江,松花為女真語,意為白色。

卡倫湖,卡倫為錫伯語邊防哨卡之義。

牡丹江,來源於滿語“穆丹烏拉”,意為彎曲的江。

烏蘇里江,烏蘇里,一說滿語天王之義,一說滿語順流而下之義。

嫩江,嫩為蒙語碧綠之義,一說意為滿語妹妹。

呼蘭河,呼蘭,滿語,煙囪。

木蘭達河,“木蘭”系蒙語,江也,“達”系滿語,源也。

呼瑪爾河,達斡爾語,高山峽谷不見陽光的急流之義。

雅魯河,雅魯,滿語意為“田邊”,蒙語意為“河邊”。

綏芬河,綏芬,滿語,意為椎子。

撓力河,撓力,滿語,意為禽鳥集棲之地。

額穆爾河,額穆爾,蒙語,意為平安。

拉林河,拉林,滿語,意為爽快。

興凱湖,滿語,意為水從高處向低處流。

另據《依蘭縣地方志》,黑龍江通河縣東,即三姓西北松花江北岸有“錫伯河”。

2.地名

東北的地名既有反映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也有記錄漢族向東北遷徙的軌跡的:

遼寧省

蓋州市,據《金史?地理志》雲蓋州:“本高麗蓋葛牟城,遼辰州。明昌四年,罷曷蘇館,建辰州遼海軍節度使。六年,以與“陳”同音更取蓋葛牟為名。”

昌圖縣,源於蒙古語“常突額爾克”。“常突”意為綠色草原。

法庫縣,縣名源於清初在盛京北境設定的“法庫邊門”。“法庫”,滿語,意為魚梁,即捕魚的矮堰。

新民市,名稱源於新民屯。當時大批災民從關內來此墾荒,這些漢民被稱為“民人”。先來的“民人”居住地稱“民屯”,後來的故稱“新民屯”。

康平縣,“康平”因清中期有移民來此墾荒,其中康姓先來,稱村為康家屯。當時遼河泛濫,盜匪橫行,民不聊生,清光緒六年置康平縣,采康樂太平之義。

吉林省

吉林,為滿語“吉林烏拉”的簡稱,“吉林”意為“沿”,“烏拉”意為江,因在松花江畔,故名。

舒蘭,滿語,意為果實,因在此地採集進貢山果得名。

靖宇縣,原名蒙江縣,蒙江,滿語,意為“珠子河”,傳說此河因產珍珠而得名。

圖門,系滿語“圖門塞勤”的簡稱。“圖門”意為萬,“塞勤”意為河。

汪清縣,因汪清河得名,“汪清”系女真語,本音作汪欽,意為保壘。

黑龍江省

哈爾濱,系金代“阿勒錦”村之轉音,據《欽定金史語解》,“阿勒錦”系女真語“榮譽”之義。一說為滿語“曬網場”之義。

齊齊哈爾,來源於達斡爾語,意為“邊界”、“邊境”。

扎龍,也來源於達斡爾語,意為落雁。

佳木斯,赫哲語,意為屍體。相傳這裡為古代的墓地。在佳木斯東郊曾發現過金元時代的墓群。一說系滿語驛丞之義。

依蘭縣,清代稱“依蘭哈喇”,滿語“依蘭”為“三”,“哈喇”為姓,據載,清初努爾哈赤征服東海薩哈連部時,移黑龍江流域的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盧業勒(盧姓)民於此地,因此稱此地為“三姓”。

富拉爾基,蒙語,意為紅酒。

富錦,原稱富克錦,赫哲語,意為高崗。

遜克縣,是遜河縣與奇克縣的合稱,“遜”,滿語,意為奶漿,奇克,鄂倫春語,意為薪屋。

黑龍江還有一地,名叫“營城”,位於五常縣城西北,拉林鎮東南約十公里之拉林河畔。這個“營城”其實應作“鷹城”,原為籠鷹之所,訓養“海東青”之地。《柳邊紀略》卷三記載:“遼以東皆產鷹,而寧古尤多,設把式十八名。每年十月後即打鷹,總以海東青為主。”“營城”正是當時訓養海東青風氣之盛的歷史遺蹟。

另外,在洮兒河流域,於科爾沁右翼前旗東南25公里有西伯古城,亦作錫伯城。在嫩江與松花江合流處之南,原伯都納界內,尚有錫伯屯。錫伯族是興起於中國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十七世紀以中葉以前,生活在大興安嶺和松嫩平原一帶。瀋陽太平寺即錫伯家廟所藏的碑文記載:“有表史世傳之錫伯部族,祖居海拉爾東南扎蘭陀羅河流域。嗣後,移居墨爾根(即嫩江)、齊齊哈爾、伯都納等地,編有七十四個牛錄,生息四十餘載。”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清政府先後把錫伯人調遣到遼河平原、新疆伊犁和雲南等地,形成了錫伯族目前這種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東北的一些與錫伯族相關的地名,正是錫伯族先人在東北生活的遺存。

口語中的音譯詞

在東北方言的日常用語中,有很多詞是從少數民族語言尤其是滿語中借來的。漢語在吸收這些民族語言的時候又按音近義通的原則對它們加以改造,再給它們穿上漢字這件外衣,這樣,它們就名正言順地在漢語中安家落戶了。例如:

1.媽狐子,“媽狐”為滿語假面具之意,指舞蹈時戴在臉上道具而言。現在增添了妖魔之意,常用來嚇唬小孩。

2.佩,滿語“譏誚人之辭也”,如兩人發生口角,說“你佩?”、“你佩不佩?”

3.羅嗦,滿語“不利落”的意思。

4.忽剌,滿語“風動物聲”,為象聲詞。

5.喇忽,滿語,意為疏忽、馬虎。也作拉忽、拉乎

6.禿魯,滿語食言、爽約說禿魯,也作禿嚕、禿擼、禿露。

7.邋遢,滿語“遲慢也”,現在用來形容不整潔,不利落。

8.撇拉,滿語“碟子”,後稱器物口向外張叫“撇拉”,如“撇拉碗”。

9.愕喲喲,滿語“輕笑人之詞也”。

10.戈楞,滿語“塊”的意思,如“木頭戈楞”,後指人脾氣怪或合群,如“戈楞子”。

11.特特塔塔,滿語“輕浮不定之貌”,今為“泄泄沓沓”之意。

12.哈拉巴,滿語,指肩胛骨,特指牛的肩胛骨。

13.哈喇,滿語,指食油或含油食物日久變質,產生異味。

14.古魯,滿語,意為移動。

15.伍的,滿語,意為什麼的,用在項目列舉之後。

16.白,滿語,意為極。

17.劃拉,滿語,意為掃(院子)。

18.馬勺,滿語,意為帶把的大勺。

19.磨蹭,滿語,意為拙鈍、拖延。

20.撒目,滿語,意為(快)看。

21.屯,滿語,村莊的意思。

還有一些東北方言詞包含的語素是滿語的音譯,如“哨卡”的“卡”是滿語“邊關”的意思;“笨笨拉拉”中的“拉拉”是滿語“末尾”的意思;“有一搭無一搭”中的“搭”是滿語“首領、頭目”的意思;“公子哥”中的“哥”是滿語“少爺”的意思;“藏貓”中的“貓”是滿語“樹叢”的意思;“壓馬路”中的“壓”是滿語“行、走”的意思等等。 這些都是滿語與漢語融合過程中產生的“混血兒”,它們早已納入了東北方言系統,以致我們習焉不察了。

在東北,現在還有很多人習慣稱關內為“關里家”,稱山東為“山東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東北的漢族人口,大部分是從中原各省遷來,尤以山東為多。 這些漢族流民的移入,大大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鹹豐時期,法國傳教士囂克遊歷東北後說:“滿洲境內無一村非漢化,實與中國本部各省無異也。” 這種融合,使東北當地的各少數民族逐步放棄了自己的語言而改說漢語,但是這些民族語言中的一部分辭彙卻保留下來,成為東北方言辭彙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辭彙是東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習俗的活化石,是東北各民族互相融合的見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