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咪澤棲息地

嘛咪澤棲息地

嘛咪澤棲息地位於涼山山系,地處四川西南邊境,是野生大熊貓的理想棲息地。但現在面臨著棲息地破碎化的問題。孤立的小棲息地板塊彼此分離,讓不同種群的熊貓很難相互往來、繁衍。2010年11月,“北緯28度大熊貓拯救行動·百萬碳匯林”活動正式啟動。通過在森林之間種出綠色廊道來改善涼山地區野生大熊貓繁衍狀況。

簡介

嘛咪澤棲息地是世界最南端野生大熊貓棲息地,地處北緯28度,因屬全球緯度最低的大熊貓分布區,故有野生大熊貓“南大門”之稱。

地理

嘛咪澤棲息地位於涼山山系,地處四川西南邊境。在彝語裡,“嘛咪澤”意為盛產竹子的巍巍大山,所以這裡也自然成了野生大熊貓的理想棲息地。

破碎化現狀

現狀

嘛咪澤面臨著棲息地破碎化的問題。孤立的小棲息地板塊彼此分離,讓不同種群的熊貓很難相互往來、繁衍。

對於一種瀕危動物而言,野生大熊貓的數量並不算低。據第三次野生大熊貓“貓口”普查的結果,我國的野生大熊貓數量有1500多隻,並且數字還在上升當中,而涼山山系的野生大熊貓數量,大約有120隻。野生大熊貓的分布,主要有6個山系。除了涼山之外,還有邛崍山系(四川臥龍自然保護中心就在這裡)、大相山山系、小相山山系、秦嶺和岷山山系。在其他幾個山系中,大熊貓的棲息地都相對完整,而涼山則是棲息地破碎化程度最嚴重的一個地方,野生大熊貓的數量也最少。

嘛咪澤棲息地嘛咪澤棲息地

原因

不同於棲息地面積和數量的減少,“棲息地破碎化”的問題在於,這裡有大而完整的棲息地,但因為伐林、墾耕、居住、修路等活動,讓這片棲息地被分割成互不相連的小棲息地板塊,這些小棲息地就像眾多島嶼一樣分布在涼山山區。然而也正像人不藉助舟車就很難在島嶼之間往來一樣,即使兩片棲息地相隔不遠,熊貓也很難跨過隔斷帶,走到另一個棲息地去。

後果

棲息地破碎化造成的後果就是,在一個孤立的棲息地里,野生大熊貓最終難逃近親繁殖的結局,很不利於種群繁衍;另一方面,“貓口”增加的結果也會降低棲息地的生活質量。一般來說,維持一隻大熊貓正常生存和繁衍所需的棲息地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

治理

嘛咪澤棲息地嘛咪澤棲息地

為野生大熊貓開啟“通婚廊道”

2010年11月,“北緯28度大熊貓拯救行動·百萬碳匯林”活動正式啟動。在森林之間種出一片1公里寬、10公里長的綠色廊道,讓野生熊貓能夠通行,改善涼山地區野生大熊貓繁衍狀況。

在涼山,需要通過這種方式“打通”的林子有很多。這些林子原本也是連著的,因為各種原因被分開,現在要做的實際是個龐大的恢復過程。而優先連線哪些林子是要有所選擇的。要去找那些最有可能連起來的地方,像嘛咪澤就是其中之一。據調查、計算,僅僅在嘛咪澤,就有20多個廊道需要恢復。

廊道叢林也會成為它們活動範圍的一部分,通過這些廊道,兩個大熊貓種群可能會不知不覺地接近,即使發生戰爭,它們也可以循著林子跑回自己的領地。當廊道建立起來,大熊貓間的交往或通婚,就會變成一件自然的事情,按照它們自己的“規矩”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