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呢石雕

嘛呢石雕

嘛呢石,以在石頭上刻有“嘛呢”即梵文佛經中的六字真言而得名。新寨村是玉樹乃至整個藏區嘛呢石雕刻的專業村,全村有60多戶人家在雕刻嘛呢石,並以此為生。

簡介

青藏高原要說嘛呢石青藏高原要說嘛呢石-嘛呢石雕

新寨村是玉樹乃至整個藏區嘛呢石雕刻的專業村,全村有60多戶人家在雕刻嘛呢石,並以此為生。新寨村人既不採挖蟲草也不養殖藏獒,嘉那嘛呢石堆自公元1700多年前起始建,新寨人就開始雕鑿嘛呢經石,日積月累,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宏大規模。20世紀50年代時就有25億塊之多。

石刻品質的關鍵在石料,石頭不好找,尤其是品質好、體積大的石料更難找。而一組體積較大的6字真言成品,能賣出上萬元的高價。較小的石塊刻出的嘛呢石,出價僅在兩元左右。小塊嘛呢石几乎所有人都能雕刻,許多老人雕鑿嘛呢石不是為了賺錢,在他們看來,雕刻嘛呢石和念經、轉經一樣,能超度亡靈,是個修行的過程。

藝人

然丁

然丁29歲,自學雕刻並從事嘛呢石雕刻也有十餘年了。他家9口人,除自己一歲半的兒子外,全家其他人都在從事與雕刻相關的工作。30歲的他布江才是然丁的合作夥伴,10年前從四川搬遷來,自學雕刻,技藝精湛,已在新寨定居下來。

然丁然丁

“像賣棺材一樣,死的人多,買的人也就多。”然丁認為,他們從事的嘛呢石雕刻工作與棺材生意一樣。“精心雕刻,做工質量好,對買方客戶好,對自己也好。因為這也是善事是有意義的工作。”然丁堅信,他們所從事的嘛呢石雕刻工作會給他們帶來好的結果。這次地震,新寨全村沒有死一個人,倒是搬到結古鎮的人家死了幾個。然丁說,可能是嘛呢石堆擋住了地震,保佑了新寨。
2010年5月30日,有人出價3500元預訂的一組6字真言嘛呢石被趕製出來,這是然丁和他布江才震後接的第一單活,這組經石在“七七”前放置入嘛呢石堆。十多年來,究竟總共雕刻了多少塊嘛呢石,然丁自己也說不清。
然丁家距嘉那嘛呢石堆僅有百米之遙。然丁總嫌自己技術不好,做工慢。雖然現在使用電動工具切割、雕鑿石料,但要想熟練掌握工具有一定難度。一組6字真言大塊石料雕刻,然丁要耗時四五天才能完工,而他布江才只需兩三天時間。
“三十不學藝”,過去來新寨的遊客不多,產品附加值不高,然丁總想維持現狀,但眼前正在發生的變化讓他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幾年前,新寨村就有5個年輕人曾專門去西安自費學習雕刻,回來後製作旅遊產品,他們製作的嘛呢石用料精、質量好、體積小、售價高,是極具民族特色的旅遊紀念佳品。然丁認為,將嘛呢石的傳統雕刻技藝進行改良,使其品質得以提高,是件好事。可是,他們5個人中現在有4個人已在別處找到了其他工作,不再以嘛呢石雕刻為營生了。
然丁一歲半的獨生子更嘎兵巴“被爺爺、奶奶、姑姑們寵壞了”,然丁不想再生育要孩子,他想一心把更嘎兵巴撫養長大,好讓孩子將來能讀書成才。他不想讓孩子長大後繼承從事他的雕刻工作,他認為,將來更嘎兵巴們的時代會有更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新寨以前很窮,才好起來,天災發生了。”地震時,嘛呢石堆部分坍塌,加之他們的房屋出現問題,雕刻工作被中斷。5月25日才恢復正常的,最近嘛呢石的銷售要比以往要好。
按照規劃,嘉那嘛呢石城將在現有基礎上繼續擴大規模,“到時候遊客會增多,嘛呢石的市場會更好,過去以信教民眾為唯一需求客源的現狀一定會改變。作為旅遊紀念品,精品嘛呢石一定會銷往內地。到那時,我不得不學習、提高技藝。”然丁對未來滿懷信心。

嘛呢石

寫在大地上的經卷

嘛呢石——寫在大地上的經卷

嘛呢石:雪域高原的精神寄託嘛呢石:雪域高原的精神寄託

走進草原,茫茫綠野中沒有人跡馬蹤,也看不到一縷塵世的炊煙,但大大小小的嘛呢石卻遍地可見。並以它們的威嚴和神聖展示著宗教的博大力量。

嘛呢石,以在石頭上刻有“嘛呢”即梵文佛經中的六字真言而得名。

六字真言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藏傳佛教認為,常念“嘛呢”死後可不入地獄,或少受地獄之苦,甚至可以升至極樂。可以說,嘛呢石是古老的藏族傳統文化中,對宗教崇拜所持態度的概括和具象表現。虔誠的藏族佛教徒永遠相信,只要連續不斷,持之以恆地把他們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紋刻在石塊上,這些石塊就會有一種超自然的靈性,能使他們洗清此世的“罪過”,並能引領他們走進他們神往已久的西天淨土。

在藏傳佛教文化中,將此生的磨難和清苦,看成是來世幸福的基礎。因此,紋刻嘛呢石這種即能表示虔誠,又能帶來“磨難(繁重艱巨的勞作)的信仰表現方式為廣大藏族佛教信徒所接受,並使其精神發揚光大。隨著他們不倦的紋刻,久而久之,大小不一的嘛呢石便越來越多,他們被整齊有序地堆放或壘疊在一起,便成了嘛呢堆和嘛呢牆。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不遠的新寨地方,有一面嘛呢牆長約一百多米,據當地人說,”文革“前,這面“牆”約有兩層樓那么高,後來,這些寶貴的藏傳佛教文化遺存被當作建築材料,成了路面和樓基。但現在這面“牆”的高度,仍有兩米左右。當地人把這面浩瀚的嘛呢牆稱作“加那嘛呢”,“加那”的本意是中原漢地,而在這裡則指玉樹結古寺的第一任活佛加那多仁,多仁活佛曾在中原五台山一帶修習佛經,他的名字因此就和“加那”連在了一起。據說,新寨嘛呢牆的第一塊嘛呢石為多仁活佛所紋刻,步其後塵者便造訪其道,長年累月,就有了這面嘛呢牆——加那嘛呢

在眾多的嘛呢石中,還有多幅佛像石刻畫,這些石刻畫生動形象,線條流暢,一如是一本書中精美的插圖。和嘛呢石一樣,石刻畫也是藏族人民智慧和才華的體現,對研究藏傳佛教文化和藏族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回故鄉後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

猶如星羅棋布

嘛呢石嘛呢石

人類在自身的進化發展過程中,首先選擇了石頭作為自己加工利用的對象。自從原始的石器工具誕生以來,石頭便和人類的生存發展、人類文明的不斷創造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一件打制的刮削器或一件磨製石斧就足以判斷並且足以代表人類早期歷史的發展階段;從古老的石刻偶像到米開朗琪羅傑出的雕塑都凝聚著不同時期人類的智慧結晶和思想認識。無論是早於我國“甲骨文”的兩河流域“楔形文字”石刻,還是印度半島西北部關於遠古居民生活習俗的崖雕,都印證著不同的民族用同一種方法記錄並創造著自己的文明。
我國的青藏高原也不例外。古往今來,勤勞智慧的藏族先民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輝煌燦爛的石刻文化。石刻文化包括石窟、摩崖造像及嘛呢石刻三部分。僅就遍布於藏族地區的嘛呢石堆所見到的“六字真言”等有關宗教內容的石刻,在千餘年的歷史發展中,不管是從分布區域範圍大小,還是數量多少都堪稱世界之首。我們為那些世世代代、默默無聞的信徒們不畏艱苦的精神而感動。
在藏區,佛教密宗明咒藏文石刻文字浮雕、造像比比皆是,無處不有,或是環鑿於龐大的石丘,或是鐫刻在薄小的石片之上。宗教內容崖壁浮雕和匯聚成堆的嘛呢石,構成了藏傳佛教所獨有的特殊風格和傳播形式。佛教在藏區初興於吐蕃王朝建政伊始,大盛於吐蕃王朝中葉。從古老的敦煌古藏文手卷中已經發現書寫的“六字真言”字樣。從藏文文獻《西藏王統記》中記載來看,吐蕃王朝時代就開創了鐫刻嘛呢石的先河。
青藏高原的眾多名山大川,是大自然的造化。石頭作為一種文化的表現物,受到了人們的崇高禮遇和高度重視。根據昌都的卡若遺址和林芝的尼洋河邊台地上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可以得知,石頭在青藏高原遠古時代就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係。西藏自治區曾在文物普查中,先後在拉薩、山南、日喀則、林芝、昌都等地區發現石窟三處,摩崖造像80餘處,嘛呢石堆諸多處。在青海的玉樹、果洛、海南、黃南等地區,甘肅的甘南和四川的阿壩、甘孜等地區,也有大量的嘛呢石堆。在整個藏區發現的嘛呢石刻地點猶如星羅棋布,數不勝數。在一塊塊自然石塊上雕刻著嘛呢,注入的是雪域高原的廣大藏族人民的精神寄託和審美理想。無論是山口道旁,還是寺院周圍,均有經過信徒不斷添加、日久成堆的嘛呢石雕藝術傑作。

虔誠的敬畏

那些虔誠的敬畏那些虔誠的敬畏

六字真言,是觀音菩薩的心咒,是指、嘛、呢、叭、咪、六字。據說是佛教蓮花部之“根本真言”。“”表示“佛心部”,謂念此字時,自己的身體要應於佛身,口要應於佛口,意要應於佛意,認為身、口、意與佛成一體,才能獲得成就;“嘛呢”梵文意為“如意寶”,表示“寶部心”,據說此寶出自龍王腦中,若得到此寶珠,入海能無寶不聚,上山能無珍不得,故又名“聚寶”;“叭咪”,梵文意為“蓮花”,表示“蓮花部心”,以此比喻法信如蓮花一樣純潔無瑕;“”表示“金剛部心”,祈願成就的意思,意為必須依賴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覺,普度眾生,最後達到成佛的願望。藏傳佛教把這六字看做經典的根源,主張信徒循環復持頌思維,認為這樣能積功德,“功德圓滿”便可解脫。

實際上,嘛呢石的內容,不拘泥於六字真言。其體裁有經文、頌謁、六字真言、吉祥紋樣、佛像以及各種神祇等。從內容上看,多為釋迦牟尼佛、四大天王、度母羅漢、怖畏金剛、集密金剛、勝樂金剛、時輪金剛像等。另外,還有佛塔、各種法器,包括法螺、華蓋、吉祥結、金魚、蓮花、彩雲等圖案,題材廣泛,內容豐富,雕刻細膩,線條流暢,形象逼真。

這些不同類型的嘛呢石刻,大多是民間藝人和藏傳佛教信仰者們懷著虔誠的心情和純潔的心靈,一年四季,不顧風雨暑熱、冰雪嚴寒,攜帶雕鑿工具,漂泊四方雕刻的。由於多年的雕刻生涯,使他們的技藝爐火純青。他們往往就地採石、構圖塗色,刀法粗獷流利,將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想感情,間接地寄託和滲透在石頭造型藝術當中,表達出人間世俗的情態,表現出石雕藝術與其他造型藝術的迥然不同,使人們除了虔誠的敬畏,更多地感受到作品強烈鮮明的藝術個性以及現實生活中人的氣息、人的智慧與人的價值的存在,又因時空、宗派、作者、材料的各異顯得多姿多彩,令人耳目一新。

嘛呢石之最

青藏高原要說嘛呢石青藏高原要說嘛呢石

青藏高原要說嘛呢石最多者,當屬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新寨村的加納嘛呢堆。加納嘛呢堆東西約長百米,南北寬近40米,堆積著各類嘛呢石約一萬多立方米,成為一條壯觀的石經牆,以世界之最被載入吉尼斯記錄。石經牆下保存著藏區古老的石刻經文。嘛呢石形狀不一、質地各異,其內容多為六字真言、百字明、解脫、長壽、十萬頌等經文。嘛呢石的大小隨意,有的只有1.2厘米長,有的竟達1米;有的是藏文楷書,工整端莊;有的是草書,流暢華麗;有的石刻底色深暗,經文凸出;有的石刻保留石料本色,樸素大方;有的是石灰岩,有的是矽質岩,有的是鵝卵石;還有的人將牛頭和牛角刻上經文,供奉在嘛呢石上。
加納嘛呢堆並非一朝一夕所堆就,而是由來已久。據說是藏曆木羊年由一位叫作加納多傑的人倡議興建,由此而得名“加納嘛呢堆”。根據《加納嘛呢志》記載,此嘛呢堆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新寨村的嘛呢石堆,不僅吸引著青海境內的大批信教民眾,還吸引著西藏那曲、巴青、丁青、索縣、甘南、四川阿壩、甘孜德格、雲南迪慶等地區的眾多藏族民眾前來朝瞻。
嘛呢石堆規模次大者應是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城西80公里處和日寺的石經牆,堪稱青海的又一道亮麗風景線——刻滿了經文的石頭層層疊起組成四面牆壁,頗為壯觀。最長的一堵牆長165米,寬2米,高1米多。石牆刻的是大藏經中的《甘珠爾》。據有關資料表明,這是兩部《甘珠爾》,字數近4000萬,相當於我國目前已出版的大百科全書的30本書字數的總和。東邊緊挨的是《丹珠爾》經牆,字數約3870多萬字,牆墩長9米,寬9米,高10米。其東面一堵牆,則將《解脫經》刻了108遍,也就是108部《解脫經》;而在其西邊的另一堵牆上,刻有17種經文,大小與兩部大藏經牆不相上下。據統計,四堵經牆總計文字在一億以上,石板在幾十萬塊以上,據說從1923年就有藝人鑿刻,直到1951年才徹底完工,歷時28年。
昌都地區被譽為石刻之鄉,嘛呢牆綿亘於路邊長達數公里。那曲當雄縣的康瑪寺的嘛呢拉康,四壁鑲嵌嘛呢石達千餘塊,雕刻精美、內容豐富,可謂石刻畫廊。日喀則定日縣的陣堂寺和卓布德寺均保存有嘛呢石,獨具地方特色,題材有寧瑪派護法神像,諸多鳥獸首人身像,仍保留著某些苯教的特徵和因素。昂仁縣發現的一批反映世俗場面的嘛呢石,題材有耕地、播種、織布、補鞋以及天葬等,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石刻藝術是藏族宗教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和時代精神的形象記錄。這些重大發現,為研究藏族遠古時期歷史、藏傳佛教的傳播路線及神祗的形象提供了重要資料。
茫茫西荒,巍巍經牆,除了懷著拳拳之心之來膜拜的僧侶和牧民外,外界知道的人很少。但是,石經牆似乎永遠代表著一個民族,向世界昭示著它的價值。這些眾多的嘛呢石刻藝術品,顯示了藏族宗教文化的演變,反映了雪域高原人民的滄桑,為研究藏族人民的演進歷程,提供了豐富的佐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