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

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

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為了紀念“一大”在南湖勝利閉幕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管理好“一大”嘉興南湖會址,1959年,在黨中央和浙江省委的直接關懷下,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立了。建館之初,館址設在湖心島。

基本信息

建設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夯實創建基礎。紀念館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把創建納入議事日程,制定年度創建計畫,每年召開2次例會專題部署。館內管理制度科學、合理,黨風建設、文明創建、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有章可循,措施落實到位、責任到人,台帳齊全;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定期召開館務會議和全館大會,公開辦事制度,遇事採取集體協商制,杜絕家長制。此外領導班子注重自身修養,自覺接受民眾監督,團結協作,廉潔奉公,以身作則。積極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堅持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以“黨的誕生地黨員”為榮,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全館幹部、職工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促進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搶抓有利時機,提高硬體水平。近幾年紀念館充分利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紅色旅遊年”等有利發展機遇,結合自身豐富的紅色資源,大力開展硬體配套設施建設。紀念館陳列全新改版,加強保護與利用。通過深入挖掘黨的“一大”時代背景、人物背景,專設重溫入黨誓詞的“誓言牆”等重新調整,豐富展覽的內容和形式。編制《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維修方案》,每年自籌100萬元以上經費用於中共一大紀念船維修、古建築的維修、環境的整治等。為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005年10月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同意擴建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2007年3月5日新館正式開工建設,10倍於老館的新紀念館預計2009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正門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正門
增強服務意識,突出社會效益。南湖革命紀念館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充分發揮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用。紀念館在保證基本陳列的基礎上,不斷推出各種主題展覽、臨時展覽、流動展覽,豐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光輝歷程》、《毛澤東》和《鄧小平》等展覽還深入學校、部隊、社區流動展出,被廣大社區居民稱之為“走到家門口的革命紀念館”。2006年《開天闢地——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大型展覽首次在北京、杭州、哈爾濱、重慶和南京五大城市巡迴展出,歷時兩個多月,共有近30萬人參觀展覽,引起全國廣泛關注。堅持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實行全年開放,無閉館日,平均每年接待觀眾四十萬人次,免費接待學生十餘萬人次,配合入黨入團、各主題活動達二十餘場次。不斷壯大共建隊伍,目前已與浙江師範大學等省內外近四十家學校、單位團體結成共建關係,成為各有關學校愛國主義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二課堂。
創新方式方法,深化教育效果。紀念館不斷更新教育思路,在改變宣傳形式上大膽嘗試,探索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使基地的教育效果實現最最佳化。在2005年推出“六個一”主題教育活動,即看一次展覽、上一堂黨課、學一次黨章、重溫一次入黨宣誓、觀一個專題片、瞻仰一次革命紅船。嘗試“請進來”的方式,開設南湖課堂,共有12餘萬黨員接受了先進性教育。2006年開設“南湖水上課堂”,免費讓黨團組織在船艙內學黨章、聽黨課,得到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的肯定並即興現場上了一堂黨課。
重視道德建設,提高文明素質。紀念館職工不斷加強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學習,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遵守、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法規,自覺踐行道德規範。計畫生育率、晚婚晚育率均達100%,多年來無任何違紀案件、單位無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無醜惡現象、邪教活動發生,職工每年踴躍捐款捐物,參加扶貧幫困活動。

獲得榮譽

經過努力,嘉興市南湖革命紀念館做的工作得到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認可。1997年南湖革命紀念館被中宣部命名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南湖革命紀念館不僅是廣大黨員幹部、人民民眾、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時也成為黨員幹部接受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陣地和廣大人民民眾增強反腐倡廉意識的重要場所。2006年被命名為首批“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央紀委監察部杭州培訓中心將南湖革命紀念館確定為教育基地,每年組織數萬名紀檢監察幹部來南湖瞻仰革命紅船,回顧黨的光輝歷史,學習黨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堅定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增強黨性觀念。先後被中央有關部門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單位”、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

南湖簡介

南湖地處太湖流域水網地帶,氣候潤濕,自然條件決定了南湖一年之中陰雨天居多,因而常常是晨煙暮雨,“煙雨迷濛”成了南湖景觀最突出的特徵。主要景觀有湖心島、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煙雨樓、小煙雨樓、荷花池等。
1912年10月,孫中山曾來南湖遊覽,並在湖中煙雨樓假山前與各界人士合影留念。現代許多著名文學家、詩人如茅盾、郁達夫、曹聚仁等都曾來南湖遊覽,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
1921年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湖的一艘遊船上閉幕,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南湖成為光榮的革命紀念地,載入了革命史冊。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紀念館成立,以湖中煙雨樓作為館址,按照當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樣式仿製的革命紀念船,陳列在煙雨樓下萬福橋旁,從那以後,每年有數十萬遊客前來瞻仰,接受革命傳統教育。1985年,鄧小平為南湖革命紀念館題寫館名。建國以來至1990年,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如董必武、郭沫若、胡耀邦、楊尚昆等都曾來南湖視察、遊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