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實驗國小

嘉興市實驗國小創建於1905年9月,學校現有東、西兩校區。嘉洲美都(西)校區坐落於嘉興市經濟開發區,占地61.88畝,目前有43個教學班,學生2146人,教職工109人。巴黎都市(東)校區坐落於嘉興市南湖區,於2007年9月開校,目前有32個教學班,學生1558人,教職工74人。學校百年辦學歷史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培養學生2萬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教室教室

嘉興市實驗國小前身為王琬青女士創辦的“道前街女子國小堂”,後為“嘉興縣立第三國小”、“嘉興縣集賢國小”、“嘉秀鎮第一中心國民學校”等,建國後更名為“嘉興建設中心國小”,1987年被命名為嘉興市實驗國小。

學校百年辦學培養學生2萬餘人,校友遍布全國各地、世界各洲,他們中很多人在各自領域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如國際著名氣象學家、中國資深院士陶詩言、中國第一枚世界田徑比賽金牌獲得者姜玉民、“風雲一號”副總設計師沈琮、著名旅美華人科學家許田博士、著名旅澳畫家沈嘉蔚、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高頌烈等等。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銳意進取,深化改革,立足於本校實際,在 “求實創新、活潑、向上”校風的激勵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學取得了顯著的成績。自上個世紀末起,學校又秉承在百年發展進程中形成的質樸務實與開拓進取相融合的實驗精神,在德育、課堂教學、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評價、校本課程建設等領域,圍繞“國小和諧教育”主導理念積極進行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以“和諧教育”為特色的整體風貌,取得了顯著的育人效益。學校相繼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國家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雛鷹紅旗大隊”、“全國民眾體育先進單位”、 “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百年名校”、“浙江省科研興校百強學校”、“浙江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浙江省首批校本教研示範學校”、“浙江省現代教育技術先進集體”、“浙江省藝術教育先進單位”、“浙江省德育精品工程”、“浙江省優秀校園網站一等獎”、“浙江省首批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等榮譽。

歷史沿革

王婉青

(1905年—1915年)

清光緒末年,維新失敗,有志之士紛紛起來從事革命,婦女界在秋瑾等號召下,也起來力求解放,參加救國。東越辛亥革命先烈姚定生之女甥王婉青女士三歲時父親亡故,十三歲又遭母喪,在舅父姚定生的長期培養下,深受進步思想的影響。期間又與鑑湖女俠秋瑾結為好友,兩人思想甚為合契。王琬青鑒於自身幼時失學之苦,乃蓄意興女學,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排除萬難,多方奔走,解珥脫簪,變賣首飾,篳路藍縷,草創女學,在嘉興城內道前街貞節祠(校門朝道前街開),創設“道前街女子國小堂”,招收女子入學,有學生兩個班,王婉青自任修身課,並主持校務。原先住校的只有郊區鄉鎮的學生,後因學校管理有序,教學民主,結果連本城學生也紛紛要求住校,開嘉興女子求學風氣之先。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學校各方面都漸趨完善,許多家家庭都要求將女兒送來求學,班級逐漸增多,官方鑒於學校的辦學成績良好,決定調撥嘉興、秀水兩縣衛生稅款銀兩若干,作為學堂的常年經費,校名也改為“嘉秀公立女子學堂”,王琬青任堂長,學堂同時附設幼稚班一個班。在擴建校舍時,王琬青先生與泥木工協商設計施工,將學校大門設在集賢街(即今少年路),後門設在道前街。

女子學堂初創時,學校即要求教師治學嚴謹,德才兼備。在琬青先生的力邀下,當地教育界知名人士陳仲權、計仰先、田月斧朱叔麟、徐冕伯等感於王琬青辦女子學堂之艱辛,均來學堂義務任教。琬青先生的丈夫錢玠人先生當時雖任嘉興府學堂教習,也欣然義務教課。初創時學堂設樂歌課及圖畫課,學堂還根據女學生特點,開設刺繡課,組織學生手工刺繡,將繡品義賣,所得收入用以資助貧困學生,並注意“貞淑之德”的教育。女子學堂初創時期,正處中國封建社會末期,守舊人物竭力詆毀女學,認為女子在外上學,拋頭露面殊為不雅,故意把“嘉秀公立女子學堂”中,“立”,“女”兩字連寫成“妾”(當時標牌豎寫),以此嘲諷女子上學。但王琬青不為所動,堅持辦好女學。期間秋瑾女俠曾多次到女校與王婉青商量辦學事宜,並為師生作演講,使琬青先生辦學信心日益堅定。

民國元年(1912年)學校改名為“嘉禾縣女子高等國小”。學校時有初小5個班,高小3個班,附設國中1個班。學生200餘人,教師40名左右,其中男教師2名(一為錢玠人),開設課程有國文、數學、圖畫、刺繡、地理、歷史、英文等,國中班還開設代數、幾何等。學校在進步思想的影響下,踴躍參加愛國活動。民國元年十一月,孫中山來禾,曾參觀女校,對全體師生作了演講,並攝影留念,給了師生以極大鼓舞。

(1915年—1937年)

民國四年(1915年)由於舊有校舍不敷套用,呈請縣知事批准,琬青先生購永年庵舊屋以拆建,校舍雲連,規模日擴,遂將校門移至精嚴寺街口,道前街作為後門,校名改為“嘉興縣女子高等國小”。民國八年(1919年)為“嘉興縣立第一女子國小。” 民國十五年(1926年)陳志雄(女,王婉青學生,是杭州女師的高材生)任校長。學生156人,高級部44人,初級部90人,幼稚班22人,教職工14人。“編制管訓有條理,學生程度尚佳”。民國十七年(1928年)二月,改名“嘉興縣立第三國小”,始男女生合校。民國十八年(1929年)以學校所在地為校名,改名為“集賢國小”。民國十九年(1930年)教育廳決定試行中心國小制度,學校改名為集賢區中心國小。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陳志雄去杭州當中學教師,就由王裳(女)任校長。至抗戰前學校分別由金問韶、陳雋、王讓、趙祖謙等任校長。

民國時期,學校大多聘請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任教,1929年時後成為南京著名特級教師、南京市教育局局長斯霞老師就在學校任教。當時學校教學重視課堂訓練以鞏固知識,在低年級國語課還採用“默讀並重”的方法,藉以練習標準音。學校以教學成績優良而聞名。民國四年(1915年)八月,《浙江光復後情形之概況》記述:“至於女子兩等學校,紹興明德女校、嘉禾女子高等教授均屬認真,而求其成績卓著,校風嚴整,當以嘉禾女校為優。”民國十四年(1925年)七月,嘉興縣政府專門視察員金學儼視察該縣教育狀況,報告:……縣立集賢區中心國小,環境布置,有教育意味,圖書設備。漸充實,操作,學業成績,隨時考察,教員受師範專業訓練者居多,教訓設施亦非率午操觚者可比。學生六百餘,服裝整齊,舉止敏活。” 民國十九年(1930年),省督學馮克書來校視察後,將情況上報教育廳,省教育廳即行文稱:“茲悉集賢國小……等四校均系教育有方,布置合宜……飭縣分別傳渝嘉獎。”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三月,省督學盧綬青視察學校後稱:“集賢國小……各教員富有改進精神,教學訓練,課外活動及布置設備,各有特長,救國教育尤能注意。”

學校一直重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時,組織學生於5月9日上午在講演廳(即中山廳、現“戴夢得”址)參加“國恥大會”。下午,又手執白旗參加遊行,白旗上寫有“毋忘國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等標語。民國十年(1921年)十一月十一日,為太平洋會議開幕之日,秀州青年會組織集會,女高學生參加。十二日上午又分隊遊行至四鄉,下午齊集公共運動場開“國民外交後援大會”,手舉白旗,上書“反對直接交涉”、“取消二十一條”、“力爭魯案”、“共御外侮”等標語,會後參加遊行。民國十四年(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縣立女校為協助上海受難工人克服困難,在六月十日下午於講演廳舉行遊藝會義演。“九·一八”事變後,在歷史、地理、自然、國語課上,同學們提出了許多關於日本的問題,老師不作回答,而是加以歸類後,讓同學們自己去尋找答案,每個同學分別一、二個題目,著手調查研究,老師則幫助提供有關的參考書籍。題目完成後,老師再加以選擇和整理,研究報告計49條之多,使同學們對日本的侵華歷史有了一個系統的、清晰的了解,也使同學們在幼小的心靈里,充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產生了強烈的反日救國信念,

學校重視體育活動,早在民國四年(1915年)十二月四日,在慶祝建校十周年時,就舉行校運動會,有18所國小到會致賀,全校學生參加並觀看,且家長也會主動來幫助縫製運動服裝等。民國十九年(1930年)十一月舉行的全縣第二次聯合運動會上,集賢國小團體操練96.5分獲冠軍,另獲國小女子甲組和女生乙組田徑賽分組中各得第一名。

(1937年— )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學校被迫停辦,原校址後由日偽設立“嘉興縣立模範國小”。抗戰勝利,由嘉興縣政府接收學校,並改名為“嘉興縣湖光鎮中心國民學校”。1947年2月,學校改名為嘉秀鎮第一中心國民學校。抗戰期間,學校教師忠於職守,保持民族的氣節,抵制奴化教育。抗戰勝利後,學校由縣政府指定為全縣示範中心學校,擔負著將經驗推廣到全縣之責。

1949年5月,學校由人民政府接辦,下半年改校名為嘉興市建設區中心國小。1963年學校被列為浙江省教學改革試驗學校。1976年2月,學校遷回原址。 1978年8月,少年路國小併入為學校分部。從建國初期至文革結束這三十多年時間裡,儘管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空前浩劫,但學校還是憑著良好的師資、嚴謹的教風、嚴格的教學管理使學校的教育質量一直名列地區前茅,從而逐步確立了在嘉興地區重點國小的地位。

1984年2月,學校復名為建設中心國小,8月確定為市重點國小。1987年3月,市教委將學校更名為嘉興市實驗國小,以使學校成為全市國小教育科研和實驗基地。這一階段學校立足於本校實際,重視學生道德、知識、技能、體能、心理等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在德育工作、學校管理、教育教學、文藝、體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1997年7月,根據市教育局的部署,中和街國小併入學校。1998年市委市政府決定易地重建嘉興市實驗國小。為使學校能在搬遷新校前實現平穩過渡,1999年實驗國小本部又搬遷至了少年北路嘉興中專校址,中和街分部則搬至勤儉路分部。2002年秋季,學校整體搬遷至位於嘉興經濟開發區的實驗國小,占地61.88畝,總建築面積17054平方米,建築設計以“自由、人文、生態、科技”為核心理念,整體格局開放而大氣。2007年9月,位於南湖區的巴黎都市校區開校。占地61.9畝,建築面積32849平方米,整體設計以“精緻和諧”為核心理念。兩校區現代化教學設施完備,信息科技和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尤為突出。學校現有教學班75個,學生3704名,教職工183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