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博物館

嘉興博物館

嘉興博物館,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現館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始於1958年。原館位於市區勤儉路禾興路口,後遷建南湖區海鹽塘路,並於2003年10月對外開放。2004年10月1日起,常年免費開放。嘉興博物館館內藏品豐富,結構較完整,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嘉興各個時期的文化風貌。館內 “禾興之源——史前時期的嘉興”和“沃土嘉禾——歷史時期的嘉興” 兩個基本陳列,梳理了整個嘉興的發展過程。嘉興博物館先後獲得嘉興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省級治安安全示範單位、省文物系統先進集體、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榮譽。2009年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基本信息

概述

嘉興博物館嘉興博物館

嘉興博物館1958年建館。現新建館位於南湖新區中環南路北側,市圖書館南側。建築造型為船形,寓意歷史航船從過去駛向未來,建築內部分陳列區、庫房區、服務區。陳列區設嘉興史前文化——《禾源》,館藏文物精品陳列——《禾珍》、名家書畫陳列館、扇面藝術陳列館、臨時展覽館等,
並配備聲、光、電、多媒體、電腦網路等先進設計,使博物館成為向廣大觀眾傳播歷史文化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高品位文化休閒活動的場所。
嘉興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玉器、陶器及歷代墓葬出土的銅器、玉器、瓷器等文物;書畫藏品有明清書畫文徵明、項聖謨、藍瑛、金農、吳昌碩任伯年、虛谷、蒲華、沙孟海等人的佳作;革命文物有太平天國的“長樂炮台碑”、“分路碑”以及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進行抗日鬥爭活動遺留下來的文物等。尤以館藏崧澤時期的人首陶瓶、明代素三彩瓷船以及歷代名人書畫為代表的文物充分反映了嘉興遠古文明的輝煌和文風的鼎盛。
博物館在遷入新址後,充分利用新館的場地優勢,自2003年10月開館至今,已舉辦各類知識講座和培訓班10多期,各類臨時展覽30多個,大型博覽會1個,其中包括大型《史前動物科普展》、《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大型圖片展》、《井岡山精神》、《人民的兒子——鄧小平》、《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大型圖片展》等,共接待觀眾近40萬人次,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歷史沿革

1958年6月,嘉興地委與嘉興縣籌建嘉興博物館。
1958年12月1日,位於南大營縣衛生院舊址(現南門菜場)的嘉興中心博物館成立對外開放。
1959年,嘉興中心博物館劃歸嘉興縣管轄。
1960年,搬遷至嘉興縣展覽館(嘉興秀城區人民政府舊址)。
1961年7月,與嘉興縣展覽館合署辦公,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1962年,搬遷至勤儉路、禾興路交叉口的老法院舊址。
1972年5月,更名為嘉興縣博物展覽館。
1973年,建立內部的文物資料陳列室。
1978年10月,更名為嘉興博物館。
1978年11月,嘉興文物商店成立。
1980年,立新路20、21、22號劃給嘉興博物館作為文物陳列和文物商店使用。
1990年12月,嘉興博物館工會成立。
1993年6月28日,嘉興博物館所屬嘉興市展覽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1993年10月13日,嘉興博物館與市文管處合署辦公。
1996年10月18日,嘉興博物館與市文管處機構分開。
1998年2月16日,嘉興博物館和庫房基礎工程動工。
1999年2月,嘉興博物館門面改建裝飾工程竣工。
2001年9月18日,位於海鹽塘路的嘉興博物館新館打樁開工。
2002年9月28日,嘉興博物館新館建築框架結頂。
2003年10月28日,嘉興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4年4月28日,嘉興博物館對未成年人等相關社會群體實行免費開放。
2004年10月1日,嘉興博物館免費向社會開放。
2009年5月,嘉興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二級博物館。

基本陳列

《禾源——嘉興史前文物展》以馬家浜遺址的發現作為嘉興文化的源頭,系統地展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發展序列;《沃土嘉禾——歷史時期的嘉興》陳列分六個單元,圍繞“禾”這一主線,較詳細地記錄了嘉興從吳越時期開始歷經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現代各時代的發展變化過程。另有《館藏珍貴文物展》和《館藏書畫展》基本陳列。
《嘉興歷史文物陳列》為嘉興市博物館基本陳列,該展覽是1997年12月30日重新布設開展的。陳列以大型雕塑《禾源》為象徵,以時間為序,在300多平方米的展廳中集中展示嘉興上自遠古,下至近代那源遠流長的7000年文明史,展示了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吳越文化以及名人文化等輝煌燦爛的歷史。其中以馬家浜文化的玉璜和崧澤文化的人首陶瓶為代表的430多件文物和以唐代政治家陸贄、現代文學巨匠茅盾為主要內容的100多幅照片集中展示了嘉興獨特的人文歷史和名勝風光。

珍貴藏品

方玉錐形器
良渚文化嘉興大橋鄉南子村大墳遺址出土縱38、橫1.6厘米
刻面作方形,頂端飾一穿孔圓錐小柱,尾部尖銳。上半部刻有六組簡化的獸面紋,以3.5-3.7厘米的長度為一組,每組以兩面相對稱的半個橢園形為雙眼,其中間的一小圓圈為嘴,下面刻有若干條細密的弦紋為一組的界線,而每一組的紋飾均可看作成單獨的簡化獸面紋,此器通體呈粉白色,玉質光滑細膩,製作精細,紋飾精美,而且它的長度超出了一般玉錐形器的長度。可見良渚時期用玉之風的大盛,尤其是若干條紋紋細如髮絲,並準確地運用軸對稱構圖,說明當時的工藝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其製作之精,紋飾之美,個體之大都是十分罕見的,不愧為新石器時代留下來的珍貴藝術品。
雙孔玉鉞
良渚文化
郊區大橋鄉南子村大墳遺址出土長14、寬8、厚1厘米
薄形扁體,略呈長方形,近背處有兩個小的垂直形的小孔,孔徑分別為1厘米和1.2厘米,均為二面對鑽,孔內留有明顯的斜面台痕。刃部平直,鋒利,並且寬於鉞身。鉞面磨製精細,拋光瑩潤,通體顯蟹青色夾雜灰白色筋斑。在眾多的玉制器形中,真正作為禮儀的象徵,並且與古代戰爭和軍事有關的器形只有一種,即玉鉞,它脫胎於石斧。此玉鉞屬良渚文化器形中難得的精品,並有確切的地層關係作依據,具有極高的研究和鑑賞價值。
人首陶瓶
崧澤文化
嘉興大橋鄉南子村大墳遺址出土高21、腹圍28厘米
泥質灰陶,呈人首三節葫蘆形瓶體。瓶首塑小頭人面,兩眼內凹,鼻樑隆起,雙耳聳立,張口若語,腦後束短辮,長頸粗脖,溜肩,弧胸,鼓腹,體態肥碩。胸前開一橢圓形大口,口內中空,與瓶體貫通。瓶底作小圈足,略外撇並飾鋸齒狀缺口若干,整個器物造型奇特,生動古樸。此陶瓶很可能與當時祭豐收、求甘雨、降生靈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動有關,這在國內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尚屬首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遼·彩繪木雕觀音立像
底座24×18、高113、腹圍75厘米

頭頂梳高束髮,前飾雙層如意寶相花冠,下露鬢髮。面相圓潤,額際中嵌白毫,兩眼下視。鼻高且直,嘴唇輕閉,大耳垂肩,神態十分安詳。上身袒露,隆乳束腰,飾項圈,套如意、披肩,披長帛,左手上彎提置胸前,右臂下垂,略彎肘部。胸掛長串寶珠,腰系裙、束寬頻,下著褲,赤肢立於蓮花寶座之上。側視造像,姿態優美,線條流暢。整個形體古樸大方,富有層次和重量感,當稱遼代佛像之珍品。
明·惠孟臣紫砂一滴壺
口徑2.8、底徑2、通高3.8、腹徑4厘米
惠孟臣,明天啟、崇禎間製作紫砂壺名家,江蘇宜興人,所制大壺渾樸,小壺精妙。以竹刀劃款,有的器蓋內有"永林"篆書小印為最精。明《陽羨名陶錄》中略有介紹。所制紫砂一滴壺,珠鈕,將軍帽式蓋,梨形壺身,圓口平沿無唇,環把,前斜小流,鼓腹,收底。底沿向明·紫柏大師銅像
明·紫柏大師銅像
內微弧,不顯圈足,底有"惠""孟臣"篆書小印款,全器光素滋潤,呈褐紅色,造型簡樸精妙。本器收藏者為張廷濟。
明·紫柏大師銅像
底座30、高39厘米、重量15斤
此像作結跏趺坐,面龐豐腴,大耳垂肩,頹頭號圓潤,鼻直唇正,濃眉大眼,雙目下視,嘴角微啟,儀態大方,端莊慈祥。身著鑲邊交領寬袖長袍,斜襟處顯露內衣。左肩扣以雕花帶勾,垂纓束,飾帶結,斜披蔓枝寶相,連珠格飾富有層次和厚重感的紫衣袈裟。該物製作精湛,比例準確,整個銅像輪廓線圓潤流暢,刻劃入微,把高僧受賜時的形象刻劃得栩栩如生,作為《嘉興藏》創刻者的銅像得以完整保存,彌足珍貴。
紫柏(1543-1603),明末高僧。俗姓沈,本名真可,字達觀,以號行,江蘇吳江人。17歲出家,20歲受具足戒,初名柳溪和尚,受賜而鑄。明萬曆元年(1573年)至京師,參禪遍融,不久南還至嘉興,恢復並主持楞嚴寺,尤其是主持創刻篇幅浩瀚的《嘉興藏》,功垂千古,名聞遐邇。

所獲榮譽

2012年12月,嘉興博物館成為嘉興市第二批社科普及示範基地之一。截至2012年,嘉興博物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美術教育基地”、“旅遊教育基地”。
2013年12月13日,由嘉興博物館編輯,中華書局出版的館藏文物叢書《舒捲清風——嘉興博物館館藏文物·扇面》和《函綿尺素——嘉興博物館館藏文物·沈曾植往來信札》在第八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評獎中分獲藝術類和社科類優秀作品。[9]
2014年嘉興博物館理事會成立,標誌著文化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工作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並獲浙江省“博物館免費開放最佳做法——最佳管理創新”獎。
2014年嘉興博物館“禾興之源——史前時期的嘉興”和“沃土嘉禾——歷史時期的嘉興”兩個基本陳列,分獲第十二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優勝獎和浙江省陳列展覽精品獎。

科研成果

嘉興博物館積極做好野外文物搶救性保護和文物徵集工作;編輯
出版《嘉興文博》刊物,出版館藏系列叢書《舒捲清風》、《函綿尺素》、《蒲竹英華》、《海日流光》、《明器載道》以及參與具體編撰《馬家浜文化》、《嘉興博物館館藏文物精品集》等書籍和圖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