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細胞增多症

嗜酸細胞增多症

嗜酸細胞增多症骨髓象:1.嗜酸早幼粒細胞2.嗜酸中幼粒細胞3.嗜酸晚幼粒細胞4.嗜酸分葉核粒細胞5.中性中幼粒細胞6.中性分葉核粒細胞7.淋巴細胞8.早幼紅細胞。

實驗室檢查

(1)血象:白細胞分類中嗜酸粒>8%,嗜酸粒絕對值>0.4×109/L。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躍,粒系增生活躍,粒系早幼粒、中幼粒、晚幼粒、桿狀核、分葉核階段均可發現嗜酸粒細胞。

(3)寄生蟲病:應做糞便蟲卵檢查及寄生蟲皮膚過敏試驗。

(4)肺部表現為主者:可做X線檢查,痰檢嗜粒細胞。

診斷標準

本病的參考診斷標準如下。

外用血液中嗜酸粒細胞的百分率超過正常值(7%)或絕對值超過正常數值(0.45×109/L),即可診斷為嗜酸粒細胞增多症。

根據嗜酸細胞增多的程度,臨床上可分為輕、中、重3級。

(1)輕度:嗜酸粒絕對數小於1.5×109/L,在白細胞分類中占15%以下。

(2)中度:嗜酸粒細胞絕對數為1.5-5×109/L,分類中占15%-49%。

(3)重度:嗜酸粒細胞絕對數大於5×109/L,分類中占50%-90%。

治療

病因治療

驅蟲,治療感染性及過敏性疾病等.

一般原因不明又缺乏臨床表現的輕症病例

,無需特殊治療,可予隨訪.當有持續重度增高時,可選用下述藥物治療.

1.卡巴胂8mg/( kg.d ),分2~3次口服,10天為一療程,必要時可於10天后再服一療程.適用於治療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症,有肝腎功能損害者禁用.

2.海群生4~6mg/( kg .d),分2~3次口服,連服7~14天,或12~15mg/( kg.d),分3次口服,連服4~5天.適用於治療蝴蟲移行症,熱帶嗜酸粒細胞增多症,流行性暴發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及原因不明的嗜酸粒細胞增多症等.

3.潑尼松可用於重症過敏性肺炎,流行性暴發性嗜酸粒細胞增多症等,1~1.5mg/( kg.d ),口服,約用2周,病情好轉後漸減量,維持4~6周.反覆發作者可延長療程.

對症治療

.若未檢出基礎病因,應對患者的併發症進行隨訪.若是反應性的而並非惡性腫瘤,給予小劑量皮質類固醇的短期試驗性治療可降低嗜酸性細胞.

求醫網嗜酸細胞增多症專題

嗜酸細胞增多症嗜酸細胞增多症

求醫網(www.qiuyi.cn)創立於2000年,是北京時代網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核心平台,我們力求打造中國最專業的醫療網站。求醫網正在努力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和專業的線上諮詢服務,同時建立海量信息庫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醫療信息資訊…… 詳細 >>

本詞條全部內容由詞條認領機構及智願者共同編輯,互動百科權威評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