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內蒙商都縣的剪紙藝術家]

喬麗[內蒙商都縣的剪紙藝術家]

喬麗,女,漢族, 1969年出生於內蒙古商都縣的一個小山村,受當地剪紙文化和奶奶的影響,從小熱愛繪畫和剪紙,一直在淄博市臨淄區從事一線美術教育工作,繪畫作品多次獲省市級一等獎,剪紙作品多次在《北方周末報》 《魯中晨報》 、等刊物上發表和接受專訪,在課餘時間創作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

人物生平

喬麗,女,漢族, 1969年出生於內蒙古商都縣的一個小山村,受當地剪紙文化和奶奶的影響,從小熱愛繪畫和剪紙,六七歲便跟奶奶學習剪紙,從簡單的窗花學起,如:拉手小人、《貓臥盤》、《老鼠爬桿》,再到十二生肖,直至現在自己的創作。1993年畢業於內蒙赤峰師專美術系,一直在淄博市臨淄區從事一線美術教育工作,繪畫作品多次獲省市級一等獎,剪紙作品多次在《北方周末報》 《魯中晨報》 等刊物上發表和接受專訪,在課餘時間創作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

個人作品

鄉村記憶系列作品:《攤煎餅》、《去外婆家》《包餃子》、《剝玉米》、《摘棉花》、《紡棉花》、《捏莜麵》、《搗精精》、《春耕》、《撿鉤鉤》、《拜奶奶》等,每一個場景都來源於鄉村生活和兒時的記憶,形象生動,感情真摯,個性顯明;

齊文化系列作品:《趕牛山》、《七子戲鞠圖》、《姜子牙伐紂》等,具有濃郁的齊國文化特點;

民俗方面系列作品:《中國夢 騰飛中國》、《山藥蛋蛋》、《喜鵲登梅圖》、《梅、蘭、竹、菊》、《驚艷中國紅》、《富貴牡丹圖》、《十二生肖》等,寓意深遠,吉祥如意。

獲獎作品:

2013年參加山東省工藝美術品大賽作品《春耕》獲銀獎;

2014年參加內蒙古剪紙大賽作品《包餃子》獲優秀獎;

2015年作品《沂蒙紅嫂頌》“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全國名家剪紙展”獲銀獎;

2015年作品《騰飛中國、圓夢神州》參加“全國大獎賽”

個人生活

喬麗有很多獨具特色的代表作品:

《騰飛中國,圓夢神州》

騰飛中國,圓夢神州 騰飛中國,圓夢神州

本作品畫幅高130厘米,寬200厘米,主體框架是騰飛的“龍”和“鳳”,代表著騰飛奮進中的男女中國人,奮發向上的蓬勃精神。

龍的身體分別是:一年四季中的春播、夏鋤、秋收、冬藏和團圓的過年情節,體現改革開放以來的人民生活。從龍的脊樑開始分別是慶祝新農村的場景、新社區生活和孝敬老人的場景,體現出現代農民的幸福生活。鳳的身體是:我國各族少數民族人物和拉手娃娃,其中拉手娃娃是黃帝氏族部落圖騰的演變,有抓錢、去病、招魂等說法,圍繞在各族人民周圍,佑護著華夏子孫。鳳尾上是花草圖案,代表著我們要保護環境,珍惜美麗的家園!龍和鳳的邊緣是十二生肖的圖案,代表年年歲歲,平平安安。

整幅作品都體現出奮發向上、陰陽平衡、和諧美滿、團結歡快、歲歲平安等氣象

《三月三 趕牛山》

三月三,趕牛山 三月三,趕牛山

本作品畫幅高200厘米,寬70厘米,至上而下分別為:盪鞦韆、燒香拜佛、蹴鞠、看大戲、抖空竹、鬥雞、賣貨等大小七個場景。真實地反映出淄博臨淄人民牛山廟會的場景:踏青、熱鬧、和諧、共贏等傳統景象。被淄博足球博物館收藏。

《山藥蛋蛋》

山藥蛋蛋 山藥蛋蛋

山藥蛋蛋,學名土豆,馬鈴薯,是烏蘭察布地區的主要種植的農作物。整個作品是以一顆生長的山藥(土豆)苗為主體,結合傳統的剪紙圖案和具有內蒙古民族特色元素的圖形,形成了一幅大氣、細膩的作品;同時作品也是一個平凡母親的形象,寓意著山藥蛋這個最普通的農作物就象母親一樣,用她的身體和乳汁養育了烏蘭察布地區的一方兒女。作品分為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山藥苗的周圍共有六個內容,自上而下直觀的描繪了山藥的種植與收穫,分別是:切山藥籽、種山藥、鋤山藥、收山藥、運山藥、藏山藥的場景。地下根的部分有兩個內容:山藥的加工、山藥的十幾種種吃法等。

《驚艷中國紅》系列

驚艷中國紅系列1 驚艷中國紅系列1
驚艷中國紅系列2 驚艷中國紅系列2

這是一組人物剪紙,把繪畫和剪紙相結合,中國女子的臉部用繪畫的形式,衣服和髮飾用剪紙的形式,作品的特點在於體現中國女子的低調與內斂、濃艷不俗的內涵氣質,把中國紅之美發揮的淋漓盡致。意在挖掘中國紅的獨特之美,為中國紅與中國女子碰撞出的火花。被內蒙古《北方周末報》專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