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風儀

張衡除發明了地動儀以外,還製造過另一件有關氣象學的儀器——候風儀。人們在談論張衡的科學創造時,多是把“候風地動儀”認為是一件儀器,不大注意“候風”兩個字的意義。竺可楨先生特別指出:《後漢書·張衡傳》里所記“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一句,是候風儀和地動儀兩個儀器創造的記敘,不過《後漢書·張衡傳》把候風儀的情況忽略了沒有寫出來。

探究

竺可楨先生在《中國過去氣象學上的成就》一文里寫道:“在氣象儀器方面,雨量器和風信器都是中國人的發明,算年代要比西洋早得多。《後漢書·張衡傳》‘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後漢書》單說到地動儀的結構,沒有一個字提到候風儀是如何樣子的,因此有人疑心以為候風地動儀是一件儀器,其實不然。《三輔黃圖》是後漢或魏晉人所著的。書中說:‘長安宮南有靈台,高十五仞,上有渾儀,張衡所制,又有相風銅鳥,遇風乃動。’明明是說相風銅鳥是另一種儀器,其製法在漢書上雖然說得不詳細,但是根據《觀象玩占》書里所說的:‘凡俟風必於高平遠暢之地,立五丈竿,於竿首作磐,上作三足鳥,兩足連上外立,一足系下內轉,風來則轉,回首向之,鳥口銜花,花施則占之。’由此可知,張衡的候風銅鳥和西洋屋頂上的候風雞是相類似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