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托海鄉

喀拉托海鄉

喀拉拖海鄉喀拉拖海鄉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縣城東部,與恰普其海水庫相連,南與拜城縣相鄰,西與喀拉達拉鄉相連,北與鞏留縣相鄰。喀拉托海鄉在哈薩克語中的意為“黑色的森林”。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面積

總面積573.4平方公里,農業耕地面積1.5萬畝,畜牧草場遼闊,達80萬畝。峰嶺綿亘

喀拉拖海鄉喀拉拖海鄉

人口民族

2005年,全鄉2745戶(其中牧業1317戶),總人口達13078人。人口密度22.8/平方公里。全鄉總人口中哈薩克族9401 人,占72%;維吾爾族408人,占3%;蒙古族686人,占5%;漢族1871人,占14%;回族613人,占5%;其他民族99人,占1%。

地形氣候

喀拉托海鄉地勢由東向西,由北向南逐漸增高,平地海拔900-1500米,占4%;山地海拔2400-3600米,占96%;是宜農宜牧的鄉場之一。 東西寬23公里,南北寬7 公里 。平均氣溫4.1℃,最高(七月)33.6℃,最低(一月)-32.4℃,平均雨量350毫米以上,蒸發量1298.5mm,無霜期135天,屬高寒山區氣候。

駐地郵編

郵編:835506。組織機構代碼:01035724 - 9。

行政區劃

轄區內共有9個行政村,1家企業辦。分別是:阿克卓勒村(農業一村)、喀拉托海村(農業二村)、鐵熱克提村(農業四村)、庫木托別村(農業六村)、伊音加爾村(農科站)、阿克托海村(牧業一村)、達根別勒村(牧業二村)、也什克列克村(牧業三村)、可爾根布拉克村(牧業四村)、企業辦。

歷史沿革

喀拉托海鄉原系紅旗第五人民公社的第五、六大隊,1964年6月由五公社析置六公社。1978年該稱喀拉托海公社,1984年7月政、社分設時成立喀拉托海鄉。1989年轄:11個村民委員會17個村民小組。鄉人民政府駐喀拉托海村。2004年因建恰普其海水庫遷出2個農業村,有從喀拉達拉牧場遷入2個牧業村。2005年,合併一個村,現有9個行政村、一家鄉辦企業。

地理位置

喀拉托海鄉位於特克斯縣城以東38公里處 ,距伊寧市156公里,距烏魯木齊市956公里。地處特克斯河谷階地平原,東北與鞏留縣相接,西與喀拉達拉鄉為鄰,喀拉托海鄉轄區內山山脈呈東南走向,是以農牧業相結合的大鄉。

文教衛生

2005年全鄉教職工194人,擁有普通中學2所(其中:一所為哈族中學,一所為漢族中學),國小8所,在校學生1740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1258名。鄉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2人。2005年出生298人,出生率為22‰。死亡60人,自然增長286人,自然增長率20‰。全鄉有已婚育齡婦女2234人,落實避孕措施的1587人,計畫生育率為98%。

特色產業

喀拉拖海鄉是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多民族鄉,2005年末牲畜存欄數為83628頭(只)。今年我鄉明確規定了種植業要按照1:2:1的比例,合理調整最佳化"糧、經、草"三元結構,大力推廣優質牧草種植,抓好草業基地建設,已在4000畝噴灌區全部種植了紅豆草苜蓿。鄉黨委、政府自2005年開始在阿克托海牧業村建設哈薩克羊繁育基地,基地總投資120萬元,已投入使用7000畝,建成250畝高效優質的公羊草料基地。其餘6000畝也正在緊張有序的規劃建設當中。基地內有養殖戶共6戶,已建成6座高標準的棚圈,每座棚圈占地4畝,並投資7萬元新建了1座小畜配種站,引進13隻塔城巴什拜種公羊,基地內現有優質生產母羊1200隻,2005年採用人工授精技術配種提高了配種率,已產冬羔600隻、春羔600隻,羔羊改良效果明顯,個體較土種肉羊增加2-3公斤。 恰甫其海水庫的建成,為喀拉拖海鄉的經濟發展增添的新的活力,庫區周邊可以發展生態游、水庫游、農家樂、牧家樂等水上項目和民俗風情項目,我們歡迎投資者來我鄉恰普其海水庫,發展規模旅遊業、種、養殖業等。 吉勒蘇溫泉: 吉勒蘇溫泉距特克斯縣38公里,溫泉提供餐飲、購物,娛樂設施配套俱全,有2個露天浴池。

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堅持"全面覆蓋、長效管理、永久保潔"的原則,進一步創建優美、舒適的鄉村人居環境。新建商業樓房1棟,總建築面積2700平方米,鄉辦公大樓和鄉客運站也將陸續建成,在鄉主幹道兩側新栽有榆樹、柳樹等樹木500餘株。 按照"突出培訓、拓寬渠道、積極服務、整體聯動"總體要求,先後舉辦培訓班12期,有組織地向烏魯木齊、石河子、博樂等地輸出勞務工1200人,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有序轉移,促進了農民增收。全鄉新鋪設縣鄉道路18公里長、全部為柏油路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