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孝子

原文崔長生,生而啞,性至孝,人呼“啞孝子”。 7.飢:災荒。 ⑤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

本文言文一共有兩種版本

第一種

原文

孝子無姓名,人以其啞而孝也,謂之啞孝子,亦不悉為何里人,昆明人以其為孝子也,謂之昆明人。孝子生而啞,不能言;與人處,以手指畫,若告語者,人或解或不解也。性至孝,有母年已老,饑寒皆心先喻之,不待母言也。家無食,乞人余以養,有所得,必持歸陳母前,俟母食,然後食,母未食,不先食也。母偶恚,則嬉戲拜舞母前,母歡娛如初,然後已。母無他子,只一啞孝子。見孝子啞,始亦悲傷,繼而且安之;久之,且以為勝不啞子也。有食瓜者,見孝子立於側,與以余。持之去,食瓜者固素聞孝子之食必先母也,躡其後,驗之。信然,乃大駭服。已而母死,鄉人方議醵錢斂,孝子蹶然起,牽鄉人衣,至一井邊,數數指水中。眾訝之,姑引繩下視,則得錢累累;凡母之衾若與夫埋葬之費皆具,不知錢之所自來也,或曰:"孝子日乞歸,必投一錢於中,積之久矣。"或曰:"非也,天以是賜孝子也才。" 既葬母,即遠遊不歸,人遂無有見之者。

譯文

(所說的這個)孝子沒有姓名,人們因為他啞而且孝順,(所以)叫他啞孝子,也不知道他是哪裡人。昆明人因為他是孝子,(所以)說他是昆明人。(這個)孝子天生啞巴,不能說話;(他)和別人相處,(總是)用手指指畫畫來告訴別人,人們有的理解,有的不理解。(他)性情很孝順,(他)有個母親已經老了,飢餓寒冷都以自己(的感受)來推測母親(的感受),不用母親說明。家裡沒有吃的,乞討別人吃剩的來養活自己。只要乞討到(食物),必定捧著跪在母親面前,等母親吃。然後(自己)才吃,不自己先吃。母親有次生病,(他)在母親面前嬉戲跳舞,直到母親高興像原來(沒生病時)一樣,才停下來。母親沒有其他兒子,只有這個啞孝子。(她)看見孝子啞,開始時很悲傷,後來心安了。久了之後,(她)認為(兒子的啞)勝過(別人)不啞的兒子。有個人吃瓜,看見啞孝子在旁邊站著,(於是)把多餘的瓜給他吃。(啞孝子)拿著瓜離開。吃瓜的人曾經聽說過啞孝子吃東西先必定先給母親吃,(於是)悄悄地跟隨啞孝子之後,查看。果然是這樣。於是非常吃驚佩服。後來母親死了,鄉里人正要商量湊錢收斂安葬(他的母親)。啞孝子突然跳起,扯著鄉人的衣服到一個井邊,頻頻指水中。眾人都很驚訝,引一繩子下井中一看,得到錢很多。母親的陪葬衣物和埋葬的費用都有了,(但)不知道錢為什麼會自己來。有的人說:“孝子每天乞討回來,必定投一文錢到井中,積累很久了。"有的人說:"不是,這是上天賜給孝子的。”埋葬了母親以後,(啞孝子)遠遊不再回來,於是再也沒有人看見他。

第二種

原文

崔長生,生而啞,性至孝,人呼“啞孝子”。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出入必請安。後淮、徐大飢,孝子行乞於鄉,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野草以食。歸則扶其跛父病母於茅檐下,盡傾簞中物,敬父母,父母賴以活。一日,途見故紙,中有遺金,守待失者而不得。月余,未見有求者,乃易豬飼之。豬蕃息,遂為父母備棺。孝子待人,誠而信。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後不知孝子所終。

譯文

崔長生生下來就啞,品行很孝順,鄉里人稱讚他為“啞孝子”。他不僅天生喑啞,而且左手蜷曲,靠做傭工來養活父母,並且出入都一定會給父母請安。後來鄉里發生了一次大饑荒,他在外行乞,別人憐憫他,就給他吃剩的食物,但是他收下後把它們放到竹籃中留著,自己則去挖掘野草來吃。回到家中後,就把他的殘疾的父親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竹籃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這些食物維持生存。 一天,他在路上看見了一堆廢紙,(發現)裡面有別人遺失的財物,沒等到失主。一個月以後,(仍然)沒有等到來領取的人,他就用錢買了一頭豬飼養,豬下仔後,於是就給父母準備棺材。他待人誠實守信,父母先後去世,他傷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們葬在了荒山,後來不知道啞孝子到哪裡去了。

注釋

1. 而:表並列。
2. 性:性格、性情。
3. 呼:稱呼。
4.既.....復: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
5.攣:蜷曲不能伸直。
6. 傭工:名詞作動詞,做傭工。
7.飢:災荒。
8.於:介詞,引出動作的處所、時間、對象,可以翻譯為“在”
9.遺(wei):送給。
10.易:換
11.卒:死。
12.蕃息:繁殖。
13.憫:同情
14.賴:依靠
15.慟:悲傷
16.之:去、往
17.至:極
18.信:講信用
文言文品讀 六上答案
1.性(至)孝 .至:到了極點,可翻譯為非常 3.人(憫)之 憫:同情 4.父母(賴)以活 賴:依靠 5.乃(易)豬飼之 易:交換 6.父母先後(卒)卒:死 7.哭之(慟)慟:悲痛的樣子 8.後不知孝子所(之)之:到

句意

誠而信:誠實並且守信用。

啞孝子孝順的行為體現

1. 孝子是個啞巴,左手也是蜷曲的,但仍然照料他的父母。
2. 別人給他食物,而他收下後把它們放到食具中留著給父母,自己卻去挖掘野草來吃。
3. 回到家中後,就把他的殘疾的父親和生病的老母扶到茅檐下,倒出食具中的食物孝敬父母,父母完全依靠這些食物維持生存。
4. 預先給父母準備好棺材。
5. 父母先後去世,他傷心地大哭,用棺材把他們葬在了荒山。

啞孝子的孝行表現(文言文版)

①孝子既啞,左手復攣,傭工養其父母。
②後鄉里大飢,孝子行乞於外,人憫之,遺以糟糠,受而納諸簞,自掘野草以食。
③歸則扶其跛父病母於茅檐下,盡傾簞中物敬父母,父母賴以活。
④豬蕃息,遂為父母備棺。
⑤父母先後卒,哭之慟,棺葬於野。

啟發與借鑑

孝順父母的人,別人都尊敬他;不孝順父母的人,縱然腰纏萬貫,別人也會蔑視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