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臉譜

唱臉譜

《唱臉譜》是一首京劇與流行音樂相結合的戲歌,借鑑京劇唱腔和鏇律,將我國的傳統戲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聽起來琅琅上口,亦歌亦戲。這首歌由作詞家閻肅作詞,作曲家姚明作曲,並由青年歌手謝津演唱,流傳甚廣,深受人們喜愛。

基本信息

簡介

歌曲:《唱臉譜》

唱臉譜唱臉譜

作詞:閻肅

作曲:姚明

體裁:戲歌、京戲歌。

音樂風格:京劇曲調跟流行音樂巧妙融合風格的歌曲。

表式:流行音樂以通俗的形式表現古典藝術。

評析:歌曲《唱臉譜》,在歌曲中引入京曲調,屬於“戲歌稱“京味歌曲”,簡稱“京歌”。

歌詞

唱臉譜唱臉譜

外國人把那京戲叫做bei-jing o-pe-ra

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臉上畫

“四擊頭”一亮相美極了妙極了簡直OK頂呱呱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外國人把那京戲叫做bei-jing o-pe-ra

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臉上畫

“四擊頭”一亮相美極了妙極了簡直OK頂呱呱

紫色的天王托寶塔綠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銀色的妖怪灰色的精靈笑哈哈

外國人把那京戲叫做bei-jing o-pe-ra

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臉上畫

“四擊頭”一亮相美極了妙極了簡直OK頂呱呱

一幅幅鮮明的鴛鴦瓦

一群群生動的活菩薩

一筆筆勾描一點點誇大

一張張臉譜美佳佳

人物介紹

竇爾敦:

竇爾敦(公元1680—1720),河北省獻縣人,原名竇開山,乳名二東。他上有長兄,排行第二,長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竇二墩。他出身貧苦,其父竇志忠系明朝(公元1368-1644)末年農民起義軍李自成部下的將領

戲曲鑼經。音響、節奏均強,由於大鑼在小鑼和鈸的配合下共擊四記而得名。也稱四記頭。用以配合劇中人的亮相等動作。馬三立等相聲《黃鶴樓》:“我一叫板,你打一個四擊頭:嗆嗆叭登嗆!”

關羽:

1.關羽(?-220)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解(今山西運惡來),又稱為惡來革,三國時期的大臣。關於他的情況,正史中已失記載,在《韓非子》中有如下記載:

《韓非子》說林下第二十三

“崇侯(編寫者註:崇侯虎)、惡來知不適紂之誅也,而不見武王之滅之也。比干、子胥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侯、惡來知心而不知事,比干、子胥知事而不知心。’聖人其備矣。”

2.而在《封神演義》中,他被描寫為當時的嬖臣。繼費中助紂王綜理朝政。為人刁鑽奸猾,翻雲覆雨。善詆毀他人,喜進讒言。紂王聽之信之,枉殺無辜。

但按曹操對典韋的稱讚:“古之惡來”,其當為猛將,甚至可能是古代最著名的猛將,惜今史料不足了。

相傳惡來就是秦王的祖先,惡來的弟弟名叫季勝,是趙王的祖先。不過,這些說法是傳說居多,不一定是史實。

3.東漢末年著名將領,自劉備於鄉里聚眾起兵開始追隨劉備,是劉備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在關羽去世後,其形象逐漸被後人神化,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清代時被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4.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也對關羽的事跡多有描寫,在《演義》中關羽被描寫為“五虎大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張飛(?-221),字益德(《三國演義》、《華陽國志》中字翼德),漢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