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的制度理論研究

唯物史觀的制度理論研究

二、制度:社會關係的存在方式 二、制度:社會發展的內生變數 四、制度:社會力量的整合機制

圖書信息

作 者:崔希福 著

出 版 社: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9-1
版 次:1
頁 數:292
字 數:240000
印刷時間:2010-9-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303112425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當前,制度問題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門顯學或一個眾所關注的熱點,不僅學術界關注,甚至普通百姓也關注。其原因,不僅在於制度本身對一個國家和社會的重要功能和價值,還因為制度問題是歷史演進和學術研究的重要歸結點。幾乎所有的革命,都以制度變革為最終訴求,馬克思更是以社會發展的五形態或三形態理論來解釋人類社會的歷史更迭,其考察的中心也圍繞制度問題展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唯物史觀制度理論的凸顯
一、西方新制度經濟學對唯物史觀的挑戰與啟示
二、唯物史觀的制度理論是當代中國社會制度變遷的理論基礎
三、制度理論是唯物史觀的重要內容
第二章 制度的內涵與構成
一、唯物史觀中的“制度”:社會結構的規範化形式
二、制度:社會關係的存在方式
三、制度:利益關係的對象化形式
四、制度的類型:社會基本制度和具體制度
第三章 制度起源的實踐基礎
一、生產實踐:制度的發生論根據
二、交往實踐:社會關係的生成機制
三、制度:“個人之間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產物
第四章 社會發展的制度維度
一、制度:傳統社會發展觀缺失的一環
二、制度:社會發展的內生變數
三、制度:社會發展理想目標的實現機制
四、制度:社會力量的整合機制
五、制度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的根本
第五章 人的發展的制度條件
一、制度演進與人性之嬗變:對人性的制度分析
二、制度:作為利益實現機制為人的發展提供現實基礎
三、制度:為“人的類特性”的發展提供現實空間
四、制度:人的現實社會關係形成和發展的機制
五、制度:人的個性發展的重要條件
六、制度建構的價值基礎:以人為本
第六章 制度變遷的動力
一、自然選擇在原始社會制度變遷中的作用
二、生產力動力論:生產力的發展是制度變遷的根本動因
三、利益衝突論:利益衝突是制度變遷的直接動因
第七章 制度變遷的規律
一、社會制度變遷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規律
二、社會制度變遷的自然演進與理性建構相統一的規律
三、現代社會制度變遷的世界性與民族性相統一的規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