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方淨土禮懺法研究

唐代西方淨土禮懺法研究

《唐代西方淨土禮懺法研究》是2007年4月1日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明芬。

圖書信息

著 叢 書 名:敦煌學博士文庫 ISBN:9787105081981 版 次:1 頁 數:344 裝 幀:平裝 開 本:所屬分類:圖書 > 宗教 > 佛教

內容簡介

西方淨土信仰在中國的傳播源遠流長,所形成的論述和修持行儀相當豐富,唐代敦煌莫高窟的經變圖像,亦以西方淨土變數量最多。本文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結合文獻與石窟圖像,對石窟圖像功能作另一種角度的解讀。

本文主體分為6章,前3章著重在文獻的整理和分析,後3章探討敦煌石窟西方淨土變的發展,以及經變與淨土禮懺法結合的運作。在西方淨土禮懺文的部分,首先作溯源的整理,耙梳出西方淨土禮懺法在形成的過程中,吸收了北魏曇鸞和隋代彥琮的西方淨土禮讚文,並參考其他禮懺法及淨土行儀的內容,終於在唐代由淨土大師善導完成儀軌完備的西方淨土禮懺儀。善導的禮懺行儀有4部,本文以《大正藏》及敦煌相關文獻為主要資料,對善導的4部行儀作了整理與分析。善導之後,由法照繼承西方淨土禮懺法以偈贊為懺法主體的特色,並將善導致力發揚的稱名念佛,納入淨土行儀中,創立了五會念佛法門。後人更依法照的五會念佛編撰出不同的版本,例如P. 2130及P.3216。除此之外,以禮拜阿彌陀佛12個別號為主的《十二光禮》,也是敦煌地區常行的西方淨土禮懺法。敦煌石窟造像的部分,是從縱軸和橫向兩方面進行研究,縱軸是說明敦煌淨土信仰及西方淨土變的演進過程。

主要是以西方淨土變的發展為主軸,從石窟初期所表現的淨土思想,至阿彌陀佛說法圖的出現,至隋代簡單的西方淨土變,最後到唐代華麗壯觀的西方淨土變之過程。橫向先討論西方淨土禮懺法與西方淨土變的結合,再從各種經變的信仰性質,探討西方淨土變與其他經變搭配的原因與意義,它們是彌勒經變、觀音經變、藥師淨土變和天請問經變。其間並以相關儀軌在石窟的運作為貫穿,就石窟圖像來解讀石窟的宗教功能,完成文獻結合石窟造像的研究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