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達基底隧道

哥達基底隧道

哥達基底隧道號稱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1990年開始設計建設,預計2017年鋪軌通車。歐洲高速火車可以從德國的慕尼黑直通瑞士和義大利,從熱那亞到荷蘭鹿特丹僅需要一個小時火車車程。隧道貫通對於瑞士和整個歐洲的意義非同一般,這是連通南北歐洲的最快陸地交通通道,難怪被稱為“整個歐洲的勝利”。

概述

盾構機“茜茜”鑽穿最後一道石壁的瞬間盾構機“茜茜”鑽穿最後一道石壁的瞬間

哥達基底隧道號稱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1990年開始設計建設,預計2017年鋪軌通車。歐洲高速火車可以從德國的慕尼黑直通瑞士和義大利,從熱那亞到荷蘭鹿特丹僅需要一個小時火車車程。這條隧道總長56.978公里,離地表最深處有2500米,作為世界最長的地下隧道,將有二條鐵軌來回並行,二條鐵軌合起來有115公里。

背景

和所有巨大工程一樣,哥達基底隧道的挖通過程並不完全順利,事實上在工程籌備階段一場激烈的辯論在地質專家之間爆發了。一些地質學者甚至連建設隧道的可行性都產生懷疑,因為在一個盆地地區存在難以處理的斷層,懷疑者認為在這個幾乎不可控制的錯誤區域施工可行性很低。幸而最後的試驗鑽探證實盆地的白雲石層是堅硬、非含水的,適合機械隧道掘進。關於隧道項目,和瑞士的很多重大社會工程一樣,也進行了多次全民公投,儘管項目需耗資100億美元、耗時多年,還是獲得多數瑞士人支持,公投最終表決通過,每個瑞士人因此要負擔1300美元。

建設過程

現場工人慶祝隧道貫通,2500名工人花費14年完成工程,沒有任何重大安全事故。現場工人慶祝隧道貫通,2500名工人花費14年完成工程,沒有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為了修建這條世界最長的鐵路隧道,1990年瑞士最頂尖的工程隊就開始進行穿透機設計和建設,1992年地質勘探隊伍開始進行勘查,研究最好的打通路線,1996年開始,隆隆作響的穿透機分別從哥達山北面的Erstfeld和南面的Bodio不間斷工作,用不可思議的堅持和力量向山的中心挖進。哪怕是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已進化到今天的成就,哪怕是那5000馬力的龐然挖掘機似乎擁有無盡力量,將阿爾卑斯山脈穿透仍是難以用筆墨描繪的壯舉。在轟然14年後,穿透機的刀片終於打穿南北方向最後一道厚1.5米的石壁,最後時刻被整個歐洲通過實況轉播見證、人們為旋轉的刀盤鼓勁,刀盤上的鋼片被岩石磨得發亮,迎著一陣陣照相機閃光燈,更顯得“風姿卓越”。置身現場的工人、貴賓和記者爆出一陣歡呼,工人高舉“芭芭拉女神”像,感謝這位礦工守護神的庇護,在10多年的地下工作中項目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大家更慶賀瑞士終於從日本手中奪回全球最長隧道的頭銜,這條隧道總長56.978公里,離地表最深處有2500米,作為世界最長的地下隧道,將有二條鐵軌來回並行,二條鐵軌合起來有115公里。連線日本本州和北海道的青函隧道是之前全球最長隧道,長53.8公里。全球最長的公路隧道則是挪威的“拉達爾”隧道,長24.5公里。

使用工具

直徑14米的龐然大物:盾構機“茜茜”。直徑14米的龐然大物:盾構機“茜茜”。

瑞士人有一種可愛的迷信,Gotthard中的“Gott”是上帝的意思,“hard”是勇敢的意思,所以貫通儀式中還有牧師出席。而巨大的掘進機取名為“Sissi”,也就是著名的奧地利皇后“茜茜公主”的名字,鋼筋鐵骨卻擁有很女性化的名字,要在中國很可能叫“掘霸”或者“巨人”之類。原來是瑞士人怕在山的肚子裡挖通一條洞觸怒山神,所以讓“茜茜”以柔克剛。“茜茜”以最大精度挖成隧道,距離終點目標水平方向的偏差僅4毫米,垂直方向的偏差僅僅8毫米。在極度堅硬的岩石中,在高達1000米山體覆土的極端條件下,平均日進約為14米。而最高紀錄為一天內挖掘以及加固了將近56米長的隧道。動用2500工人施工的哥達基底隧道工程非常重視環保,挖出的石塊足以裝滿13棟帝國大廈,部分填回到了阿爾卑斯山的湖泊,從隧道流出的泉水,有時最高溫度可能有50攝氏度,則被引到漁場。

優勢

相比地面道路,隧道有很多優勢。隧道的遠期維護費用低。地面道路經受風吹日曬,熱脹冷縮,壽命短。而隧道中的溫度比較穩定,路面壽命長。地面道路要毀壞許多植被和樹林,地面道路的路基容易形成“水壩”,阻斷地表水的流通。地面道路還阻礙動物的自由遷徙,噪音對周圍環境也影響很大。從今後交通發展趨勢看,隧道會越來越多,或許有一天哥達基底隧道的紀錄會被刷新,但此刻,我們堅持創造奇蹟的精神會持久。

官方態度

瑞士運輸部長發言人沙拉丁說,就修建鐵路來說,隧道的貫通是最重要的里程碑;瑞士運輸部長魯文伯格說,相比其他隧道,哥達基底隧道永遠是最壯麗宏偉的紀念標桿。

意義

隧道貫通對於瑞士和整個歐洲的意義非同一般,這是連通南北歐洲的最快陸地交通通道,難怪被稱為“整個歐洲的勝利”。到2017年鋪軌通車後,歐洲高速火車可以從德國的慕尼黑直通瑞士和義大利,從熱那亞到荷蘭鹿特丹僅需要一個小時火車車程。對瑞士人來說,這條隧道則會帶來難以想像的巨大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隧道可以減少載貨卡車在蜿蜒起伏的阿爾卑斯上來回穿梭。卡車對阿爾卑斯上的自然環境破壞太大,而阿爾卑斯山對瑞士太重要了。1994年最終通過的公投決定,隧道通車兩年內,通過阿爾卑斯山的重型貨車數量一年不得超過65萬輛次,等於是將現在經過山區的火車數量減少一半。通車後,每天會有300輛列車以最高每小時250公里的速度雙向馳騁,讓橫越阿爾卑斯山的鐵路旅程比現在節省一個小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