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布時代前的跨大洋接觸

在1070年,在和丹麥的斯文二世的談話中,他提到了文蘭。 格陵蘭的古北歐人稱這些到來的拓居者為斯克賴林人。 文蘭島地圖據稱是一幅包括了文蘭島的古地圖。

哥倫布時代前的跨大洋接觸是指公元前10000年前就定居在了美洲的那些美洲原住民們及其後裔和其他大陸(非洲、亞洲、歐洲、大洋洲)的人們之間,在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抵達了加勒比群島之前,所發生的互相影響,然而穿越白令海峽,或者穿越該地區的曾經存在過的陸橋,都不算是跨大洋接觸。
哥倫布時代前的歐洲人與美洲人的接觸推測只有一個實例被確認無疑了,那就是古北歐人大約在公元1000年定居在了加拿大紐芬蘭的水母灣牧草地。[1][2]
除了維京人定居加拿大以外,根據歷史記述、考古發現、文化對比,又有其他許多哥倫布時代前的接觸被提了出來。不過,關於這些接觸的宣稱大多數都是有爭議的,這一部分是因為這些理論的提出者所引用的證據許多都是含糊不清的,或者有充分的細節卻無法證實的。科學界對於哥倫布時代前的接觸的宣稱的回應既有在同行評議刊物中的嚴肅的考慮,也有將之視為邊緣科學或偽考古學而進行否定,等等。

被確認了的古北歐人的跨大洋接觸

[編輯]
主條目:維京人殖民北美和文蘭(紐芬蘭)
維京人所到之地的位置。
顯示▼圖中文字翻譯
克里斯蒂安·克羅赫格於1893年繪製的《萊夫爾·埃里克松發現美洲》。
維京人屬於古北歐人。他們航行到北美洲的事跡既有史學證據的支持,也有考古學證據的支持。在10世紀晚期,在格陵蘭有古北歐人的殖民地被建立,並且該殖民地持續到了15世紀中期。在布拉塔赫利茲有他們的宮廷和議會(日耳曼議會),在加扎爾還有他們的主教。從格陵蘭到加拿大,在最狹窄的可能的渡口處,經過內爾斯海峽,到埃爾斯米爾島,距離只有26千米。文蘭傳說和其他的來自哥倫布時代前的文檔詳述了一些曾經的從格陵蘭向西到赫德呂蘭、馬爾克蘭及文蘭的遠征。其中文蘭是一個更南的、氣候更溫暖的地方。這些傳說涉及到的探險家們包括比亞爾尼·赫爾約爾松、萊夫爾·埃里克松、索爾瓦爾德爾·埃里克松、索爾斯泰恩·埃里克松、居茲麗聚爾·索爾比亞德納爾多蒂爾,以及索爾菲德恩爾·“真漢子”·索爾扎爾松。其中索爾菲德恩爾的旅行團隊較為巨大,他們中的開拓者包括弗蕾迪絲·埃里克斯多蒂爾與蒂爾克爾。斯諾里·索爾芬松被報導為第一個出生在美洲的“歐洲人”。在書面的原始資料中,亞當·馮·不萊梅是第一個提到文蘭的人。在1070年,在和丹麥的斯文二世的談話中,他提到了文蘭。
水母灣牧草地。
在1961年,考古學家赫爾格·馬爾敘斯·英斯塔德和安娜·絲蒂娜·英斯塔德夫婦在加拿大紐芬蘭島最北端的水母灣牧草地考古遺址中發現了一處古北歐人的定居點的遺蹟。水母灣牧草地與文蘭傳說之間的聯繫常常被提到。一些書面的檔案敘述了更為古老的口頭歷史,這些歷史講述了一位名叫萊夫爾·埃里克松的古北歐人探險家率領人們在格陵蘭西部的一個叫作文蘭地區建立了一個臨時的定居點。文蘭也許就是紐芬蘭。巴芬島上的發現物暗示了古北歐人也許在遺棄水母灣牧草地之後曾經在那裡出現過,不過那些發現物也可能是當地的多塞特文化的人工製品。[3]
極少有存在的原始資料描述了美洲原住民與古北歐人拓居者之間的接觸。現今的因紐特人的祖先圖勒人與古北歐人在12或13世紀的接觸是已知的。格陵蘭的古北歐人稱這些到來的拓居者為斯克賴林人。格陵蘭人與斯克賴林人之間的衝突被記錄在了《冰島編年史》里。記錄於數百年後的文蘭諸傳說則敘述了與原住民們的貿易與鬥爭。這些傳說也稱這些原住民們為斯克賴林人,但是這些人也許是另一群完全不同的人。對於格陵蘭島上的接觸,考古學方面的證據是有限的,但是這些證據似乎暗示了古北歐人沒有在本質上影響原住民們的技術或文化,更沒有同化他們。
參見:文蘭島地圖
1434(±11)年的文蘭島地圖。
文蘭島地圖據稱是一幅包括了文蘭島的古地圖。但是它的真實性受到了懷疑。根據碳-14檢測,它的時代被精確地定在了1434(±11)年。這雖然是在哥倫布時代前,但是已經不是古北歐人的時代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