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青楊(原變種)

哈青楊(原變種)

哈青楊,喬木,高15-20米,樹冠廣卵形;樹皮灰綠色,光滑,老樹有溝裂,暗灰色,較小葉楊為淺;小枝微紅褐色,近圓棍狀或微有棱,無毛。產於黑龍江省,同大青楊,並為庭園觀賞和行道樹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哈青楊(原變種)

種拉丁名:PopuluscharbinensisC.WangetSkv.var.charbinensis

科中文名:楊柳科

科拉丁名:Salicaceae

屬中文名:楊屬

屬拉丁名:Populus

國內分布:產黑龍江省。

中國植物志:20(2):030

形態特徵

喬木,高15-20米。樹冠廣卵形;樹皮灰綠色,光滑,老樹有溝裂,暗灰色,較小葉楊為淺;小枝微紅褐色,近圓棍狀或微有棱,無毛。芽長卵形,先端長尖,有粘性,褐色。萌枝葉倒卵圓形,長5-6.5厘米,寬3-4.2厘米,中部以上較寬,基部闊楔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邊緣有細鋸齒,有密緣毛,兩面皆無毛,初生時上面沿脈有短柔毛;葉柄短,圓形,長1.5-2.3厘米,果枝上的葉多為近圓形,偶為卵圓形或卵形,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中部最寬,有時中部以上較寬,邊緣有細鋸齒,自中部向下,近全緣,有緣毛,上面綠色,脈上具短柔毛,下面淡綠色,無毛,幼時兩面沿脈有短柔毛;葉柄長約4-4.5厘米,有毛。雄花序長6厘米左右,花序軸具疏短毛;苞片黃褐色,裂片褐色,花盤杯狀,雄蕊約15;雌花序長9厘米左右,花序軸無毛,或在基部具少許白色短柔毛,花具短柄。果序長10-12厘米,集生於短枝上;蒴果無毛,2(3)瓣裂。花??4-5月,果期6月。

哈青楊(原變種)哈青楊(原變種)

生長地區

產黑龍江省。

用途

同大青楊,並為庭園觀賞和行道樹種。

相似比較

本種為小葉楊P.simoniiCall.與中東楊P.×berolinensisdipp.的雜交種,小枝的顏色,芽較多粘質,萌枝有棱和萌枝的葉形均似小葉楊;而樹皮為灰綠色光滑(僅老時乾皮下部開裂),葉早落近似中東楊;但本種又似小青楊,其主要區別為樹皮發綠色,下部開裂早而發暗,滿一年生枝發紅色(小青楊為綠的淡紅色),而芽的粘質較重,萌枝葉為倒卵形,落葉較早,在未降霜前即落下,而小青楊經霜後才幹枯脫落,可與小青楊區別;與青楊也近似,但本種葉基非淺心形,為闊楔形,且葉早落,與分布於東北北部和分布在關內的青楊有明顯區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