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傳

哈耶克傳

哈耶克傳作者:阿蘭·艾伯斯坦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03年4月1日第1版裝幀:精裝頁碼:450頁開本:32開。

基本信息

出版信息

書名:哈耶克
作者:阿蘭·艾伯斯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4月1日第1版
裝幀:精裝
頁碼:450頁
開本:32開
ISBN:750043605X
條形碼:9787500436058
ASIN:B00119G80A

內容簡介

本書讓你知道哈耶克是一位不懈地探求自由和繁榮原理的人,知道他的“用觀念戰勝觀念”,知道“哈耶克的一生就是這門有關自由的科學發育成長的過程。

本書目錄

《哈耶克》代譯序:用觀念戰勝觀念
第一部 戰爭(1899-1931)
第二部 英國(1931-1939)
第三部 劍橋(1940-1949)
第四部 美國(1950-1962)
第五部 弗賴堡(1962-1974)
第六部 諾貝爾獎(1974-1992)
……

本書書摘

第33章 諾貝爾獎得主(節錄)
如果哈耶克沒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名聲今天會怎么樣,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現在回想起來,瑞典國家銀行於1968年捐資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而諾貝爾獎基金會接受這一厚禮,可能是現代經濟學發展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其意義不僅如哈耶克所說的,創立這一獎項等於承認經濟學是一門科學,更大的意義在於,由於曾頒獎給他本人及米爾頓·弗里德曼這樣的異端思想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對於引導經濟學研究走上新方向也發揮了某種作用。再也不大可能像以前那樣將自由市場經濟學家的觀點拒之門外了。事實上,瑞典社會主義經濟學家和政治人物,與哈耶克一起分享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岡納爾·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後來就提議,應當取消經濟學獎,因為它曾頒給哈耶克、弗里德曼之類的反動派。(有一個笑話說到1974年的諾貝爾獎,哈耶克很驚訝自己竟然能夠獲獎,而繆爾達爾也很驚訝,自己竟然要跟人分享!)
197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紀念獎授予哈耶克,訊息是在1974年10月9日宣布的,這是哈耶克一生中令他返老還童的事件。他不光是30年前的一本暢銷書的作者,還是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位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從30年代到60年代,瑞典一直被稱讚為福利國家的典範,並被一些人視為正在形成一種“中間道路”——開始的時候是介於法西斯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後來則是介於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然而,正是瑞典人提議創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卻在影響經濟學界倒向資本主義一邊的過程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對於獲得1974年的諾貝爾獎,哈耶克確實非常驚訝。他以為諾貝爾獎委員會會認為他“太衰老了,已經跟不上趟了”。他“覺得諾貝爾獎不應該授予一個在很多年前做過一些經濟學研究的人。”他覺得,它應當獎勵那些“比較晚近完成的某項成果。”他也坦率承認,隨著他的學術興趣轉移,他已經不再搞專業經濟學研究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