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黑溝

哈密黑溝

位於哈密北部天山頂,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頂部修建關帝廟而得名。天山公路由此分道,急轉直下,南去是南山口,北去是口門子。這裡海撥2700多米,雲巔鳥道,自古以來是東部天山南陽北陰的必經之路。

位於哈密北部天山頂,因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在天山頂部修建關帝廟而得名。天山公路由此分道,急轉直下,南去是南山口,北去是口門子。這裡海撥2700多米,雲巔鳥道,自古以來是東部天山南陽北陰的必經之路。建廟以前這裡稱“黑紺嶺”。唐貞觀十四年(640年),候君集平定高昌時,行軍副總管左屯衛將軍、姜行本曾在此製作攻城器械,事華立記功碑於天山之嶺。元、明時期稱“闊石圖”嶺(蒙語:碑嶺)。
現在的天山廟,僅存有三間磚木結構的空殿和一塊斷碑。遂使今人有“破廟殘碑映雪寒”的吟喔。天山路蜿蜒曲折凡三十六盤,道旁山高林密,鷹囀鹿鳴。順盤山彎道,登上天山廟山頂,豁然天開,俯瞰山下,只見林海莽莽,雪光瑩瑩,一會兒朗月當空,一會兒雲遮霧罩,一會兒大雪紛飛。遊人旅客多駐足於此,領略一番大自然的奇妙景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