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客風工作室

哈客風工作室系一家專業推動客家語言文化傳播的非贏利性民間機構,成立之初就以搶救客家語言文化為目標,結合各地豐富的成功經驗,通過專業的文化創意和文化產業開發技術,以達到傳承客家語言文化的目的。

簡介

哈客風工作室系一家專業推動客家語言文化傳播的非贏利性民間機構,

哈客風工作室哈客風工作室
在海外多個國家及地區設有聯絡點。哈客風工作室成立之初就以搶救客家語言文化為目標,結合各地豐富的成功經驗,通過專業的文化創意和文化產業開發技術,以達到傳承客家語言文化的目的。
多年來,哈客風工作室在保護和發揚客家傳統文化的同時,逐漸將重心放在現代客語流行音樂、現代客語流行影視、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與推廣之上,並建設了資料比較齊全的客家資料庫:內含客家研究資料庫、客家音樂資料庫、客家影視資料庫、客家語言資料庫、客家人物資料庫、客家民居資料庫、客家民俗資料庫、客家美食資料庫、客家經濟資料庫,為客家文化全面實現信息數位化奠定了基礎。
哈客風工作室主營客家語言文化傳播、客語廣播電視節目策劃製作、客家文化調查同研究、客家創意產品開發與推廣、客家資料庫建設、客家活動與文化產業策劃同客家文物收藏鑑定等。“勤奮、專業、創新”是哈客風工作室的工作精神,“傳承文化,溝通全球”是哈客風工作室的永恆信念,並無時不刻地清醒認識到客家語言文化所面臨的危機,哈客風工作室將以“服務一流,客家至上”為宗旨,同全球客家人一道為客家語言文化個復興而做出努力,相信在大家個煞猛打拚之後,客家語言文化將會成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瑰寶之一。

團隊

目前哈客風工作室擁有一支年輕有朝氣、擁有豐富的客家文化傳播經驗、富有創造力的團隊,也匯集了海內外數十位知名客家研究專家學者及多家客家傳播媒體,同心合力,共創客家的輝煌,承蒙一直對哈客風工作室提供支持與幫助的海內外社會各界,我們也期待與海內外的各個政府單位、廣電媒體、社團組織、客屬企業或個人進行客家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哈客風梅州工作室戶外宣傳哈客風梅州工作室戶外宣傳

目標

哈客風工作室logo哈客風工作室logo
1、策劃籌辦“兩岸客家流行、古典音樂大型晚會”,引進台灣客語流行音樂,刺激大陸客家音樂的創新與革命。
2、聯合全球各地的客家平面、廣電、網路媒體共同推廣客家語言文化。
3、編輯出版大型客家文獻索引《客家文獻索引》。
4、加緊客家資料庫的建設,全面實現客家語言文化數位化。
5、客家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與行銷。
6、大陸現代客語電視劇、客語電影的創作、普及。
7、發展大陸客語流行音樂。
8、全球客家人的有機連結。
9、客家鄉土文化調查研究。
10、發展客家公益事業。

負責人

廣東梅州興寧人,1981年生,曾任電視台新聞采編、雜誌社記者/主編助理/副總編輯等職,歷時15年創作了400多萬字的《靜書齋全集》,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藝術、軍事、教育、科技等方面。現為哈客風(客家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客家研究專業網站——客家風情網管理員、廣東省廣東漢樂學會副秘書長、梅州市廣東漢樂協會副秘書長、梅州市梅縣區客家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嘉應客家文化研究會會員。

經歷

● 2001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在湖南瀏陽市進行為期一個多星期的田野調查,完成報導《瀏陽客家初探》,該文先後在《客家研究輯刊》、《僑鄉月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發表與轉載。
●2002年4月哈客風工作室開始管理全球最大的客家研究專業網站——客家風情網。
● 2003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完成文章《客家話的自白》,該文先後在台北《客家》、台灣《六堆》、廣州《客家風情》、新加坡《武吉班讓客屬公會70周年特刊》等雜誌發表與轉載。
● 2003年12月哈客風工作室完成《紀念還我母語運動15周年》,該文在台北《客家》雜誌發表。
● 2003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在湖南江華縣進行為期10天的客家田野調查,並完成《湖南江華縣客家情況初步調查》的論文,該文在《客家研究輯刊》、《客家風情》雜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發表與轉載。
● 2005年2月哈客風工作室完成論文《試論客家流行歌曲》(長篇),該文先後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發表與轉載,並收錄於第三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論文集。
● 2006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台灣客家電視台、台灣寶島客家電台一行在深圳交流客家音樂。
● 2006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接受台灣寶島客家電台專訪。
● 2007年1月哈客風工作室接受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專題訪問,共6集;2007年3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此專題作了轉播。
●2007年2月哈客風工作室成功促成台灣知名客家流行歌手唐銘良首次在大陸的舞台上演出。
●2007年3月哈客風工作室開始策劃由兩岸客家流行歌手共同參與的“首屆兩岸客家流行、古典音樂大型晚會”。
●2007年5月哈客風工作室成為梅州廣東漢樂協會發展推广部理事。
● 2007年7月哈客風工作室協助楊宗錚編寫了客家區域文化叢書:《湖南客家》。
●2008年2月哈客風工作室再次成功促成台灣客家流行歌手唐銘良在大陸演出。
●2008年2月哈客風工作室再次接受台灣寶島客家電台專訪。
● 2008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建設了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客家音樂資料庫。
●2008年8月哈客風工作室與美國一大學生作了為期一周的客家音樂文化探索之旅。
● 2008年8月哈客風工作室前往台灣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故居地——福建省永定縣採風調查並完成調查報告。
●2008年8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嚴修鴻教授等人成功地組織、舉辦了由兩岸客家名人(大陸歌手徐秋菊廖芬芳陳菊芬丘昆京、阿秋歌、台灣歌手遊兆棋、台灣電視台主持人阿俊、台灣寶島客家電台主持人阿釗及學者譚元亨教授、羅南昌博士等人)聯合演出的“客家風情網兩岸歌友會”。
●2008年9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台灣客家音樂人游兆棋、台灣電視台主持人阿俊、台灣寶島客家電台主持人阿釗等人同梅州音樂界人士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客家音樂交流。
● 2008年9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長、教授嚴修鴻博士開始著手編寫大型客家書籍:《客家文獻索引大全》。
●2008年11月哈客風工作室與新加坡客家音樂界人士進行了交流合作。
●2008年11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台灣客家電視台《作客他鄉》欄目組記錄了梅州在地客家音樂人。
●2008年11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台灣中央大學研究生楊惠如記錄了梅州三角鎮龍子村義孚堂客家獅。
●2009年2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客家風情網及台灣傳響多媒體工作室合辦“客家風情網第一屆客家流行音樂MV大賽”,2009年3月台灣客家電視台對此大賽進行了專訪。
●2009年3月哈客風工作室的論文《試論客家流行歌曲》(短篇)發表於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青年論壇。
●2009年3月哈客風工作室完成了15萬字的長篇論文《台灣客語電視劇研究》。
●2009年4月哈客風工作室著手客家文化的田野調查。
●2009年7月建設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客家音樂資料庫。
●2009年9月成為梅州廣東漢樂協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廣東漢樂》副主編。
●2009年12月哈客風工作室執行編寫了書籍《廣東漢樂精選》。
●2009年12月編寫了《廣東漢樂》雜誌。
●2010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協助丘煌編寫了教育部重點出版項目《廣東漢劇音樂研究》。
●2010年8月哈客風工作室同台灣知名音樂人黃連煜一行一起記錄了“飛行樹——中國大陸閩粵贛三省客家音樂採樣計畫”,參與個單位還有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梅州市廣播電視台
●2010年9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入圍多次金曲獎個台灣客家鄧麗君——陳雙及製作人傅也鳴等人共同訪問梅州客家音樂。
●2010年9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理事長黃子堯教授等人座談商討兩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發展計畫。
●2010年10月哈客風工作室受邀參加“第三屆廣西博白客家文化節”。
●2010年11月哈客風工作室受邀參加“紀念古直誕辰125周年座談會”。
●2010年11月哈客風工作室受邀參加河源市舉辦的“世界客屬第23屆懇親大會”。
●2010年12月哈客風工作室受邀參加廣西賀州市舉辦的“桂台客屬聯誼會暨賀州市首屆客家文化節”。
●2010年12月哈客風工作室受邀參加星海音樂學院主辦的“首屆漢樂學術論壇暨展演”。
● 2011年5月哈客風工作室參與《客家話民俗圖典》的編寫工作。
● 2011年6月哈客風工作室參與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項目:《廣東漢樂曲庫》和《客家山歌曲庫》的編輯工作。
● 2011年7月哈客風工作室入圍了“2010年度亞太文化產業成就獎傑出機構獎”。
●2011年8月哈客風工作室先後到江西、四川、湖南、廣東、福建等省區作了20多天的客家山歌素材採集。
●2011年8月哈客風工作室策劃組織舉辦了“兩岸客家流行音樂交流演唱會”,鳳凰網、中國網路電視台等數十家主流媒體作了宣傳報導。
●2011年11月哈客風工作室受邀參加由新加坡永定會館主辦的“新加坡第八屆客家歌謠觀摩會”。
●2011年12月哈客風工作室協助山歌大師湯明哲編寫了書籍《客家山歌唱腔與創作》。
●2012年2月哈客風工作室與客家風情網發起建設“客家話學習教學網”。
●2012年3月哈客風工作室編輯了《廣東漢樂》同《傳統廣東漢樂新增200首》兩本書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