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定律方法

哈勃定律方法

哈勃定律方法:指1929年科學家哈勃(Edwin Hubble)通過對河外星系的視向速度與距離的關係的研究,得出的視向速度與距離之間大致的線性正比關係。哈勃定律揭示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

概述

1929年哈勃(Edwin Hubble)對河外星系視向速距離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當時只有46個河外星系視向速度可以利用,而其中僅有24個有推算出的距離,哈勃得出了視向速度與距離之間大致的線性正比關係。現代精確觀測已證實這種線性正比關係
V = H0×d
其中v為

退行速度

,d為星系距離,H0=100h0km.s-1Mpc(h0的值為0<h0<1)為比例常數,稱為哈勃常數。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相關

利用哈勃定律,可以先測得紅移Δν/ν通過都卜勒效應Δν/ν=V/C求出V,再求出d。
哈勃定律揭示宇宙是在不斷膨脹的。這種膨脹是一種全空間的均勻膨脹。因此,在任何一點的觀測者都會看到完全一樣的膨脹,從任何一個星系來看,一切星系都以它為中心向四面散開,越遠的星系間彼此散開的速度越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