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方

咳血方,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清肝寧肺,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證。咳嗽痰稠帶血,咯吐不爽,心煩易怒,胸脅作痛,咽乾口苦,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臨床常用於治療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咳血屬肝火犯肺者。

基本信息

歌訣

咳血方中訶子收,瓜蔞海粉山梔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組成

青黛、訶子、瓜蔞仁、海粉、山梔子。

用量

青黛(水飛)、訶子各6g,瓜蔞仁(去油)、海粉、山梔子(炒黑)各9g。

用法

上為末,以蜜同薑汁為丸,噙化。現代用法:共研末為丸,每服9g;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

清肝寧肺,涼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證。咳嗽痰稠帶血,咯吐不爽,心煩易怒,胸脅作痛,咽乾口苦,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義

本方證系肝火犯肺,灼傷肺絡所致。肺為清虛之髒,木火刑金,肺津受灼為痰,清肅之令失司,則咳嗽痰稠、咯吐不爽;肝火灼肺,損傷肺絡,血滲上溢,故見痰中帶血;肝火內熾,故心煩易怒、胸脅作痛、咽乾口苦、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為火熱熾盛之徵。是證病位雖在肺,但病本則在肝。按治病求本的原則,治當清肝瀉火,使火清氣降,肺金自寧。方中青黛鹹寒,入肝、肺二經,清肝瀉火,涼血止血;山梔子苦寒,入心、肝、肺經,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炒黑可入血分而止血,兩藥合用,澄本清源,共為君藥。火熱灼津成痰,痰不清則咳不止,咳不止則血難寧,故用瓜蔞仁甘寒入肺、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海粉(現多用海浮石)清肺降火,軟堅化痰,共為臣藥。訶子苦澀性平入肺與大腸經,清降斂肺,化痰止咳,用以為佐。諸藥合用,共奏清肝寧肺之功,使木不刑金,肺復宣降,痰化咳平,其血自止。

配伍特點

寓止血於清熱瀉火之中,雖不專用止血藥,火熱得清則血不妄行,為圖本之法。

運用

本方為治療肝火犯肺之咳血證的常用方。臨床套用以咳痰帶血,胸脅作痛,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火熱傷陰者,可酌加沙參、麥冬等以清肺養陰;若咳甚痰多者,可加川貝、天竺黃、枇杷葉等以清肺化痰止咳。本方去訶子、海浮石,加青蒿、丹皮,治療鼻衄,亦有較好療效。

禁忌

因本方屬寒涼降泄之劑,故肺腎陰虛及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丹溪心法》卷2:“咳血。”

2、方論選錄 吳昆《醫方考》卷3:“咳嗽痰血者,此方蜜丸噙化。肺者,至清之髒,纖芥不容,有氣有火則咳,有痰有血則嗽。咳者有聲之名,嗽者有物之義也。青黛、山梔所以降火,瓜蔞、海粉所以行痰,訶子所以斂肺。然而無治血之藥者,火去而血自止也。”

中藥方劑之K開頭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揩齒防風散
空青方
空青商陸散
空青決明膏
坎中丹
哭風散
款氣散
款冬花熏方
咳喘止血湯
空腸丸
口瘡湯
空心平補丸子
空城卻敵散
刻歡丸
刻效散
克銀癬軟膏
克疣湯
克明亮眼藥
克效交泰聖餅子
克堅酒
克堅膏
孔子練精神聰明不忘開心
枯礬龍骨散
坤髓膏
坤順湯
坤順丹
狂證奪命丹
坤寧散
坤厚資生丸
坤元是保丹
坎粒砂
坎離湯
坎離既濟湯
坎離交濟丹
坎離互根湯
坎離兩補湯
坎炁丹
坎水湯
坎氣潛龍湯
潰瘍粉
康復丸
枯痔液
蝌蚪拔毒散
快風膏
快透散
快膈散
快脾溫胃丸
蚵蚾黃連丸
枯桑膏
快胃丸
快肌膏
快肌丸
快痘丹
潰消散
快氣消塊散
快毒丹
快斑飲
快斑越婢湯
快斑湯
快斑化毒湯
快丸兒
揩齒金牙散
揩齒貝齒散
昆花湯
蚵圓
揩齒秦椒散
葵根飲子
揩齒白芷散
昆布臛法
葵根飲
揩齒槐枝散
崑崙丸
揩齒升麻散
魁蛤丸
揩齒七聖散
揩齒龍花蕊散
控涎散
揩齒龍腦散
控心丸
駃豉丸
膾齏散
抗過敏膏
抗蕁麻疹散
葵石散
抗癌湯
抗毒湯
抗毒丸
糠蜜南瓜子
糠焦油糊膏
抗原湯
葵發散
款花膏
空青膏
坎氣丹
坎宮錠
抗心梗合劑
廓清飲
抗白喉合劑
可保立蘇湯
昆海排石湯
快脾丸
孔子枕中神效方
坎宮回生丹
咳血方
快氣餅子
口炎清沖劑
刻歡丹
抗骨增生飲
昆布煎
枯痔疔
快胃舒肝丸
咳嗽勞症膏
葵子如聖散
康樂湯
寇相入朝湯
揩齒蓮子草散
揩齒胡桃灰散
揩齒石膏散
揩齒白石英散
揩齒牛膝散
揩齒硃砂散
揩齒丹砂散
揩牙烏髭地黃散
控心散
抗骨增生丸
抗感顆粒
款花貝母散
款花清肺散
款花五味子湯
款肺丸
款氣秘效丸
款冬冰糖湯
榼藤子散
枯草慈菇化毒丸
枯礬
枯痔寬腸方
枯熱清心散
枯後生肌散
昆明山海棠片
揩齒龍骨散
揩齒麝香散
糠鋅油
糠地糊膏
潰瘍湯
潰瘍丸
潰堅丸
渴忒餅兒
魁蛤散
跨鶴丹
跨癰煎
蔻香丸
蔻附丸
葵齏汁
葵酥湯
葵菜粥
葵石湯
葵榆湯
葵根敷方
葵子蜀黍湯
坤順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