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俱樂部

“咖啡俱樂部”正式名為“團結謀共識”運動(UFC),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初,主要是為了對抗“四國集團”的“增常”議案而成立的,主要發起國為義大利、韓國、巴基斯坦等,因為早期各加盟國代表經常到義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處喝咖啡討論此事得名。該組織認為,增加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無助於提高安理會效率,主張只增加10個“反映國際格局變化”、可連任的非常任理事國。

觀點

“咖啡俱樂部”(Coffee Club)的成員包括韓國、巴基斯坦、義大利、加拿大、西班牙、阿爾及利亞、墨西哥、阿根廷和肯亞在內的約70個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代表們經常聚集在義大利駐聯合國的代表處,一邊喝咖啡一邊協商,所以才得此稱號。“咖啡俱樂部”的成員國主張增加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但反對增加常任理事國。他們認為,這會使開發中國家在聯合國被邊緣化。

支持者

義大利《共和國報》16日報導稱,目前已經有122個國家支持“咖啡俱樂部”的立場,而只有約70個國家同意“四國集團”的議案,這個數字僅為在聯大通過決議案需要的128票數目的一半。

背景資料

聯合國安理會改革是一個15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議題,而恰恰是“四國集團”試圖“入常”給改革進程帶來僵局,日本及“四國集團”表現出的“傲慢自大”引起了各國的反感。安理會改革是一場各國利益鬥爭的遊戲,‘四國集團’不會像角鬥士似的速戰速決,義大利會在反G4的舞台上表現得更好。

由來釋義

正式名稱為“團結謀共識”陣營。“咖啡俱樂部”是由反對增加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義大利、巴基斯坦、墨西哥、阿根廷、韓國、加拿大、加彭、阿爾巴尼亞、芬蘭、土耳其、白俄羅斯等國組成的鬆散組織,形成於20世紀90年代初,因為其外交官經常到義大利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喝咖啡討論反對“增常”事宜而得名。據估計,其成員國數目應在20~50個之間。“咖啡俱樂部”認為“增常”無助於提高安理會的效率,主張在方案B(即增加8個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的半常任理事國和1個非常任理事國,非洲、亞太、歐洲和美洲將分別獲得2個半常任席位)的基礎上擴大安理會。該集團同時強調以協商一致方式解決安理會擴大問題。

主要分歧

“四國集團”是德國、印度、日本、巴西組成的國家集團,其核心訴求是四國以捆綁的方式一同加入聯合國安理會,成為常任理事國。“團結謀共識”陣營則指出,單方面擴大常任理事國數量無益於聯合國改革,主張增加非常任理事國數量,讓更多中小國家參與聯合國事務。

主要交鋒

2005年3月31日,“四國集團”率先公布了所謂“爭常”三步走方案:一、要求聯大於當年5、6月間表決通過四國聯合提出的安理會改革方案;二、由聯大選舉新的常任理事國;三、就修改《聯合國憲章》通過決議。其目的就是通過強行表決的方式速戰速決,實現入常目標。

4月11日,“團結謀共識”陣營在紐約羅斯福酒店舉行會議,針鋒相對地提出,強烈反對在沒有共識的情況下推動強行表決,反對增加常任理事國席位,反對在安理會改革等重大問題上草率行事。

7月17日,四國集團與非洲聯盟就安理會改革問題的談判宣告破裂,不得出宣布推遲其原定的強行表決,造成入常夢暫時破滅。

7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在例行記者會上答問時表示:“中方一直認為,“四國集團”框架性決議草案未照顧廣大開發中國家,特別是中、小國家的利益。四國強行推動表決的做法,也嚴重損害非洲的團結、亞洲的團結、廣大聯合國會員國的團結以及聯合國的長遠利益。 他強調,通過民主協商,在廣泛一致基礎上做決定,是推動安理會改革的唯一正確途徑。如在聯大出現強行表決的情況,中方將投反對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