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璽彩繪

和璽彩繪

“和璽彩繪”是彩繪等級中的最高級,同時也是清代彩繪中等級最高級的。它構圖嚴謹,圖案複雜一般只用於宮殿、壇廟等大建築物的主殿,普通建築是沒有這樣高級的彩畫裝飾的。

和璽彩繪 - 特色

“和璽彩繪”是一種比較高檔的彩畫,一般都用“金龍和璽大點金”,特別是在主樑上大都用這種彩畫,梁枋上的藻頭呈“ΣΣ”形。主要線條全部瀝粉貼金,花紋絢麗。金線一側襯白粉或加暈。用青、綠、紅三種底色襯托金色,圖案多以龍紋為主,枋心多是二龍戲珠,藻頭上繪製升龍或降龍,比較長大的藻頭也繪製升龍和降龍二龍戲珠,箍頭上繪製坐龍。看起來非常華貴,且明快亮麗、富麗堂皇。故宮太和殿梁枋上的彩繪都是和璽彩繪。 和璽彩畫根據建築的規模、等級與使用功能的需要,分為“金龍和璽”、“金鳳和璽”、“龍鳳和璽”、“龍草和璽”和“蘇畫和璽”五種,它們是根據所繪製的彩畫內容而定名。

和璽彩繪 - 分類

“金龍和璽彩繪”的主要圖案全都是龍,龍紋周圍還常配以雲紋或者火焰紋,金龍頓生騰雲駕霧之感。金龍和璽彩繪用金量極大,不僅龍紋貼金,主要線條也貼金,金碧輝煌,盡顯皇家氣派,一般只套用在宮殿中軸的主要建築之上。以表示“真龍天子”至高無上的意思。故宮的太和門、太和殿、乾清宮、養心殿等宮殿多採用金龍和璽彩繪。
“金鳳和璽彩繪”一般多用在與皇家有關的如地壇、月壇等建築上;龍鳳圖案相間的為龍鳳和璽彩畫。一般畫在皇帝與皇后皇妃們居住的寢宮建築上,以表示龍鳳呈祥的意思。
“龍鳳和璽彩繪”從形式上看略低於金龍和璽彩繪。枋心、藻頭、盒子等部位以龍、鳳為主題紋樣交替構圖,枋心內有二龍戲珠、雙鳳昭富、龍鳳承祥等組合形式。故宮交泰殿、慈寧宮等採用“龍鳳和璽”彩繪。
“龍草和璽彩繪”從形式上又略低一些,用於較為次要的宮殿建築,如太和殿前的弘義閣、體仁閣等較次要的殿宇使用的就是龍草和璽彩繪。較高建制的喇嘛教建築也用龍草和璽彩繪。龍草和璽彩繪的圖案主要有龍紋和大草紋構成,枋心、藻頭、箍頭都有草紋出現,一般是綠底兒畫龍,紅底兒畫草。大草還常與法輪相配,叫做法輪吉祥草,或者叫做“軲轆草”。
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的為“蘇畫和璽彩繪”。“蘇式彩繪”是寫實的筆法,它的內容有雲冰紋、葡萄、蓮花、牡丹、芍藥、桃子、佛手、仙人、蝙蝠、展蝶、福壽鼎、硯、書畫等等。用於皇家遊覽場所的建築上,代表園林風格。

和璽彩繪 - 繪畫技法

1、和璽構圖
和璽:在清式彩畫中是最高級彩畫,用於主要宮殿和廟宇主堂上。組畫規範嚴謹、以各種姿態的龍為主要圖案。
構圖:將大小額枋橫向分為三段,中為枋心,兩側為箍頭與藻頭。
曲線:用 形曲線分成整齊的格子,繪出皮條圭線、藻頭圭線、岔口線。
枋心:把各種形式的龍畫在格內。枋心內畫二龍戲珠。
箍頭:在箍頭盒子內畫坐龍。
藻頭:藻頭畫升龍或降龍,如寬大可畫升降龍。
死箍頭:箍頭邊線用金線或墨線,退暈色,拉大粉壓老叫死箍頭。
活箍頭:活箍頭用片金西蕃蓮,邊珠或福字等幾何文字的稱活箍頭。
岔角:箍頭與藻頭間的小尖形稱岔角,多畫菱花,可以用四分之一朵菱花填上,也可以空著。
錦枋線:間界這各間間的線條叫錦枋線。
枋線:有幾種畫法,除去金線或墨線之外,可用同一顏色,由淺至深層層排比退暈。
柱子:柱子赤紅,上部分如交金墩、金柱、瓜柱等部分的構圖與色彩,按藻頭的圖形與顏色分配。
2、和璽彩繪

(1)金龍和璽
枋心藻頭等在各部位均已繪龍為主稱為金龍和璽;
平板枋:青地,兩端向中順序畫行龍。
枋心:大額綠地,小額青地,畫二龍戲珠。
藻頭:大額青地畫升龍,小額綠地畫降龍,升降龍可互換。較長藻頭可畫升降龍二龍戲珠。
箍頭:大額青楞線,青盒子,小額綠楞線,綠盒子,內畫坐龍、升龍、降龍均可。
墊板:朱紅地,兩端向中對畫行龍。
柱頭:上下兩頭各一條箍頭,上下刷綠紅,和青地對應,花紋有多種畫法。青地畫兩綠盒子,畫坐龍。
雀替:赤地畫行龍,龍頭向中。
斗拱壓斗枋:為青地畫工王雲。
斗拱:多用藍綠兩色,周角用金黃線。升斗綠色則拱昂藍色,升斗藍則拱昂綠。每攢藍綠相間分配。色彩次間互換,隔間相同。
(2)龍鳳和璽
繪龍鳳者稱為龍鳳和璽,略同金龍和璽,枋心、找頭、盒子等各部位由龍、鳳調換,色彩調換重新組圖。
平板枋:綠地畫一龍一鳳為“龍鳳呈祥”,畫雙鳳為“雙鳳昭富”。
枋心:大額青地畫龍,小額綠地畫鳳。
藻頭:大額畫龍綠楞線,綠盒子,小額畫鳳青楞線,青盒子。凡枋心、盒子畫龍或鳳,藻頭就畫鳳或龍,隔間龍鳳相同。
墊板:朱紅地,綠楞線,兩端向中對畫一龍一鳳或行龍。
柱頭:箍頭上紅下綠,插梁頭畫鳳上綠下青。
雀替:畫五色草。
壓斗枋:綠地畫工王雲。
斗拱板:畫坐龍或龍鳳。其於同金龍和璽,平板枋及由額墊板也可畫一龍一鳳,相間排比。
(3)龍草和璽:繪龍和楞草者稱為龍草和璽
畫法:基本同金龍和璽、龍鳳和璽,較它們彩畫簡單。
圖案:枋心、盒子、找頭由龍草調換構圖,組圖中有大草圖案。大草常配以“** ”,又稱“** 吉祥草”,簡稱“軲轆草”。 墊板不畫龍,只畫“軲轆草”。龍草和璽均為死箍頭。壓頭枋,坐斗枋畫工王雲或流雲等,斗拱板畫三寶珠火焰。
色彩:在和璽線格式內,色彩為青、綠、紅三色組合,紅為主色。龍畫在綠地上,大草畫在紅地上,畫金軲轆草。霸王拳之邊老暈色大粉。
(4)金琢墨和璽
與前述三種和璽相同,但在要求上比一般和璽精細。
特點:輪廓線、花紋線、龍鱗等均瀝單粉貼金,內作五彩色攢退。
箍頭:採用貫套箍頭或錦上添花,西蕃蓮、漢瓦加草等,攢小色以不順色為原則,如青配香色,綠配紫等五色調換。盒子、藻頭、枋心的配色:與箍頭配色相同。
平板枋:採用金琢墨雌雄草又名母草。枋心、盒子、藻頭:各處花紋、龍身等均須照一般和璽輪廓放大,龍鱗要清楚,以便五色攢退。
(5)楞草和璽:繪楞草者。
(6)蓮草和璽:繪蓮草者。
3、天花和璽

天花:在結構上有枝條和天花板兩部,開花的彩色也是在這兩部上。
圓光:板的中心有圓光,四周是岔角,多用鮮明的色,畫在藍色或綠色的地上。
枝條:枝條顏色與地相同,但在十字交叉處的燕尾與岔角用同的顏色。
椽子:在沒胡天花的建築里,棟樑如有彩畫各架椽子多用藍綠色。
望板:把望板沒紅色,互相反襯。
4、井口開花彩繪
題材有升降龍、團龍、團鳳、團鶴、梵字等不同的圓光圖案,圓光之四角畫岔角雲、岔角夔蝠等。設色多為五彩,亦分煙琢墨、金環墨、瀝粉貼金等不同技法類別。天花支條的交點處畫轂轤線及退暈燕尾。

和璽彩繪 - 特點

“和璽彩繪”使用有較多的講究,凡畫這種彩畫者,在明間是上藍下綠,明間兩旁的次間、稍間則上下互換分配,次間上綠下藍,稍間又上藍下綠。 而額墊板都用紅色,平板枋用藍色,樑上要畫“跑龍”,如果用綠色時則畫“工王雲”。“和璽彩畫”的箍頭、藻頭都用線將它分成整齊的格子,把各種形式的龍都畫在格子內,通常在箍頭盒子內畫“坐龍”,藻頭畫“升龍”或者或“降龍”,枋心之內畫“行龍”,間或畫龍鳳,整個彩畫的分布從枋心開始,向兩端做對稱式。還有一種是在枋心進行鏇子彩畫,枋心畫找頭,璇子花一整二破,箍頭花形同菱花。其中鏇子彩畫與和璽彩畫勻屬殿式彩畫。此外宮殿彩畫使用較多的還有一種蘇式彩畫,蘇式彩畫是寫實的筆法,它的內容有雲冰紋、葡萄、蓮花、牡丹、芍藥、桃子、佛手、仙人、蝙蝠、展蝶、福壽鼎、硯、書畫等等。 除宮殿彩畫外,還有民居建築、寺院、貴族府第等建築上裝飾的彩畫。這些彩畫均不能按宮廷建築的樣式來進行。而彩畫的作者多民間的匠師,他們可以隨便選題材繪畫。例如北京的許多寺廟的彩畫富於地方特色風味,不按官式做法由當地匠師自由繪畫。這些民間建築的大梁、二梁彩畫的梁底與梁幫均用藍、綠、紅、粉四個色調。在枋心上畫紅色蓮花,兩側面畫西番草,然後繞一圈藍色。至於找頭則用退暈邊線,綠色與藍角尖排紋樣,上施紅色蓮花,箍頭中間不畫盒子,而畫出紅色蓮花。大梁之上的單步梁只畫找頭,沒有箍頭,找頭與大梁相同。山面平梁,只有找頭並不做箍頭,短柱用藍色,山邊大梁與中間大梁彩畫相同。北京官式彩畫,要求非常嚴格;出了宮廷要求則不那么嚴格,可自由創作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