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列傳

和珅列傳

《和珅列傳》是嘉慶年間整理的原始檔案,詳細記錄了和珅的身世和他的經歷。主要內容包括和珅基本情況、出身背景、文化修養及主要的個人經歷。

簡介

和珅是貪官的代名詞。他的不法是朝廷公開的秘密,所有的大臣
都明了此事。但他是乾隆皇帝的寵臣,誰也奈何他不得,包括名義上
執政的嘉慶皇帝本人。嘉慶三年,乾隆太上皇駕崩,和
珅遂成為籠中
獵物,一幅白綾了結了他的一生,他的財產成為皇帝和皇室成員的私
帑。

歷史

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姓鈕祜祿氏,家世低微。他自己是文秀才
出身,稍通文墨,乾隆三十四年(1769)充當三等侍衛,似乎難有出
人頭地之日。沒想到他的堂堂儀表幫了大忙,乾隆四十年(1775),
皇帝在檢閱侍衛時發現了他。和珅時來運轉,不久升任御前侍衛和副
都統。這只是他一連串好運的開端,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接連升為
戶部侍郎兼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兼步軍統領,兼北京崇文門稅
務監督。也就是說,他一人兼管財政、京畿軍事防衛,並擔任實際上
的宰相。乾隆帝甚至不顧名份的低微,送給和珅小小的崇文門稅務監
督這一肥缺,可見寵信的程度。四年後,他從戶部侍郎升為尚書,即
由副部長升為部長,副都統改為都統,內務府大臣之上加銜領侍衛內
大臣,軍機大臣之上加議政大臣、御前大臣,兼理藩院尚書,兼四庫
全書館正總裁,取得了皇帝之下獨一無二的最高權力和最高威望。乾
隆帝並且把和孝公主許配給和珅之子,君臣兩人結成兒女親家。
這種寵信逾越了常規,也打破了朝廷行政體制的平衡。本來,皇
帝是最高統治者,首席軍機大臣則代表外廷全體大臣,負責向皇帝傳
達群臣的意見,君臣兩種權力通過進諫和接受進諫相互制約,朝政因
此較為清明。但和珅堵死了這條上下交流的通道,他勾結太監,了解
到皇帝的喜怒好惡,“對診下藥”,把皇帝伺候得十分周到妥貼,乾
隆聽不到任何不同的意見,和珅得到的則是僅遜於皇帝的權力和財富,
任何不利於他或他的黨羽的訊息都傳不到皇帝的耳朵里,就是偶爾傳
到和珅也有辦法消滅證據。
如乾隆五十五年(1790),內閣學士尹壯圖彈劾各省大員私挪庫
存銀兩,導致庫存銀兩不足。乾隆大怒,派尹壯圖到地方核查,和珅
建議派戶部侍郎慶成同往,郎慶成名義上是協同訪查,實際上處處掣
肘,每到一地,負責拖住尹壯圖,讓那些官員趕緊借錢填補虧空,結
果尹壯圖毫無所獲,反而因為誣賴大臣丟了官。
敢於與和珅作對的人下場都不妙。有一個唯一的例外,乾隆四十
七年(1782),御史錢灃彈劾和珅黨羽山東巡撫國泰和布政使於易簡,
和珅故技重演卻沒有得逞,那原因是由於左都御史劉塘在背後鼎力支
持錢灃。乾隆帝命和珅、劉墉、穆諾清協同查辦此案,劉墉探聽到和
珅將派人去山東,通報給錢灃,兩人商量的結果是將計就計。錢灃提
前化裝南下,在北京不遠的良鄉遇到和珅所派的人,他暗中記下此人
長相,快到濟南時,見此人策馬北歸,錢灃當即命隨從拿獲,從他身
上搜出國泰給和珅的回信。
到達濟南,和珅主張當天抽查完事,他有把握國泰已補足了庫存
的銀兩。錢灃不同意,他命令貼上封條,次日繼續查檢,將所有的庫
銀逐包拆開驗收,結果發現銀子成色不對,不符合統一的庫銀標準,
倒像商人的銀兩。錢灃貼出告示,宣布商人自行領取,否則罰沒充庫。
商人們絡繹前來,庫銀一空。乾隆聞訊大怒,將兩人捉到刑部大牢,
令他們自盡。和珅無法可施,恨極了錢灃。錢灃索性再上一本,參劾
和珅身為軍機大臣,不到軍機處辦公卻獨坐在以前值班官員的休息室
內辦公,除了阿桂之外,其他軍機大臣都學和珅自己找地方辦公。這
種做法違背常情,乾隆帝命錢灃兼任“稽查軍機處”一職,不到一年,
錢灃暴斃。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一定是和珅所為,但另一個御史、同
樣是和珅之敵的管世銘剛揚言要上章彈劾,也突然暴卒,死得頗不尋
常。
乾隆帝對和珅的寵信沒有止境,乾隆四十六年(1781),軍機大
臣阿桂剛在攻打回民起義的戰鬥中得了勝利,皇帝卻讓無功有過的和
珅再兼兵部尚書頭銜,外加管理戶部三庫,這如同讓狼看守羊群。兩
年後,戰事徹底平定,和珅受封為一等男爵,交出兵部尚書銜,任戶
部、吏部兩尚書,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協辦大學士升為文華殿
大學士,當戶部的管部大臣,有權管理戶部所有長官;五十三年(
1789)晉升為三等伯爵;五十六年(1792)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嘉慶
二年(1797),乾隆帝身為太上皇,仍不忘下旨,和珅改任刑部管部
大臣,兼戶部管部大臣,嘉慶三年(1798)晉升為公爵。
和珅興奮過頭,忘記太上皇年事已高,他該為自己預備退路。早
在乾隆帝有意選琰繼位時,和珅早早打探到這一訊息,在宣布此事
的頭一天送給琰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對此事勞苦功高。乾隆帝退
居幕後,和珅專權更甚,嘉慶帝有什麼事反而要托和珅轉告父親,嘉
慶帝的老師朱由兩廣總督升任大學士,皇帝寫詩祝賀,沒想到和珅
向太上皇告一狀,說嘉慶帝在向下屬“市恩”,結果朱降為安徽巡
撫,嘉慶帝也因此得罪了父親。嘉慶帝隱忍不發、表面上更重視和珅。
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太上皇弘曆駕崩。次日,嘉慶帝命
和珅與戶部尚書福長安輪流看守殯殿,不得擅自出入,實施軟禁。接
著下了一道突兀的聖旨,命令著實查辦圍剿白蓮教不力者及幕後庇護
之人。當天就有大臣領會到皇帝的意圖,於是彈劾和珅的奏章源源不
斷送到嘉慶帝手中。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立即下令逮和珅
入獄。
嘉慶帝本要將和珅凌遲處死,但由於皇妹也是和珅媳婦的和孝公
主的求情,並且參考了董誥、劉塘諸大臣的建議,改為賜和珅獄中自
盡。為避免政壇風波,嘉慶帝宣布對能棄惡從善和珅餘黨一律免於追
究。
經查抄,和珅財產的三分之一,價值二億二千三百萬兩白銀,玉
器珠寶、西洋奇器無法勝數,以後部分賞賜給皇族,民間諺語說: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http://www.gmw.cn/content/2004-06/26/content_48757.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